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有温度 有深度 有广度

就等你来关注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耀匀 | 图:Google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弹丸小国荷兰,诞生了两个举世瞩目的绘画大师:梵高和伦勃朗。

梵高曾在伦勃朗的《犹太新娘》前静默许久,说:「一个人要死去好几次,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 如果能在这幅画前两周,我甘愿少活十年。」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The Jewish Bride,1665

伦勃朗的《夜巡》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委拉斯凯兹的《宫娥》,并称古典绘画三大巅峰。然而伦勃朗的一生,却是「少年成名,中年坎坷,晚年悲凉」,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艺术家的作品,是人生最好的诠释。

如果说梵高的悲剧,在于终生穷困潦倒,从未体验过成功的滋味;那么伦勃朗的悲剧,则在于曾经呼风唤雨,到头来却人去楼空。略有生活阅历的人都懂,后者,更令人唏嘘。

7月15日是伦勃朗的诞辰,351年的光阴,足够洗刷所有浮世的误解纷争,还原一个艺术家真实的生命追求。

精神的力量

终将穿越喧嚣的表象

真实永远比美丽更震撼人心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7.15-1669.10.4

17世纪的荷兰,刚刚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进入独立富强的「黄金时代」,海洋贸易空前繁荣,喧嚣港口热闹非凡,恢弘建筑拔地而起,城里布满一夜发达的富商新贵。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The Dutch Golden Age

社会文化的繁荣,让艺术摆脱高高在上的宫廷和宗教,回归真实热闹的现世生活。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城市新贵青睐的肖像、静物与风景画,取代了传统的宗教与历史画。诞生了艺术史上著名的「荷兰小画派」,比如擅长人物画的哈尔斯,风俗画的维米尔,风景画的霍贝玛,还有静物画的戴维兹 • 海姆。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在那个荷兰艺术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如果你有才华,能在这里轻而易举的得到你想得到的一切,比如伦勃朗。

伦勃朗1606年7月15日,生于荷兰莱登富裕磨坊主之家,自小接受精英教育。7岁在拉丁语学校学习宗教,14岁进入莱顿大学研修法律,入学半年就辍学,立志当画家。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20岁的伦勃朗在画室

1623年,17岁的伦勃朗,师从阿姆斯特丹著名画师拉斯特曼。尝试用充满激情的表现方式,描绘谙熟于心的宗教题材。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Stoning of Saint Stephen,1625

伦勃朗擅长深层的情感表达

对内心活动有着近乎神奇的真知灼见

如同莎士比亚一般洞悉人心

比如宗教绘画,他会弹精竭虑的设想主角在某种情境下的心情,不仅超越技术层面的故事表达,更堪透表象之下的精神境界。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Samson and Delilah, 1628

除了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描绘

伦勃朗还擅于用光影来体现空间层次

绘画效果就仿佛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

充满了让人试图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The Descent from the Cross

在「耶利米哀悼耶路撒冷的毁灭」中,面对从神殿抢救的圣杯和圣经,先知耶利米陷入城市毁灭的无尽痛苦之中。极具质感的光线,切中核心的洞察,营造出对比强烈却含义深邃的内涵,充满难以言传的动人魅力。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Jeremiah lamenting the destruction of Jerusalem,1630

天赋结合努力,伦勃朗少年得志,20出头就有了超凡的画艺。要知道这个年纪,威尼斯最伟大的画家提香,还在给老师贝里尼补背景。伦勃朗已经开画室接单收徒了。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Presentation in the Temple,1631

他独创的「伦勃朗式」的布光法,用几束光同时打向面部,让阴影区出现局部提亮的「小三角」。既有立体感又突出暗部细节。至今仍是摄影术中最经典的光线布局。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伦勃朗不仅是技巧纯熟的画家,更是洞悉人心的心理学家。当同代画师还在描绘王公贵族千篇一律的脸孔。伦勃朗则超越外在形象,刻画出内在的精神气质

—— 无论是略带茫然的忧郁,还是令人悸动的脆弱。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1631年,信心满满的伦勃朗离开莱顿,前往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阿姆斯特丹,试图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示和证明自己。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他笔下的精干的皮毛商尼古拉斯 • 鲁茨,名贵的黑貂仿佛奢华的河流,低调炫富的同时,谨慎沉稳的目光和深思熟虑的表情,透露着果敢的非凡气度。

这可能是史上最能呈现商人英雄气概的作品了,不仅鲁茨本人极为钟爱,连投行 J.P 摩根后来也斥资买下此画。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Portrait of Ruts, 1631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阿姆斯特丹的第二年,伦勃朗就凭借外科医生协会的集体像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一举成名。

当时流行的群像都是人物罗列,带着「摆拍不自然」的僵硬表情。而伦勃朗却创造性的让人物错落有致而又神态各异。明暗光影下的生动仪态,充满栩栩如生的故事情节。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1632

构图的安排和光影的运用堪称首创。深谙人心的天赋结合无与伦比的技巧:让伦勃朗声名远扬,赞誉和财富如潮水般滚滚而来。

无论栩栩如生的圣经故事、叹为观止的细腻肖像、扣人心弦的历史事件,还是血脉喷张的神话传说,在伦勃朗笔下,都能产生比古典绘画更富张力的戏剧效果。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The Storm on the Sea of Galilee,1633

基督在暴风雨中

好运接踵而来,27岁的伦勃朗遇到挚爱,年方21岁的莎斯基亚。

莎斯基亚有着清新温婉的气质,是典型的上流社会名媛。过世的父亲曾是瓦登市市长,叔父则是阿姆斯特丹最具有实力的画商。郎才女貌,两人相遇数月便订婚了。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扮作「花神」的莎斯基亚, 1634

莎斯基亚带给伦勃朗巨额的嫁妆和蜂拥而至的订单。当时,恨不能全荷兰的富商权贵都以让伦勃朗画像为荣。如果那时候有相机,伦勃朗绝对是最炙手可热的摄影师,约片约到手软,画图画到手废。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Samson Accusing His Father-in-Law,1635

随后十年,是伦勃朗的黄金时代。现实的崇拜和赞誉纷至沓来,30出头的他声誉如日中天,客户除了新兴富商,更有王公贵族。

伦勃朗挥金如土,不仅醉心收藏古典杰作和东方艺术,更一掷千金,用普通人50年的年薪,巨资购下荷兰市中心四层豪宅。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伦勃朗与他的妻子莎斯基亚,1635

此时的伦勃朗仿佛天之骄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卓越的绘画才能、贤淑的贵族之妻、挥霍不尽的财富,明满全国的声誉。这所有的美好,仿佛可以绵延一生,永无尽头。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rembrandt samson wedding,1638

画像里的自己,有着和前辈大师提香一样的姿势,眼神坚定,气宇轩昂。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然而谁又会想到

伦勃朗人生中最巅峰的时刻

也即将戛然而止

婚后第二年,伦勃朗就初尝了痛失亲人的滋味,1636年,第一个孩子出生两个月夭折,1638年,第二个孩子出生三周夭折,1640年,第三个孩子出生一个月夭折。

这短短几年的时间,似乎瞬间让前半生的所有顺遂飘然而逝。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伯沙撒王的盛宴,Samson's Feast,1638

1642年,伦勃朗接到民兵保安队群像的订单。「绘制集体肖像」在当时颇为普遍,通常都是一字排开,僵硬呆板的固定模式。比如哈尔斯的《圣乔治自卫队军官的宴会》。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The Officers of the St Adrian Militia Company

Frans Hals

然而,伦勃朗却决定跳出传统俗套另辟蹊径。让死气沉沉的人形碑,变成有血有肉的真实事件。

他打破秩序与宁静,将场景定格在列队集结,蓄势待发的瞬间。

喷薄欲出的情绪、冷暖交织的色彩、丰富多变的层次,营造出变幻莫测的氛围,仿佛他们正从幽暗中长驱直入,在我们眼前爆发出炫目的璀璨光芒。

夜巡 The Night Watch, 1642

伦勃朗在世俗中发掘出伟大,让这群华而不实的少爷兵,也流露出上阵杀敌的英勇气概。这无疑是一幅足以名垂青史的杰作,却并非一张完美的集体肖像。

看到这幅画的民兵保安队简直目瞪口呆。他们每人都为这张集体像支付了同样的「巨资」,呈现的面目却迥然不同,除了队长高大鲜明。其余多轮廓模糊,甚至还有莫名乱入的女子,和看不到面目的黑衣骑士。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民兵保安队拒付画款,伦勃朗据理力争,直至诉诸法庭,引发社会的轩然大波。此前所有的羡慕嫉妒恨,此刻通通化作利剑,直戳的伦勃朗身败名裂。

从此以后,伦勃朗的声誉和订单都一落千丈。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这幅画作后来弃之如敝履,角落一挂就是70年,因为常年累月的灰尘和烟熏,外层油彩变得又脏又暗,整幅画也从白天变成黑夜,有了「夜巡」这个名字。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命运的节点就像安排好了似的,在高潮过后就急转直下。这一年,伦勃朗的妻子罹患结核病,不到30岁,就在血咳不止中撒手人寰,只留给他一个儿子。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the archangel leaving the family of tobias

生活的阅历和现实的坎坷,让伦勃朗的画风开始转变,他不再创作描绘生命喧哗的戏剧场景,转而专注内在焕发的沉静光彩。静默的深沉,取代了夸张的姿态。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The 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1646

然而就在他的画风转趋黑暗之际,审美潮流却随着财富累积急剧转变。衣着简朴的开路先民鞠躬下台,取而代之的是珠光宝气,争奇斗艳的孔雀世代。

他们偏爱精致的品味和花俏的风格,视虔诚朴素为「粗鄙」之物。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每当浮世的繁华喧嚣直上

灵魂的声音只能退居一隅

伦勃朗深沉朴实的色彩、直击心灵的描述,逐渐淹没在一众辉煌绚烂之中,被崇尚光鲜亮丽的新兴权贵抛弃。在他们眼里,伦勃朗不过是保守到无以复加的过时画家罢了。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Supper at Emmaus,1648

其实以伦勃朗的画功,完全可以轻易的迎合潮流,但他却始终拒绝改变。

他觉得古典主义高尚优雅的美淡而无味,更渴望呈现赤裸的人性和真切的感受。不完美的形象,却透过微妙的情绪状态,传递出内在的精神气质。在岁月留下足够印记之后,更加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Aristotle with a Bust of Homer, 1653

1656年,负债累累的伦勃朗申请破产。事业的打击、妻儿的离世,社会的质疑、生活的重压。不可一世的伦勃朗,终究败在了残酷的现实面前。视若珍宝的收藏,在一次次落槌中拍卖易主,曾经的一切如过眼云烟。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Jacob Blessing the Children of Joseph,1656

1658年,极度窘迫的伦勃朗搬到郊外一所破烂的小房子。为了一口面包,一点颜料,不得不做最底层的守夜人。

他依然在不停的画,带着越来越浓重的感情色彩。1658年,一无所有的伦勃朗为画中的自己穿上璀璨的华服,庄严堂皇,目光炯炯,如同一位年迈但雄风犹存的国王。

伦勃朗败给了时代,却始终高昂着头颅。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伦勃朗自画像,1658

其实即使在这种境遇下,伦勃朗也依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新落成的阿姆斯特丹市政厅,需要一幅描绘荷兰建国传奇的画作。因为先前指定的画家意外离世,当权者再次想起了伦勃朗。

「他已经破产,这次肯定不会乱来了。」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The Denial of Saint Peter,1660

伦勃朗当然明白当权者想要的是什么 —— 歌功颂德,彰显出崇高与历史感。然而他却再次选择剑走偏锋。这是视觉表现的极致,也是最骇人听闻的浩劫。

当《巴达维亚人之誓》在阿姆斯特丹市政厅展开之时,所有人都震惊到失声。主题没错,描述荷兰人起义反抗罗马之时,部落首领齐聚一堂,歃血为盟的一幕。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The Conspiracy of Claudius Civilis,1662

这是个血脉喷张的故事,然而画作却丝毫没有预想中的光辉与伟大。独眼英雄西维利斯面目可憎,残缺不堪,起义的「正义之士」也都如丑陋肮脏的「粗鄙小人」。

没有圣洁的光环,狂乱的笔触下只有如理念般燃烧的自由之光。伦勃朗认为:真实的起义就是这样:起于微末,生于苟且,仅靠手中利刃才能苟全性命。而不是在明晃晃的大厅正襟危坐,等着别人恭敬的奉上战报。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Man in Armour,1655

赤裸的描绘,提醒着曾经卑微的出身。这对已被财富熏陶出「富贵涵养」的权贵阶层,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他们当场拒收。

万般无奈,伦勃朗只得将耗费无数心血的巨作亲手肢解,期待有人能够买走某一部分。所以如今的《巴达维亚人之誓》仅是原作的1/5,其余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伦勃朗坚持「表达真实,揭示人性」,曾因此飞黄腾达,却也因此再次被世俗抛弃,错过了此生唯一一次翻身的机会。

名利是如此近在咫尺

但他却再未挺身相迎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Rembrandt Saul and David,1658

从当初意气风发到如今苍老颓败

伦勃朗用八十余幅自画像的方式

忠实的记录这残酷而现实的转变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对艺术家而言,呕心沥血的作品,被大卸八块,弃之如敝履,绝对是最让人不忍卒睹的惩罚。然而伦勃朗却说:

「我并不想指责那些人,他们认为我太高傲,不肯改变画法。然而实际上,我是真的改变不了而已。因此,我只得固守自己的路线,固守到走进济贫院或坟墓为止。」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Moses Smashing the Tables of the Law,1659

伦勃朗晚年的自画像,静静的看着苍茫世间,强光下的孤独呼之欲出。仿佛无限伤感,又无限悲悯。他赋予形象更加深沉的精神境界,也使绘画超越肤浅的赏心悦目,呈现揭发人性的深刻内涵。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伦勃朗自画像, 1659

晚年的伦勃朗穷困潦倒

贫病交加,唯一的儿子

最后也先他离世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Haman and Ahasuerus visit Esther,1660

1668年,他描绘了《圣经》中《浪子回头》的一幕:老人的小儿子索求家产,远走他乡,放荡不羁,迷途知返,最终重返家中,父子悲欣交织的一刻。

风烛残年的老父伸出颤抖的双手,百感交集的抚摸着失而复得的儿子。画作质感粗粝却动人心魄,那「黑暗人性,被温柔的慈爱和宽恕照亮的瞬间」,让无数人深深动容。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1668

伦勃朗曾说:「我的前半生只是别人眼中的巅峰,后半生才算活出真实的自己。

他褪去艺术的浮华,以堆叠的肌理,微妙的光影,凝炼而深刻的传达出令人动容的精神特质,充满强烈的戏剧感染和效果表现。仔细品味,你会从中发现隐藏的深邃和伟大。只有对生活和人性,有这深刻的理解和洞察,才可能画出这样的形象。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1669年,伦勃朗在贫病交加中去世,草草掩埋在阿姆斯特丹西教堂一处无名墓地,死时除了简单破烂的衣物,只有《圣经》。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Simeon's Song of Praise,1669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无论外界质疑,世事变迁还是生活重压,他始终固执而决绝的坚守着自己眼中的美和真。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Hendrickje Bathing in a River

也许,只有经历过最璀璨的光明,才能诠释最深邃的黑暗。当我们凝视暮年的伦勃朗,看到的不只是堆叠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更能体悟到生命的真谛与灵魂的力量。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伦勃朗临终之年,最后的自画像之一

BBC纪录片「艺术的力量」末尾:「正是对逢迎讨好的蔑视,推动着艺术的进步。

伦勃朗最终用历经风霜的浑厚,时间沉淀的智慧,消解了狭隘的时间概念,让我们时隔着350年的漫长时光,依旧能在不断地凝视和震撼中,深深动容。

或许这才是艺术更真实,也更永恒的意义。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Haman Sets Forth to Honour Mordecai, 1665

References

1. REMBRANDT VAN RIJN,life, paintings, etchings, drawings & self portraits

2. National Gallery of Art|Rembrandt van Rijn

3. Art and the Bible|Rembrandt's Biblical Work

4. The Art History|Rembrandt van Rijn Artworks

5. biography|artist|rembrandt

6. Sotheby‘s |21 Facts About Rembrandt

7. BBC纪录片「艺术的力量 —— 伦勃朗」

8.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伦勃朗

9. 哲学与艺术|世界上最会用光的人——伦勃朗高清作品200张

10. 名利场艺术|荷兰最杰出的肖像画大师:伦勃朗的一生 及其546幅作品

终于有一天,所有人都懂你了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 约伯记 42:5 |

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到你。

© Copyright

丹尼尔主编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请人公告

「丹尼尔工作室」正在持续请人,申请全职的,请在后台输入「招人」;申请兼职的,请在后台输入「全球招募」。请按要求,发送邮件给我们。诚邀海内外各路英雄豪杰的加入,尤其欢迎身怀绝技的精致的利他主义者。

- 温馨提示 -

微信又改版了,为了不失联走散

大家可以根据下面图中的小教程

这样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更新啦

半生巅峰,半生落魄|伦勃朗的一生,藏着我们都绕不过去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