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可能是“最貴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告訴你免費背後的巨大成本

我們都喜歡免費的東西,但是免費也是有代價的,並且往往是“最貴的”。今天就和大家談一談免費的巨大成本。

免費可能是“最貴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告訴你免費背後的巨大成本

2020年元旦,為了迎接新的一年,我和老婆決定在家徹底大掃除,用一個乾乾淨淨的面貌開啟新一年的征程。

這一天我們是這樣計劃的,上午的時間完成打掃任務,下午到咖啡館對過去的一年進行總結,晚上再去看一場電影。

結果原本計劃半天完成的清掃計劃硬硬生生地幹了一天,直到下午4點鐘才完成,兩個人都累得筋疲力盡。晚上下館子犒勞一天的勞動成果,消費了308元。

因為太累,吃完飯就回家休息了,原本計劃的年終覆盤和電影也就泡湯了。

吃飯的時候,我們粗算了一下這次大掃除的成本:打掃衛生按每人8小時算,共計16小時,加上晚餐308元,還要再加上未完成兩項安排。

而請一次保潔來打掃的話,按照本地市場行情也就400元左右。自己動手幹活,表面上省了400元,這麼一算,成本不可謂不高。

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都喜歡免費的東西,我們需要某種資料時,首先想到的是到網上找免費的,在商場、超市我們會排隊領取免費的贈品

我們為什麼如此喜歡“免費”呢?

01 免費到底為什麼如此誘人

看到免費的東西就想伸手拿,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衝動呢,即使這些東西我們並不真的需要?

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恐懼不確定性,厭惡風險,不確定性會使我們面臨損失的風險。

我們大多數人都喜歡免費的東西,是與我們的這種恐懼心理密切相關的。

選擇免費的物品,不會有顯而易見的損失。但是假如我們選擇的物品是不免費的,那就會有風險可能做出錯誤的決定,可能蒙受損失。因此,如果讓我們選擇,我們就會盡量選擇免費的。

免費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誘惑,就是因為免費的東西承擔的風險會很小

比如掃碼、參加活動送了個免費的商品或食品,即便不好吃也不會損失什麼。

送你一塊10元的蛋糕,或者讓你用10元錢去買一塊50元的蛋糕,你會選擇哪個?

免費可能是“最貴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告訴你免費背後的巨大成本

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因為免費,但卻忽略了後者40元的優惠。“免費”好像具有魔法,讓我們無法拒絕,因為免費,你不會因為你的行為造成任何損失。

反正不要錢,不要白不要

商家、營銷人員正是利用了人們這種喜好“免費”、厭惡風險的心理,從而制定出一系列看似誘人的活動和“免費”政策,悄悄引誘我們上鉤。

免費給我們使我們產生認知上的偏差和情緒上的衝動。讓我們錯誤的以為免費的物品的價值大大高於他的真實價值,畢竟這些免費的東西不需要我們直接付出金錢。

但是免費背後,我們可能付出一些看不見的成本,這些成本不僅僅包括時間、金錢成本,還包括人情、體驗等成本。當我們能夠看清這些成本的時候,往往會不禁讓人感嘆,免費的往往是最貴的

02 成本:放棄了的最大代價

我們之所以選擇免費,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通常只把花出去的錢視為成本,但在經濟學中,成本並不是僅僅用金錢來衡量的,而是指被放棄的最大代價。

你購買一臺電腦,花了10000元,花費的這10000元並不是這臺電腦的成本,你用這10000元去購買其他東西所能獲得的最大的效用才是這臺電腦的真正成本,比如,你可以用這10000元購買一臺相機,也可以和女朋友出去旅行幾天,亦或報名參加一個學習班。

這10000元可以有若干個選項,被選中的那個選項,這裡就是你買的電腦,它的成本就是所有放棄了的選項中價值最大的那一個。

所以,成本就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

“被放棄的最大代價”這個角度看免費的東西,你就會發現,這些東西根本不免費,有時候,還挺貴,這些“免費”會讓你付出時間、人情、體驗性差等很多成本。

免費可能是“最貴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告訴你免費背後的巨大成本

03 免費的巨大成本

一、免費的經濟成本

免費的東西往往會帶來額外的經濟成本。

這麼說你可能會大吃一驚,東西免費的怎麼還有經濟成本呢?這是因為這些成本不是那麼直接、那麼明顯,甚至是你根本意識不到的。

面對商家推出的所謂的“免費”活動,我們很多時候是抵擋不住有貨的。

在淘寶等電商平臺,很多商家的免費包郵規定都是購物商品價值要達到一定數額。

免費可能是“最貴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告訴你免費背後的巨大成本

免費包郵是如此的有誘惑力。為了包郵很多時候都需要我們湊單,相信你肯定也湊過,為了湊單導致我們買一堆原來根本就沒有打算買的東西。

為了湊單而湊單,會浪費我們一筆沒必要的支出。

還有,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類似買二送一、買一贈一這類的促銷也是最常見的,這時我們往往會心動,因為有免費贈品。

但其實送的東西不管是商品還是郵費,成本早已經包含在買的東西當中。雖然平均下來看似賣家“吃虧”了,但是“買的沒有賣的精”,你並沒有得到什麼所謂的贈品,事實上你已經為贈品付費了。

免費,還會帶來另一種經濟上的成本,這種成本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意識不到。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被稱為“鳥籠效應”。鳥籠效應源於一個心理學故事。

心理學家詹姆斯和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打賭。詹姆斯說:“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沒過幾天,恰逢卡爾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禮物——一隻精緻的鳥籠。卡爾森笑了:“我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你就別費勁了。”從此以後,只要客人來訪,看見書桌旁那隻空蕩蕩的鳥籠,他們幾乎都會無一例外地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卡爾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然而,這種回答每每換來的卻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無奈之下,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隻鳥,詹姆斯的“鳥籠效應”奏效了。

“鳥籠效應”提示我們,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自覺不自覺的繼續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免費可能是“最貴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告訴你免費背後的巨大成本

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中,免費也會產生“鳥籠效應”,免費的東西往往就是那隻鳥籠,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滿一些什麼東西。會誘導你一步一步地去購買原本你不需要的東西,而你卻根本意識不到這種因免費而產生的成本。

二、免費的時間成本

免費的另一項成本就是巨大的時間成本

為了看免費的視頻,你不得不忍受長達上百秒,一波又一波的免費。為了得到一個免費的資源,你可能需要耗費數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找到;為了領取免費的禮品,不得不在長達幾十米的隊伍中排隊一小時。

很多人抱怨我們國家高速的收費模式,每當節假日高速公路免通行費的時候,看著長達數公里的汽車長龍,我們以蝸牛般的速度小心翼翼的向前爬行,原本2、3小時的車程要等10幾個小時。

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的一個區別就是:富人花錢買時間,而窮人為省錢而付出時間

富人除了花錢買自己的時間,也擅長於花錢買別人的時間。而作為大多數的普通人往往認為錢才是成本,時間不是成本,所以我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來省錢,而不是省點時間去賺錢!

時間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人與人之間差距,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當你耗費數小時去獲取免費的東西時,別人可能已經在這段時間裡學習了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逐步成長,和你逐漸拉開差距,而這種差距是有複利效應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不斷累積的差距就會使你們產生本質上的不同。

當你開始考慮時間成本,你就會深切感受到”免費的才是最貴的“。當你感覺你的時間開始值錢了,你會發現免費或者省錢的東西非常貴,因為你的時間成本越來越高

錢可以再生,但時間不會重來。時間是非常公平的,你把它用在哪裡,它就會給你怎樣的回報

免費可能是“最貴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告訴你免費背後的巨大成本

三、關係成本:人情上的免費的巨大代價

免費除了時間、金錢成本外,還可能會給你人際關係上的成本,也就是人情成本。

在我們中國這個人情社會里,我們有一種“免費”的意識:熟人好辦事

我們認為“熟人”是最可靠的,所以做事也容易相信“熟人”,覺得自己省了一筆錢,在沒有經濟利益驅動下,我們依靠一種人情關係來展開一件事情,很多時候是不可靠的,因為背後有太多不可控因素。安撫他們的情緒,考慮他們的工作量,因為他是你“七大姑八大姨”而得罪不起,反而佔用大部分精力。

前兩年因為要做一個項目,需要註冊一個公司。當時房子還沒有租好,但是據需將手續辦下來。這種情況找財務記賬公司,就能想用他們的地址註冊,等房子租號後再修改過來即可,費用是2000元。但當時為了節省這筆費用。就拜託了一個同學,結果他又得去另個人幫忙,到最後結果還沒辦好。請客吃飯的花費不說,還浪費了2天時間,險些耽擱到業務。

通過“免費”的熟人,本來希望少花錢,結果耽誤了很多時間,付出了更多的錢,回頭想一想,得不償失。

除了以上,還有其他成本。免費的東西往往質量都是沒有嚴格保證的,我們在網上得到的免費資源往往可能就是一些垃圾--不安全的軟件,閱讀體驗性極其差的文檔,免費領取的贈品往往是殘次品和尾貨,這些低劣的東西會導致我們的體驗性嚴重下降。

所有免費的東西,都標上了你看不見的價格,所謂的免費,不過是以其它形式進行了支付

04 理性客觀看待免費,避免“免費”的陷阱

從“被放棄的最大代價”這個角度看,免費的東西確實往往是“最貴的”,所以對於生活中的“免費”,我們要理性看待,看清免費的成本。那麼我們要如何避免免費的“陷阱”呢。

一、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

經濟學上有一個比較優勢原理的概念:一個人如果想獲得最高的收益,那麼就應該去做他最擅長的事情。


免費可能是“最貴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告訴你免費背後的巨大成本

比較優勢原理涉及兩個概念: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通過一個例子來了解一下。

張三和李四都是生產麵包和牛奶的。

比如,張三每天生產能生產20個麵包,10桶牛奶;李四每天生產8個麵包,5桶牛奶。張三不管在生產麵包還是牛奶上都比李四有優勢,這種優勢就是絕對優勢。

張三雖然生產兩種商品上都具有絕對優勢,但並不是都有相對優勢。相對優勢指的是某一生產方生產某種產品的機會成本要低於另一方。

機會成本又是什麼呢?張三把一天的時間用來生產牛奶,就不能生產麵包,因此他生產10桶牛奶的機會成本就是20個麵包。同理,李四生產5桶的機會成本是8個麵包,那麼他生產10桶牛奶的機會成本就是16個麵包。

李四生產10桶牛奶的機會成本要低於張三生產10桶牛奶的機會陳本。因此,在生產牛奶上,李四更具有比較優勢,同理,我們可以得出,張三在生產麵包上具有比較優勢。

所以,我們應該選擇讓張三多生產麵包,而讓李四多生產牛奶。讓每個人儘量從事他所擅長的工作,因為這樣,機會成本才是低的。

而專業人士在他們所擅長的領域都是領先於其他人的,因此他們在從事專業工作時,機會成本也就更低。

請專業人士幫我們做事,表面上我們需要付出一定的金錢,但是,如果從比較優勢原理的角度看的話,我們是賺的,因付費而節省下的時間,去做擅長的事情,可以帶來更多的收益。

比如,如果昨天不是我自己打掃衛生,而是請一位保潔,保潔人員在保潔上相對我來說具有比較優勢,而在編寫軟件方面我則具有比較優勢。這時我雖然需要付出400元,但是可以節省8個小時,而這8個小時,我完全就可以為別人做出一個簡單的微信小程序,收費至少要是2000元。


免費可能是“最貴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告訴你免費背後的巨大成本

二、明確需求,斷舍離,果斷捨棄無用之物

前幾年,我們新房子裝修好了,我跟老婆說,一些舊的東西就扔了吧,反正平時基本上用不著的,老婆卻捨不得扔,說以後萬一用得上。由於新房子面積小一些,很快就塞滿了。

住了一段時間,老婆也覺得好多沒用的東西堆在那裡是在彆扭,就索性一狠心把沒用的全扔了。東西全扔了之後,屋子裡的空間大了很多,我們也感覺很舒暢,終於不用因為空間不夠每天把這些破爛搬來搬去了。

老婆也知道這些東西沒用,但她為什麼開始的時候捨不得扔?就是因為如果以後在用這些東西的話,就不用再買了。

我們很多時候免費去獲得一些東西,其實也相同的心理,也是心裡想著萬一以後用得著的話就不用在花錢買了。

但我們免費得到的東西往往都是用不著的,一旦我們擁有這些用不著的東西,往往就會因“鳥籠效應”而給我們帶來各種樣的成本。

鳥籠效應也可以從《斷舍離》一書的角度來解釋。

免費可能是“最貴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告訴你免費背後的巨大成本


按照《斷舍離》一書的說法,擁有物品,就等於“將能量耗費在物品上”。擁有的越多,消耗也就越大

試想一下,當你擁有的東西越來越多,比如各種包、車、電子產品,你就需要更多的時間、精力、金錢去保養和維護這些東西。

越來越多的服裝,你就會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來挑選和整理。我們經常調侃“滿滿一衣櫃的服裝,卻喊著我沒有衣服可穿”,實際上選擇越多,越難抉擇,越耗費心神。

所以明確自身需求,合理而果斷地做減法,用斷舍離的智慧規劃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一方面,果斷捨棄已經擁有的並且無用的東西,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亦或是人際關係上的,給自己釋放出更多的空間。

另一方面,當有“免費”或者“低價”東西在面前時,一定要認真認真想一想我為什麼要買這個東西?以後買可以嗎?不買這個會對我造成什麼損失嗎?

不要持有太多東西,無論是物品還是人,少而精,捨棄一些“免費”的東西,生活會更加幸福

三、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不要訴諸他人,不貪便宜

社會很現實,在很大程度上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交換關係,每個人在給予比人幫助的時候,他在內心都會考量一番,看看那幫你有沒有價值。或者本來他們沒有這麼預想,但是隻要他們幫助過你一次,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第一個想起的一定是你!

接著說一下在前面提到的註冊公司的事。公司最終找了一個專門從事代理記賬方面的機構完成,並在後續的地址更改以及後來日常財務管理等常規事務都交個他們,後來因為除了幾次小差錯,也是他們解決的,並且都是上們服務。而我們只需要每年除了支付一定代理費,把時間和經歷都放在業務上。

與其糾纏在各種各樣的人情裡面,倒不如主動擺脫人情上的交換,對自己真正的需求如果能夠通過付費解決,就主動付費,這樣的關係更輕鬆自在。

相比人情,僱傭關係讓雙方都綻放出最舒服的工作狀態。合得來的話就合作;談不攏就找下家,直到滿意為止。

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選擇付費,而不是訴諸人情。

為什麼有的人效率很高?因為他們知道有些錢該花就花,時間多了,才能去幹更多的事,才有機會賺更多的錢。當我們沉溺於免費的東西里面,就會忘記成本。

付費也是一種能力!這與有沒有錢並無直接的關係,這完全取決於理念和心態

免費可能是“最貴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告訴你免費背後的巨大成本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只不過是另一個不同的價格,換了另外一種方式對我們收費,只是這種收費方式沒有那麼直接,比較隱蔽,它不但沒有降低成本,甚至將你的成本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