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報精華摘要:上市公司首季業績顯韌性 養老保險基金頻頻逆勢抄底

4月30日,《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分別刊登了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與2020年一季發佈報落下帷幕的消息。

《中國證券報》刊文指出,4月29日,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2020年一季報收官。截至4月29日晚間發稿時數據顯示,A股共有3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19年年報,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7.3萬億元,同比增長10.2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3.83萬億元,同比增長11.01%。目前,A股共有3092家上市公司發佈2020年一季報。這些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11萬億元,同比下降7.3%;合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242.21億元,同比下降19.02%。業內人士認為,除特殊行業外,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復工復產,業績顯露較強韌性。社保基金等重點機構投資者一季度整體增持A股上市公司,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軟件服務業受機構投資者青睞。

《證券時報》刊文表示,有兩類行業從疫情中直接受益。一類是與“抗疫”直接相關的醫藥生物行業,另一類是因大眾居家隔離催熱的“宅經濟”領域。整體來看,2020年一季度,作為“抗疫”主力的醫藥板塊業績受疫情影響分化顯著。已披露一季報的醫藥生物行業公司中,一季度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實現增長的公司不足五成。具體來看,服務於疫情防控的醫療器械、新冠肺炎檢測類產品一季度業績多大幅增長,而其他業務不直接相關的醫療器械、疫苗、醫療服務等則受到明顯衝擊。除了醫藥抗疫板塊,受益於疫情的還有必選消費品、遊戲、在線辦公等“宅經濟”領域。疫情期間,由於大眾居家隔離進而帶動“宅經濟”需求增長。基於此,一些大眾消費品公司業績表現超預期。

5月MLF操作有看點。4月資金面鮮有波動,近幾日在稅期、節日備付等因素影響下,隔夜資金利率再創新低,更凸顯流動性充沛。金融機構對“滾隔夜”的熱衷和央行逆回購操作的持續停擺,令市場對槓桿操作的擔憂悄然浮現。分析人士認為,流動性不宜過度,但仍有必要維持合理充裕;市場利率向下面臨約束,但保持低位運行問題不大。央行5月流動性操作有望比4月積極些,逆回購操作可能適時迴歸,但定向降準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仍將是重頭戲。(中國證券報)

穩定擴大汽車消費措施出爐。國家發展改革委4月29日消息,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汽車消費信貸等金融業務,通過適當下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延長還款期限等方式,加大對汽車個人消費信貸支持力度,持續釋放汽車消費潛力。(中國證券報)

兩部門:嚴格限制盲目建設超高“摩天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4月29日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聯合印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明確,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中國證券報)

稅務總局:一季度減稅降費7428億元。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4月29日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一季度全國累計實現減稅降費7428億元。一季度稅收收入同比下降16.4%,預計二季度降幅將明顯收窄。稅收數據顯示,全國企業復產復銷逐周向好,目前銷售收入已接近去年可比水平的95%。(中國證券報)

深交所首次在中關村基地舉辦上市儀式。4月29日,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中關村基地舉辦上市儀式,這是深交所首次在異地中心為企業舉辦上市儀式,活動參照深交所本部現場上市儀式各項流程,並同步進行直播互動。(中國證券報)

首季新增持股逾百隻 密集調研中小創。隨著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報陸續披露,險資持股路線圖逐漸清晰。Wind數據顯示,在目前已公佈一季報的上市公司中,有282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出現了險資的身影,分行業來看,保險、銀行、房地產等權重藍籌股仍是險資的“基本盤”。(中國證券報)

保億萬市場主體 促經濟有力回升。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央日前作出“保市場主體”這一重要部署,將進一步穩住經濟基本盤。一系列助企紓困舉措近期陸續出臺,更多扶持政策已在路上。專家表示,從經濟長期發展角度看,穩增長的關鍵,仍在於更加有效地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提高經濟增長內在動力。(上海證券報)

緊鑼密鼓迎接創業板改革 深交所會員單位6月30日前將完成相關技術準備。4月29日,深交所聯合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就有關技術系統準備事項通知各會員單位,根據要求於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相關技術準備。深交所將聯合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擇機組織仿真測試和全網測試。市場人士預期,經過兩個月的技術準備後,還會有最後的技術通關測試。(上海證券報)

創業板改革大幅提升對新經濟企業包容性。在業界看來,改革後創業板定位明確,從發行條件來看,允許特殊股權結構和紅籌企業上市,為未盈利企業上市預留空間,大幅提升包容性,利於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更好地服務創新創業企業。(上海證券報)

銀保監會推十項舉措 促保險中介穩崗就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整個保險行業展業情況不如往年同期。對此,監管鼓勵支持政策迭出,其中針對保險中介領域,本週銀保監會中介部在行業內部下發了《關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促進保險銷售等中介從業人員穩崗就業及保險中介機構經營有關事項的通知》。(上海證券報)

新三板首屆掛牌委委員亮相 逾七成為外部委員。29日,全國股轉公司正式向社會公佈了首屆掛牌委委員名單。首屆掛牌委委員共35名,除全國股轉公司的10名內部委員外,外部委員人數佔七成以上,7名來自證監會系統單位,12名來自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等市場機構,6名來自基金公司。(上海證券報)

深圳擬立法推動“同股不同權” 創業板註冊制上市資源將更“豐盛”。創業板註冊制下的上市公司儲備庫有望持續擴容。4月28日,首次提請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草案)》,擬規定在深圳註冊的企業可以設置特殊股權結構,在普通股份之外,設置擁有大於普通股份表決權數量的特別表決權股份,並允許該類公司在深交所上市交易。(上海證券報)

養老保險基金頻頻逆勢抄底 88只股票獲大舉佈局。一季度,投資風格穩健的養老保險基金加大了佈局A股的力度。根據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司一季報,截至4月29日,共有88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上出現了養老保險基金的身影,其中獲其新進和增持個股達64只。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但有望出現業績反轉的部分行業龍頭公司,成為養老基金“逆勢佈局”的對象。(上海證券報)

一季度機構扎堆醫藥消費科技龍頭股。隨著公募基金一季報、上市公司一季報的陸續披露,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社保基金、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等各類機構持倉情況顯現。總體而言,一季度末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倉位較高,各類機構扎堆醫藥、消費、科技龍頭股,減持金融股。(證券時報)

機構佔比提升 改善A股生態。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佔流通市值比例進一步提升,並創下5年半以來的新高。截至3月31日,公募基金持股市值2.54萬億元,佔總流通市值的比例為5.57%。(證券時報)

滬市主板公司去年淨利3.19萬億增長9%。29日晚間,滬市主板1500餘家公司年報業績基本出爐,數據初步統計顯示,滬市主板公司在營業收入、淨利潤、扣非淨利潤以及經營性現金流上均實現正增長,在國民經濟中繼續發揮著壓艙石、定心盤作用。這也集中體現了我國經濟所具備的強大韌性,為2020年面對複雜形勢下的攻堅克難提供了巨大的迴旋空間。(證券時報)

四大行一季度不良貸款小幅反彈 工行營收負增長近4%。4月29日,隨著中國銀行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四大行一季度業績出齊。整體看,一季度四大行主要財務指標表現平穩,淨利潤繼續保持小幅正增長;但營業收入分化較大,建設銀行一季度營收2093.95億元,同比大增近12%,為四大行之首,工行一季度營收則出現同比負增長3.62%,為2269.79億元。(證券時報)

公募一季度增持醫療保健信息技術 大舉減持金融股。隨著2020年公募基金一季報全部披露,近3000只主動權益基金一季度調倉換股情況得以曝光。從公募基金一季度操作路徑來看,一方面,依靠小幅降低股票倉位和持股集中度來應對市場波動影響;另一方面,調倉換股上更青睞醫藥股、科技股等,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旅遊股、航空股,以及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遭到減持。整體來看,基金經理更重於精選個股而非侷限於某一行業,估值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證券時報)

(張維嘉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