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裡,最不能忍受的是丈夫的不擔當

從校服到婚紗,從校園到家庭。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才能化作彼此的真情相依。


婚姻裡,最不能忍受的是丈夫的不擔當

《金牌調解》節目裡,羅女士和張先生是高中同學,戀愛六年後,才一起攜手走進婚姻殿堂。這樣美好的愛情,小日子應該是我們想的那樣,溫馨甜蜜。卻在羅女士口中,出現了“內憂外患”這四個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內憂”—婆媳矛盾,引發情感危機。

據羅女士所述,“內憂”即內部矛盾,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婆媳問題。

羅女士說,自從婆婆到她家以後,她長達十幾年的噩夢便開始了。羅女士為什麼這樣說呢?

1.一顆糖引起婆媳矛盾,丈夫以兩人剛相處需要磨合為由,放任不管

婆婆喜歡吃糖,喝茶的時候要加點糖,羅女士看了一眼。婆婆心思敏感,過後與張先生告狀,以為兒媳斤斤計較,連一顆糖都要盤算,不給她吃,她對張先生說“你老婆太精了,我吃一顆糖,都要看過。”作為兒子,張先生聽信母親的話質問羅女士。面對丈夫的質問,羅女士表示委屈,讓張先生問清楚他母親再來質問她,最後三人對峙。在《金牌調解》節目上,面對主持人的問題,張先生否認曾經質問妻子的過程。

婚姻裡,最不能忍受的是丈夫的不擔當

張先生其實已經意識到,是自己的母親心理敏感,才導致這樣的誤會。但是他覺得兩人因為是剛住在一起,剛開始相處,剛剛磨合,這完全就是一件雞皮蒜毛的小事,他並沒有放在心上。他覺得羅女士應該體諒自己的母親,對老人忍耐這讓羅女士感到非常的傷心委屈,她感受不到丈夫的理解。

羅女士剛加入這個家庭,沒有與公婆相處的經驗,她對一切都是茫然無措的,她也是敏感的。她需要的,是丈夫在這中間起到橋樑的作用,她需要丈夫的理解和引導,而不是一開始不分青紅皂白的質問。顯然,在這個新組合的家庭中,張先生並沒有給羅女士帶來最初的家的安定感。

吃糖只是生活裡的一個小細節,它引起的只是一個很小的問題。因為彼此生活習慣的不同,對待一件事的看法也不一樣。作為丈夫,張先生在這件事上不能理解羅女士,他在理解自己母親時並沒有給妻子相應的理解和心疼。

這樣的細節生活中很多,稍一不注意,就可能引發家庭的矛盾,如果沒有足夠的理解和溝通,最終只會一步步走向崩潰。

2.婆婆生日酒宴結束,兒媳在丈夫支持下因故提前離席,反被公婆刁難

吃糖本應該是生活裡一件很微小的事,可是在羅女士和婆婆之間,甜蜜的糖,受了潮,結了塊,成了堵在心中的“石塊”。對於這個家庭來說,吃糖這件小事,都能讓羅女士耿耿於懷,生活中,婆媳之間的摩擦更是家常便飯。

婚姻裡,最不能忍受的是丈夫的不擔當

婆婆生日,為了親戚朋友都知道,要求在酒店辦宴席。酒席結束後,因兩點半要去接待客戶,羅女士告知婆婆,並在丈夫的安排下,提前離席。公婆回到家,看到兒媳在休息,開始了新的刁難。羅女士表示很委屈。

作為丈夫和兒子的張先生,面對妻子和父母的矛盾,選擇了不作為。他多次強調,羅女士要學會自行化解矛盾。

而生活中的矛盾和誤解,因為張先生一直沒有及時處理,導致婆媳之間的恩怨越積越深,幾乎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比如說,僅僅是張先生收一床被子,主動洗個碗都能爆發新一輪的矛盾。

面對公婆的刁難,羅女士的怨氣也越積越深。終於,公公一句羞辱人的話,讓羅女士徹底爆發。平時忍氣吞聲的她,對公婆來了一場絕地反擊。

公公在兒子主動洗碗,而兒媳還坐著吃飯不動的時候,用羅女士早亡的父親,罵她沒有教導。任誰聽到羞辱自己父母的話,都不會忍辱不發的,何況,是承受了十幾年公公扯雞罵狗的羅女士。被激怒的羅女士,以公公愛打牌為由,將公婆“趕”回老家。

這時候,張先生又是怎麼做的呢?他沒有阻止父親對妻子的辱罵,而是認為羅女士在跟老人慪氣,他覺得老人看不過去才說的氣話。他認為羅女士應該反思自己,卻從不站在羅女士的角度去考慮。羅女士確實也有做不好的地方,最主要的還是作為兒子和丈夫的張先生,沒有正確處理家庭矛盾,沒有負擔起家庭橋樑的中間作用。他只是以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妻子怎麼做。

心理諮詢師朱永卓對張先生說,在很多家庭中,尤其是婆媳關係,它是一種競爭關係。競爭的就是作為兒子/丈夫的你,即使妻子的做法有不對,但是作為丈夫的你,沒有真正設身處地的為她想過,即使你也知道妻子受了委屈,你卻屢次強調自行化解,逃避你本該承擔的責任。該說明的事情一定要說明白,大家才能放下,然後才能進一步的往前走。

3.張先生“懷疑”羅女士故意斷水斷電,逼迫公婆出門

張先生認為羅女士頻頻引起家庭矛盾,應該懂得反思自己。他覺得在這點上,羅女士不懂得反思,也沒有想到會以這種方式爆發出來。

一天,羅女士出門上班,忘記把水壓電泵的電插上,導致老人一天沒有水用,不得不出門找吃的。張先生覺得,羅女士斷水斷電的做法令人寒心,打電話質問。帶著情緒的不滿和丈夫的質疑,羅女士一氣之下要把房子賣掉。當時老人還在家裡,羅女士就給老人撂了幾句“我不想再看到你們,你們給我走”的話語。張先生說,他不明白妻子怎麼會爆發這樣的話語呢?他說,在爭吵矛盾的過程中,羅女士所說的話語,讓他在很長一段時間心在滴血。

因為你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你當然不懂為什麼對方會這麼做。作為丈夫,第一時間不是解決即將爆發的矛盾,而是打電話質疑責怪妻子,這無疑不是將妻子的怨氣激發到最高點。在這時候,即使是對立的婆婆,都懂得維護兒媳的面子,對外宣稱,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不適合爬樓才回老家的。

婚姻裡,最不能忍受的是丈夫的不擔當

二.“外患”—丈夫的無節制炒股,導致家庭陷入經濟危機

羅女士藉著洗碗事件,把這些年的的委屈和憤懣都發洩出來,給長達十多年的婆媳暗戰畫上了句號。但是公婆的離開並沒有中斷夫妻兩的矛盾。潛藏的經濟暗流衝出水面。這就是羅女士說的“外患”。

“外患”即外部問題,是因為張先生擔負外債五六十萬,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完全是一筆鉅額債款。

羅女士一開始就放棄了經濟大權,因為和張先生相戀六年,她對張先生是非常信任的。結果,為了所謂的緩解經濟壓力,投身於經濟證券投資中。還將房子抵押貸款買車,餘下的錢全部用來炒股,最後滿盤皆輸,負債六十萬。羅女士是反對張先生炒股的,但是依然抵不住他偷偷摸摸的來。

談及這幾十萬的債款,張先生表示,不需要羅女士管,羅女士只要顧好家庭就夠了。只要按照他的套路,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負擔得起這筆鉅額債款,如果按照羅女士的套路,他一定還不了。

時代賦予投資的可能性是理智的,而不是自負的。張先生堅信自己有投資的能力,面對損失,堅持自己的套路,他依然希望通過借雞生蛋的方法,扭轉形勢。律師喻晨帆說,投資風險大,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如果你的知識面不廣,並且不善於研究的人,要想在股市裡面賺錢,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如果你是以一個賭徒的心態去炒股,你越想翻本,你越翻不回來,只會越陷越深,就像沼澤地一樣。

胡劍雲說,婚姻是由“我”變成“我們”的過程,夫妻應該做到角色的轉換。婚姻裡時常有一個規則,就是我很想不等於我一定要做,對方很想也不一定對方一定要做,就是雙方很想除以二等於夫妻願意做,這個是一種妥協,但是我們都知道,幸福就是妥協的藝術。

張先生應該放棄一切不切實際的想法,把重心迴歸家庭,迴歸妻子,管理好家庭,才能更專注的開始事業。

婚姻裡,最不能忍受的是丈夫的不擔當

總結,情感上,他們是校服到婚紗,感情基礎很好,但是經不住生活的壓迫和不理解,而面對多次的矛盾鬥爭,張先生選擇視而不見,是對婚姻的不負責。婆媳磨合的過程中,更需要兒子/丈夫作為潤滑劑,而不是讓她們承受磨合過程中的擦傷,即使很微弱的傷痕,多了也是很痛苦的。經濟上,羅女士信任張先生,全權放棄經濟大權,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張先生可以不顧妻子的意願,自負地將一家的經濟來源寄託在股市證券上。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需要有明確的規劃。

婚姻裡,最不能忍受的是丈夫的不擔當。在生活中磕磕絆絆,矛盾總是難以避免,需要夫妻彼此理解,相互包容,而不是放任妻子一個人,演起生活的獨角戲。

#心晴計劃#

作者簡介:v會說話的橙子,愛讀書,希望通過寫作提升自己,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