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碼頭:動亂年代,邵陽人敢打敢拼的歷史見證!

寶慶是宋朝至民初期間對邵陽地區稱謂,寶慶府歷史上下轄邵陽、武岡、新化、新寧、城步等州縣,因為寶慶人世代承傳著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外闖蕩有謀略,有膽識,講義氣,至今邵陽人都被人稱作寶古佬。

漢口九省通衢之地,水陸交通發達,自古就是商業重地,有著楚中第一繁盛處的美譽,清代漢口商業不斷繁華,吸引許多民船來此停泊。漢口素有大碼頭一說,寶慶盛產杉木、煤炭、筍子等特產,寶慶人以杉木造船,其中以新化人為主,然後運載一些土特產順水來到武漢,很多人留在漢口做了挑夫,隨著時間推移賺了錢的就在這裡蓋房居住,實力擴大後也就在附近建立專用碼頭,習慣以府州名義出面,因為這樣可以團結在外的老鄉凝聚力增強,漢口寶慶碼頭地處長江、漢水交匯處,始建於嘉慶年,至今200餘年。

寶慶碼頭:動亂年代,邵陽人敢打敢拼的歷史見證!

毫不誇張地說,寶慶碼頭是寶慶人用自己的智慧才智和膽識在刀光劍影的亂世中開拓出來的,為此流汗流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文打官司武打架,對於碼頭的爭奪也就是對市場的搶佔,為了爭奪那頭的控制權,寶慶幫和外幫歷史上發生過幾次激烈戰鬥,雖然保住了碼頭,但是寶慶幫也是以慘勝收場,爭搶碼頭的衝突一直持續到1949年武漢解放,打碼頭的歷史才告一段落。

寶慶碼頭:動亂年代,邵陽人敢打敢拼的歷史見證!

頭頂太陽,回眸邵陽,腳踏益陽,身落漢陽。尾擺長江掀巨浪,手搖漿樁搖四方。寶慶碼頭見證了邵陽人敢為天下先的打拼精神,也見證了邵陽人不畏強權豪氣沖天的義舉,演繹了邵陽人在亂世中生存崛起的精彩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