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古道肩挑兩村

‘’雙覺路″是綿延在閩粵群山上是一條蜿蜒曲折的一條山間小道,或石砌,或填土,或鋤地,或伐木,完全靠人力造就的一條十多公里的路程,或崎嶇,或平坦,或曲折,順勢而為,這是一條用手和腳來完成的一條“茶米古道”。

“雙覺路”原來系福建省永定區下洋鎮覺川村通往廣東省大埔縣茶陽鎮大覺村,"覺川--大覺″重要交通要道,相傳孫中山的北伐隊伍亦途經這條古道。‘雙覺路’像一條飄帶,一端繫著覺川村,一端繫著大覺村,大覺和覺川素有歷史淵源,早年兩村文化和經濟交流非常繁盛,在福建龍巖市永定區和廣東大埔茶陽大覺聯姻非常普遍,特別是覺川村幾乎每個家族都和大覺沾親帶故,之前由於交通不便,兩村的走親訪友都是步行。

今天重走這條古道,步行到大覺在路中,走在這條由於種種原因完成了其歷史使命的“茶米古道”上,群山環抱,林中古木參天,山泉清澈涼爽,鳥兒歡快,蟬鳴聲聲,吸氧洗肺,好不愜意。

有原來題在兩省接壤處的休憩亭,大覺村的老秀才的詩句為證“十足羅浮新雨露,八分雲霞錦繡雯”。

一條古道肩挑兩村

路上眺望覺川村

一條古道肩挑兩村

路上眺望大覺村

一條古道肩挑兩村

路上的閩粵界碑

一條古道肩挑兩村

路上的閩粵界碑

一條古道肩挑兩村

路上的閩粵界碑

一條古道肩挑兩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