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觀察,“懷才不遇”可能是中文世界裡適用率最強的詞彙之一,一個人甭管有才沒才何種境遇,多多少少總覺得自己尚未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究其原因,這與經濟環境下催生的全球性消費主義盛行密切相關,也就是說當人們普遍習慣用財富作為衡量生命價值的簡便工具時,才能也就失去了原本多維度的施展空間與評價體系;當全部高價值展示都集中在唯一座標系上時,人們也只好放棄額外的追求以便使自己繼續保持在主流文化的羊群之中。
所以“懷才不遇”在當代社會演變成了所有慾望得不到滿足的代名詞,無論你具有才能與否,都將在購買力的面前屈膝為奴。
你可願意屈尊,做一個百里之才?
東晉李充,字弘度,家貧,常常自嘆懷才不遇。揚州刺史殷浩知其才學,便跑去問他:“你願不願意委屈一下,來做個百里之才呢?”
古時候一個縣的轄區大約就是一百里,百里之才指一個人的才能最多隻夠做縣令,所以殷浩才用了“屈志”二字,表示他知道李充的能量不止於此。
李充這人挺實在,並沒有玩什麼寧死不屈貧賤不移的把戲,他說:“《北門》之嘆,上面早就聽說了,而我如今已經是一隻窮途末路的猴子,給我棵樹就行,我哪裡還敢挑三揀四呢?”於是在殷浩的推舉下,李充做了剡縣之令。
《北門》之嘆可以解釋一下,出自《詩經·邶風·北門》,原文為:出自北門,憂心殷殷。終窶且貧,莫知我艱。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毛詩序》解釋:“北門,刺仕不得志也。”所以李充說“《北門》之嘆”,指的也是他自己的窮困潦倒與不得賞識。
學會這個詞還是有用的,至少可以讓你在一群嘆息著“懷才不遇”的才子當中,顯得更像一個真有學問的人。
哥只能幫你到這了。
我有才,與你何干?
李充後來乾的如何,是否真如殷浩所預判的那樣懷有大才呢?
是的,這傢伙乾的確實不錯,但並不是在縣令的崗位上。幾年之後,李充的母親過世,李充辭官回家,再出仕時當上了大著作郎,在這裡他才算是真正找到了合適的位置。因為看到當時的典籍分類混亂,他便制定出《晉元帝四部書目》,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經、史、子、詩賦(經史子集是後來的說法,但源頭出自李充)四類。李充的大多數著作如今已經佚失,但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以儒為本,好刑名之學,又兼綜道玄,的確是不可多得的複合型人才。
從李充的生平我們還可以看出,他的才能其實並不適合當一個地方行政長官,那麼推舉他做縣長的殷浩到底算不算是對他有知遇之恩呢?
可能你會覺得殷浩至少是那個把他引進門的人吧,其實不然。李充的先祖可以上溯到漢末汝南太守李通,往下輩輩兒都是官僚,即使在不斷敗落,也不失上層社會的聯繫,不然你覺得殷浩又是怎麼知道他的呢?
事實上,在李充任剡縣令之前,他還做過丞相王導的掾屬,以及徵北將軍褚裒的參軍,由此可見,殷浩絕不是李充命中最可寶貴的那位伯樂,他只是在兄弟最落魄的時候拉了一把;而李充常常嘆息的“懷才不遇”,也不是特別指向某一個最能展示他才華的職位,他其實想要的只是有人給他發一份不太微薄的工資而已。
常看見某些公眾號發人深省的標題——“根本沒有懷才不遇這種事”,意指所有叫囂著懷才不遇的人其實都只是還不夠努力。我覺得這種標題作為一個結論倒是有幾分可以討論的餘地,但是他們對此作出的解釋卻過於理想化了。
簡單說說我的觀點,才華作為一種抽象的概念,只存在於自我認知領域,一旦被他人發現繼而獲得某種程度的認可,那被認可的部分其實已經不是你的才華,而是他人價值體系中的利益了。所以,不被他人認可的才華,依然是才華,被人認可的才華多半隻是工具而已。
你以為所有的千里馬都渴望被伯樂發現,卻不見從沒有任何良駒能在他人胯下奔向自己的草原。
完
【世說新語·言語】八十
李弘度常嘆不被遇。殷揚州知其家貧,問:“君能屈志百里不?”李答曰:“《北門》之嘆,久已上聞;窮猿奔林,豈暇擇木?”遂授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