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先士卒的守護天使

徐報融媒記者 鄭微

“如果不全心全意護理患者,我就愧對這身白衣,更不配這頂三道槓的護士帽。”“如果自己做不好,我又怎麼要求他人!”這是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胡銘從未改變的堅持。

“疫”線總有她奔波的身影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胡銘身先士卒、衝在一線。她廢寢忘食,勇挑重擔,每天都在工作崗位上堅持工作十多個小時。她緊急制定了規範性護理流程,加強醫院人員培訓考核;每天暗訪發熱門診、預檢分診的防控工作;第一時間發出倡議,安排支援梯隊,接到指令,迅速集結到位;為前線隊員準備物資,瞭解工作及心理狀況,提供支持……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她奔波的身影。在她的示範帶領下,全院護理人員緊密團結、齊心協力,共同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

從接到醫院關於新冠肺炎救治防控通知的那一刻,胡銘就帶領護理部全體人員,謀劃整體,優化細節,陪同一院護士,義無反顧投入到這場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的戰“疫”之中。立即成立防控救護小組,制訂緊急人力資源全員調配方案。第一時間調配兩名經驗豐富的護士長和13名護理骨幹支援發熱門診,體質、業務雙優的護士長輪值一線夜班,護理部相關人員24小時二線值班。

春節期間,她不僅一天沒休,而且每天工作達10個小時以上,以保障發熱門診24小時正常開診及應對緊急情況。發熱門診及留觀病房改造她現場查看,發熱門診護理工作制度、流程等的修訂,她逐一把關。重點科室防控她每天定時和不定時暗訪、督查,護士、導醫、工勤人員培訓考核,每日疫情防控報告,她毫不放鬆。守好第一道防線,是命令,也是責任。

不眠與淚光中的三地守望

除夕夜凌晨1時、凌晨4時……一通通緊急電話,一次次集結,市衛健委發出緊急指令——全市各醫院緊急調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馳援徐州市傳染病院!

除夕夜《倡議書》發出後,胡銘帶頭報名支援前線;不到兩個小時,共有117名護士主動請纓, 22名“最美逆行者”陸續前行。人,要培訓;物,要籌集;家,要守護。不論何時,只要有出征,她一定親自送行。有堅定的信心,也有不捨的情懷。“我把你們一個個送走,我也要把你們一個不少地接回來!”“主任,放心,歸來仍然當好你的兵!”

一次次淚目,一個個不眠之夜。除了白天在醫院親臨一線工作指導部署,晚上她的微信最多的就是和支援隊員溝通。缺什麼就想辦法採購寄過去;過生日就訂好蛋糕送去祝福;家裡人多次慰問,幫助解決困難;壓力大就邀請心理諮詢師進行疏導;督促書寫工作日誌,有妙招就互相交流,分享應用。在她的指導下,護理部成立防疫科研小組,和中國礦業大學聯合進行新冠肺炎相關課題研究。同時通過循證,制訂了《密閉式吸痰流程》等高風險護理操作流程。武漢—市傳染病院—市一院,三地守望相助。

防疫一月餘,胡銘堅守崗位,深入一線連軸轉。其實,在此之前,她何嘗不是如此。2019年11月26日,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這所擁有84年曆史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整體搬遷,任務何其艱鉅。作為集團消毒供應中心的主任,從佈局構建,多次現場勘察,從設施調控,到人員調配培訓,她無不親力親為。從參與醫院各護理單元佈局建設開始,到人力資源調配,新舊物資配置,各項流程預案制訂、演練,搬遷參與、直到搬遷結束挨個病區查看,她從沒有一絲鬆懈。

要做有溫度的護理人

“拼搏到無能為力,堅持到感動自己”,這是自創“三甲”以來對胡銘最貼切的表述。她事無鉅細地盯著自己的護理團隊,要求大家一絲不苟,要做有溫度的護理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大家有時會怕她,因為她對不負責任的護理行為絕不姑息。大家又敬佩她,因為要護士做到的,她一定會身先士卒。病倒了,家人、同事心疼地讓她好好休息,可第二天,她又準時出現在辦公室。她重視護理人才培養,利用激勵機制,實行護士長助理、帶教老師和責任組長競爭上崗,設立護理管理人才後備庫,為培養管理人才,優化隊伍建設打下基礎。為保障病人安全,在徐州市她率先開展護理品管圈活動,倡導護士長運用PDCA、品管圈等管理方法,使護理質量得到持續改進。她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積極推進優質護理,開展慢性病延續護理、專科護理門診、實施專科特色的護理服務。

愛心使守護者更美麗,奉獻更彰顯光彩。憑著對護理事業的熱愛和執著,胡銘帶領著護理姐妹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堅實而閃光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