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宋仁宗為什麼最寵愛趙徽柔 趙徽柔結局是怎麼死的

《清平樂》這部劇自從開播後,一直好評不斷,小編為了看這部劇熬夜了好幾晚,沒看過的網友們趕緊入坑吧。那麼劇中宋仁宗為什麼最寵愛趙徽柔?她的結局怎麼樣?讓影視達人來告訴你們吧。

趙禎為何最寵愛趙徽柔

在《清平樂》這部劇中,趙禎對於自己第一個女兒,也是第一個生下來活下來的孩子趙徽柔是萬般寵愛,不僅在出生的時候按照皇長子的禮儀賞賜群臣,還允許她做很多事情,讓她有最尊貴的公主地位,卻又不用像皇子那樣要為日後登基學習各種知識,他想要給趙徽柔天底下最好的,可以說對於這個孩子,趙禎是萬般疼愛的。然而即便是有這樣的寵愛,趙徽柔這一生卻並不能過的很幸福,尤其在婚姻方面,趙徽柔的婚姻註定是一個悲劇,為何趙徽柔明明擁有最疼自己的父親,卻不能過的很幸福呢?

宋仁宗趙禎是全天下權力最大的人,同時也淪為權力的奴隸,他有太多的無可奈何,太多的身不由己。苗娘子有孕後,趙禎高興得像個孩子,對這個小生命充滿了希望與期待。被困於循規蹈矩的枷鎖中,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由自在,算是彌補自己的缺憾吧。

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趙禎的偏心就顯而易見了,他把皇子的名字交由大臣來擬定,而自己專門負責取公主的名字,這就說明他心裡更希望這一胎是女兒。而且他還直言不諱說出了希望是女兒的原因。都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很多男子都更喜歡女兒,希望保護她讓她快樂成長,願意做她一輩子的護身符。當然了,自己的孩子趙禎都喜歡,如果是皇子,他就對祖宗有了交代,但是從私心上來說,他更希望是女兒,女兒是貼身小棉襖。

趙禎說公主不必承擔國家大事,不必擔負黎民苦樂,可以輕輕鬆鬆快快樂樂的成長,自有她的父親或兄弟擔負重責,小小女子只需要盡情愉悅就行了,徽柔真幸福啊。

趙禎是歷史上“狸貓換太子”的原型,可以想象得到,他從小便承受了怎樣的呵護與期望,他的一言一行都讓人備受關注,行差踏錯一步就會惹來非議,循規蹈矩是他的生活軌跡。哪有人能時時刻刻保持正經,沒有一點躍矩呢?趙禎心中也有很多不務正業的遺憾,也許言論自由,胸無大志,擺脫束縛都是他想做的事。如果他的第一個孩子是皇子,那麼皇長子有很大可能繼承大統,那就會像他一樣,從小便要擔負起國家黎民的重責,公主就不同了,她可以自在逍遙地活著,趙禎可以把自己的小遺憾全都在公主身上實現,讓公主成為他心裡的快樂源泉。

趙禎對苗娘子的情分是很深的,在沒有張貴妃之前,苗娘子在趙禎心中的地位是最高的。他自己從小就不在生母身邊長大,嚐盡了母子分離的痛苦,他不希望苗娘子和他生母一樣,誕下皇子之日就是與其分開之時,苗娘子也被這樣的恐懼纏繞,祈求上天賜給她一個公主,而不是皇子。她又不在意榮華富貴,要皇子就是平添煩惱,生個公主就可以留她在身邊,貼身陪伴親自教導,這樣的生活才是苗娘子想要的天倫之樂。

趙禎也不想他的下一代重蹈他的覆轍,不想苗娘子和孩子骨肉分離,所以生個公主就是最皆大歡喜的。其實皇帝也有皇帝的心酸,他的許多訴求都只能埋藏在心底,也許一輩子也見不得陽光。趙禎為何更喜歡公主,就因為以上4條,這些原因道盡了他作為官家的無盡心酸!

為何趙徽柔註定是悲劇

男尊女卑的古代,儘管福康公主生於皇家,是仁宗最寵愛的女兒,有著令無數人羨慕不已的身份,但歷史終究沒有記載她的名字,我們只知道福康公主姓趙,只知道她的封號,只知道她父親和丈夫的名字,但卻始終無法知道她的名字。

公元1038年,福康公主出生在大宋皇家,成了宋仁宗長女。宋仁宗子嗣不多,大多夭折,福康公主不僅僅是他的長女,還是很長一段時間裡唯一的子嗣。這樣的公主,自然備受寵愛,享盡無限寵愛。

福康公主還是宋朝第一個有冊封禮的公主,並且,為了心愛的女兒,仁宗還花費了數十萬緡錢為福康公主建造府邸。可惜,她的一生終究還是悲劇。她的悲劇,是她的婚姻,她那不幸的婚姻。因為那段婚姻,福康公主患上了精神疾病,並最終鬱鬱而終,年僅33歲。

誰是造成這一切悲劇的兇手呢?是為了彌補母家,想提高母家地位的仁宗?還是福康公主的丈夫,那個福康公主一直都非常不喜歡的駙馬李瑋?又或者是其他?我想,都有吧。

明明深愛女兒,但又想將女兒下嫁給母家,嫁給生母弟弟之子,仁宗當初的確做錯了。但是,造成一切悲劇的原因,恐怕還是當初的制度,當初的文化。在當時,公主高高在上,不僅僅出嫁後有自己的公主府,還有一項便利,即公主出嫁後,駙馬要“升行”,公主也隨之成為公婆的同輩人,更不必行舅姑之禮侍奉公婆。這使得公主在婆家更加趾高氣揚,更加有地位。

因此,當福康公主在婆家受到氣之後,她立馬回宮找自己的父親,想仁宗為自己做主。為此,她不顧宮禁,不顧規定,不顧一切。然而,福康公主雖然受寵,但當時文化和環境依舊牢牢禁錮著她。她的行為被言官批判,她本人也受到指責。

一直被嬌養的福康公主,無法承受這一切,無法接受這一切。她瘋狂了,她患上了病,她無法遵循內心,她無法和不喜歡的駙馬和離。她的父親,想為她做主,但依舊無能為力,抗不過言官們一個又一個的職責。在這一個又一個原因之下,福康公主悲劇了。

歷史上福康公主怎麼死的

嘉祐八年(1063年),仁宗駕崩,宋英宗即位,歧國公主也晉升為越國長公主。但英宗沒有善待仁宗的妻子和女兒,甚至不給長公主們安排住處要求她們搬離舊宮將宮殿安排給了自己的子女,英宗此舉還受到了大臣富弼的上奏質問。

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去世公主的侄子神宗即位,公主被晉封為楚國大長公主。宋神宗改元熙寧,取消了“升行”制度,因此公主離婚的可能性更加渺茫。

熙寧三年(1070年)正月九月,楚國大長公主鬱鬱而終,年僅33歲,二人婚姻也終於結束。侄子宋神宗至公主宅灑酒祭奠。神宗召中書入見,大哭說道:“李瑋負仁宗恩,遇長主無恩禮,可便與節度副使安置。”神宗曰:“瑋都不恤長主,衣服飲食藥物至於呼醫,亦多作阻隔,長主衣衾乃至有蟣蝨,至自取炭生火,炭灹傷面。”

最終,宋神宗追究駙馬李瑋的責任,以奉主無狀的罪名將李瑋貶為郴州團練使陳州安置熙寧三年薨,年三十三。以瑋奉主無狀,貶陳州。輔臣議諡,帝以主事仁祖孝,命曰莊孝,追封秦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