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嬌,究竟是真心所愛,還是隻為權力?

漢武帝文韜武略,許多史記多漢武帝的一生讚歎不絕,開創的漢武盛世是歷史上不可磨滅的光榮時代。自古皇帝多情,漢武帝也一樣,可是漢武帝的心卻彷彿從沒認真過,後宮與他接觸密切的女人下場都很悲慘。

金屋藏嬌,究竟是真心所愛,還是隻為權力?


金屋藏嬌,可能對很多女孩子來說都是一句極美的情話。如得阿嬌為妻,願以金屋藏之,一個四歲的孩子對大他幾歲的姐姐能許下如此諾言,真乃罕見。漢武帝自小聰慧,三歲時漢景帝問劉徹,可願當天子?劉徹小小年紀便說“由天命由不得我,我只希望能陪伴父皇身邊隨時侍奉。”稚嫩童言,卻又進退的當,一個三歲孩子聰慧至此。

金屋藏嬌,究竟是真心所愛,還是隻為權力?


漢武帝自小聰慧,這卻不足以成為他成為太子的原因。漢景帝十幾個兒子,漢武帝剛開始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在一眾人中並沒有什麼競爭力。可是在館陶公主被當時的太子拒絕,轉而得到劉徹“金屋藏嬌”的承諾後,在暗中,使計暗算皇后,並順利的推漢武帝的母親登上皇后之位。

金屋藏嬌,究竟是真心所愛,還是隻為權力?


漢武帝當時的承諾可能是童年時對阿嬌的懵懂情意,也可能只是被母親所教,說出的虛情假意。一個僅僅四歲的孩子,又怎麼能當真呢?阿嬌背後的實力對漢武帝的幫助可謂至關重要,無阿嬌而不立,沒有絲毫誇張。漢武帝十六歲登基後,竇太后依舊掌握這朝廷的半片天下,竇太后最喜歡的女兒就是陳阿嬌的母親。而當時漢武帝執政尚不穩定,其中館陶公主的潤滑必不可少。

金屋藏嬌,究竟是真心所愛,還是隻為權力?


竇太后非常愛她的女兒,死後將自己的全部財產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這麼多年來漢武帝和竇太后的衝突,想必也有很多次都是通過館陶公主的調解。然而,漢武帝卻沒有像竇太后愛自己的女兒一樣愛阿嬌。阿嬌與漢武帝自小相識,情感深厚,可是阿嬌過於強大的背景也使她變得恃寵而驕,無阿嬌便沒有後來的漢武帝,如此重要,阿嬌最終卻在長門宮鬱鬱而終。

金屋藏嬌,究竟是真心所愛,還是隻為權力?


阿嬌極美,可她在二十幾歲時,無子,善妒,又用巫蠱之術。多項看似有理有據的條例,將阿嬌從那金屋打入冷宮。竇太后死亡後,阿嬌的利用價值已經沒有。這時候,漢武帝選擇貧寒出身的舞姬,作為創新條約的引領人,無疑是有宜的。而且,扶持衛氏一族,對漢武帝極為重要。

金屋藏嬌,究竟是真心所愛,還是隻為權力?


樂府詩集中“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正是如此,漢武帝一生好似愛過許多女人,但他卻始終沒付出過真心,比起其他女人,阿嬌得到一個極美的承諾,但一覺醒來,夢醒了,還是什麼都沒有了。

金屋藏嬌,究竟是真心所愛,還是隻為權力?


小編認為:漢武帝執政厲害,後宮裡也要有著利益權衡,不是不愛,而是不能愛。他可能愛過阿嬌,但形式所逼迫也不得不廢后,帝王無情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