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如果鲁迅莫言同框,画风将会如何?其实我们想多了!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在我们这个岁数,对鲁迅的记忆恐怕只有孔乙己的茴香豆。左翼作家的形象其实是教科书给我们的,至于什么奠基人旗手之类的光环,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在我看来,鲁迅的时代造就了他,而他也算没有辜负他的时代,仅此而已。其实早在四十年前,我就提出把鲁迅的作品挪出中国的教科书,因为他的作品赋予我们的只有逆反心态,还有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再加上冷嘲热讽的语句,跳跃不定的语法,介于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似是而非的长短句,真是叫人头疼不已。后来鲁迅的作品果然被踢出教科书,这叫人都长出了一口气,心里舒坦很多。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叫鲁迅与当代作家莫言同框,结果会是如何?

应该明确的是,把鲁迅和莫言拉在一起讲评,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且不说穿越的难度,单就鲁迅来说,大家知道,就其个性,倘能熬过文革已属难事,和平年代下狱都很有可能。这话虽不当真,但无论如何,鲁迅这位所谓的旗手已经与我们的时代格格不入,至于监狱,今人不敢妄言,但希望不是如此。

厚道一些讲,鲁迅的时代正好处于中国文化的分水岭,白话文成为时髦的东西,即将蔚成风气,而当时却有新旧文化体系和理念的纠葛。鲁迅作为新文化的标志性人物,被关切,被抹黑,被抨击也是常事,细论起来,鲁迅还真像自己描述的那样,一副落水狗的形象。这不能怪他,他也是无辜的。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就作品而言

鲁迅是意会为主,他的文章你要会去意会,而且也必须这样才知道个中的味道。而莫言是表述为主,他会给你一些场景,叫你在这里观赏人物的表演。

曾几何时,我研读过鲁迅的一些作品,总的印象是,没有大部头的作品。有几个短篇小说,比如《狂人日记》,《呐喊》,还有的就是《阿Q正传》,其余的无非是以杂文为主的闲散东西,其作用就是对现实的抨击。

说起来,杂文的表现手法就是意会,它不直截了当,也不会直截了当,同时也没有这个必要。杂文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你愿意怎么想都可以。其实在鲁迅的小说里,主人公的遭遇也不外乎对时下的蔑视和怼怒。于是,对现实的不满乃至愤恨,犹如一条红线,一直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杂文和小说。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而莫言则不同,这也与他的生存环境相关联。像《透明的红萝卜》、《三匹马》、《食草家族》这些小说,故事场景似乎都与梦呓有关。那种梦如童话般的景象促使莫言产生了说不出口的感受,这种感受必须要有人来分享,所以最终他选择用笔来表达。这种说不出口的感觉一直推动着他,是莫言得以前行的动能。有人说,莫言的作品是”由内向外放射式构思”,其实这叫我看来,只不过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表达。一直有个疑问在心里不敢拿出来,要是这莫言没有获得什么大奖的话,还有人去在意这位的表现手法吗?这种现象还是中国式的问题,那就是成则王败者寇在作祟。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文风来看

鲁迅的小说犹如“飘着一层读来如酒的幽默感”。

这话是郁达夫说的。其实我也有同感。作为那个时代的文坛巨匠,鲁迅在生活中也的确很幽默。有人说,幽默是智慧的高度浓缩,这在鲁迅身上表露得十分明显。鲁迅和一群朋友说笑,往往话语不多,却一出口就叫所有人捧腹大笑。所以,幽默不是自己和别人一起笑,而是自己说一句,别人笑半晌,这就是生活中的鲁迅。

无论如何,鲁迅是一个出色的文人,他写文章善于形象化的表达,语言也是诗化的,想象力恢宏。写东西逻辑谨严,有一种超乎常人的辩证之美。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有人说,想象力是作家的显微镜,莫言的功力来自于充分地利用了这个神器,去透视社会,透视人生。进而凭借着超乎常规的描写,达到感情饱满、声色具备的动画效果。同时莫言还十分注重借助空间形式的新的小说模式,用不断的场景切换和时空颠倒来加深作品的渲染。我在想,其实莫言也正是擅长对事物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和表述,及时汲取当代文学表现手法并加以应用,才会成为中国文坛的一匹黑马脱颖而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文学魅力

作为一代大师,鲁迅骨子里饱含着对现实的不满和愤青,他喜欢对遥远的事物充满幻想,对不可达到的梦呓如痴入迷。比如他给延.安的人们寄去火腿这件事,叫我看来就有些童心。且不说这东西能解决什么问题,单凭这如同孩子般的鲁莽冲动,就叫人有些茫然。

怀乡和怨乡的交织是莫言作品的亮点,作为一个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莫言的身心无不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这从他怀乡的情结里就可以看出。莫言从一个学生到农民,后来又在部队里历练几年,这些生活的阅历其实是他后来异军突起的资本和源泉。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如果真的叫鲁迅和莫言同框的话

那么换位思考一下,鲁迅在我们当下的社会显然是格格不入的,也许他会随俗,但不会与这个社会合拍。在中国这样一个较为复杂并且多变的的大环境之下,文学界其实早已不是象牙塔下的净土,很难相信,这位大师能够随遇而安。假定这些成真,鲁迅一定会再次呐喊,把自己臆想的争论再演绎下去。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那么作为莫言穿越到鲁迅的时代,又会是什么景象呢?我在想,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那个环境之下,估计莫言会被社会所接纳,起码不会像鲁迅被高层社会集体排斥。当然,莫言也有自己的个性,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但无论如何,能够做到叫整个圈子都想把他踢出去的,恐怕只有鲁迅先生能够“独享其荣”。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有趣的是来我们这个时代的鲁迅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老人家会有什么反应的呢?现在脑补一下,撅着小胡子的这位肯定会大烟斗一挥,嗯嗯,何苦呢?(言外之意,获不获诺奖真的重要吗?给我也正常!)

记得在1927年,瑞典一位学术勘探家提名作家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也不知道是嫌这文学奖金太少,亦或是提名人身份太低,总之鲁迅没有领这个情,而是干脆地说了句“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这言外之意不就是我不屑去干这事,那么现今的中国还有谁能想这事?大有舍我其谁,口气满满之骄傲。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总结起来,如果时空逆转,时势造英雄。鲁迅在莫言的时代会一事无成;莫言在鲁迅的时代会默默无闻。鲁迅在莫言的时代敌人会更多,莫言在鲁迅的时代更多的是朋友;鲁迅获奖会呵呵一笑拿它点烟;莫言获奖会木讷一笑,塞进抽屉里然后忘了。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就文学而言,鲁迅是巨匠,莫言是大师;鲁迅的作品是为恒古之人性服务,是标枪,是匕首,是射向几乎所有人的子弹;莫言的作品是为读者服务,是自家大哥的厚道,是隔壁大婶的唠叨,是毛头小子的莽撞,是大叔微醺后的狂言。

如果鲁迅和莫言同框

鲁迅不一定认这个小弟,而莫言会尊称鲁迅为大师,但不会认同他是学界领袖。

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莫言是当代创作大师,如果二人同框会怎样

其实说起来,这俩人也是有共性的,一是他们都有傲骨,都有逆反心理障碍,都有反剥社会的内心驱动;二是他们都注重故事的选材,比如鲁迅的孔乙己,莫言的高粱地。三是他们的思维都有些天马行空,随意性较强。不同的是,鲁迅的天马行空之后还有一句独来独往,而莫言的天马行空则是意念上的不受拘束。但无论如何,莫言的根维系在乡土文化的沃土之中,而鲁迅的根就像快要腐朽的老枣树,要发芽的话,就必须换土,必须嫁接。

其实从心里真的不希望鲁迅莫言同框,因为这样的话,中国的文坛恐怕又不得安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