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當年在鳳山招待所的留影

當年,部隊對軍人的婚姻有嚴格的規定,而且對幹部和戰士的要求又各有不同。

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對幹部的要求:

一是隻有經過政審,幹部才能與女方發展成戀愛關係。為保證軍人政治上的純潔和可靠,對軍人的婚戀進行政治審查,這是世界各國軍隊通用的做法。幹部找的對象,女方及其家庭必須根紅苗正,不能有犯過罪、服過刑或被組織認為政治上不可靠的記錄。幹部相中女方後,要及時向部隊彙報,部隊通過函調或派人到女方所在地及工作單位、街道居委會,對女方及其家庭進行嚴格的政審,合格不合格,都會給幹部所在單位下發政審意見通知書。幹部憑此才能確定與對方繼續還是中斷關係。

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二是對結婚年齡有嚴格的規定。改革開放前,部隊幹部須滿28歲、女滿25歲才能申請結婚,一方沒達到都不行。改革開放後,結婚年齡有所降低,男的滿25、女的滿23歲,或男女年齡加起來達到48(前提是男的一定要滿25歲)就可申請結婚。

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當時部隊兵源基本來自於鄉村。部隊幹部基本上是從服役多年的優秀戰士中提撥上來的,因而幹部的鄉土觀念較重,對個人問題還是喜歡回家鄉解決。實在不行,才會在駐地找。這種心理可能類似於“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

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通往營區的西榮路

當時城鄉差別還是較大。一旦穿上了四個兜(當時部隊幹部的上衣有四個口袋,戰士只有兩個),當上了幹部,褪去了農村身份,在擇偶標準上便有所提高,基本上都想在家鄉找個吃商品糧的對象。

提幹之前,若在家鄉處上了村裡的“小芳”、“翠花”,提幹後就不能反悔、退婚,否則“小芳”和世俗會告你“陳士美”,經教育仍不醒悟,部隊就會嚴肅處理,嚴重的作戰士復員處理。

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地處西榮路的師專

當時規定,未婚的幹部一年只有二十天回家探望父母的假期(不含途中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既要走親訪友,又要忙找對象,是件十分艱難的事。為此,許多幹部的婚姻基本是先結婚後戀愛:即第一次見面相識,第二次再見便是辦手續結婚了。

部隊某部警衛連賴排長,年近三十,瞅著別的戰友的孩子都能打醬油、滿地跑,自己還單身一人,當時那個急啊。一九七九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後,他揣著立功獎章再次向連隊請假,要回老家解決婚姻問題。指導員看賴排長年年折騰,老沒結果,感到這樣下去不利於幹部的成長和部隊的建設,思前想後,便想起自己的家鄉還有一個吃商品糧、尚未嫁人的親戚,於是與賴排長商量。賴排長說,只要是吃商品糧、會過日子就行了。於是,指導員幫賴排長請好找對象的假,讓他帶自己的書信和駐地特產,興沖沖地奔向千里之外的指導員老家。

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師藥廠與原偵察連之間的魚塘

當時的通信落後,電話還是奢侈品和一定級別身份的象徵,異地聯繫基本靠信。當賴排長出現在指導員的親友家時,親友聽完賴排長結結巴巴地陳述、看完指導員的親筆書信,感到有些唐突,半天都沒吭上一聲。賴排長也感到有些尷尬,於是他只好說“我也是出差正好路過這兒,如果沒意見,我就多呆幾天,若不同意,我明天繼續趕路。”姑娘聽到賴排長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老半天才羞紅著臉說:“連續趕路也辛苦,要不這樣,你就多呆幾天吧。”等他倆第二次見面時,已經談婚論嫁了。

這樣閃電式的婚姻雖說用在培植感情上的時間少,但在當時的人文環境下,婚姻的維繫卻相當地穩定,基本上沒有離婚現象。

幹部婚後一年只有三十天回家探親的假期,女方來隊也只能在部隊住三十天。倆人一年呆在一起的時間基本上不會超過3個月。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為什麼部隊幹部不在部隊找女軍人為伴?,既解決軍地分居的問題,又讓幹部更加安心部隊工作。

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當年鳳山部隊部分江西老鄉的合影

由於野戰部隊的特殊性,部隊的女軍人十分稀少,有女軍人的地方基本上在駐軍醫院。潮汕地區駐紮有海、陸、空部隊幾萬軍人,但僅有一所正團級的141野戰醫院,醫院中的幾十名女軍人,早就成了駐軍眼中的寶貝疙瘩,也調高了她們擇偶條件和標準。據說,她們在部隊擇偶的基本條件是:軍、師機關的幹部須是副營、正營職以上,戰鬥部隊的幹部須是副團職以上,基層幹部基本不予考慮。這種狀況維持到九十年代初軍人的擇偶呈現多元化後才有所改觀。

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原141野戰醫院院園

既然軍隊女軍人少,為什麼不在駐地找?何況潮汕女子賢慧端良,持家養家。還是那句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細細分析,原因有二:

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原141野戰醫院

首先是物資條件決定人的追求和精神。當時當地的物資和生活條件比軍隊差,部隊駐地四周基本上是鄉村,鄉民村夫基本處於“一干兩稀,紅薯為主”的階段,村姑鄉女也篷頭土臉,生活風俗和習慣又大不相同。農村青年之所以來部隊當兵,並任勞任怨地幹,大部分是想通過提幹擺脫農村身份,過上吃商品糧的生活。等提了幹,找對象的眼光基本上離開了鄉村。找當地吃商品糧的吧,部隊的條件沒有地方好,收入也跟不上。條件好一點的女性十分挑剔,很多看不上當兵的,既使看得上,也吃不了夫妻分居兩地、既當爹又當媽的苦。女方條件差的,部隊幹部又看不上眼。不上不下,久而久之,“找對象難”就成了部隊基層幹部的“老大難”問題。

其次是生活習慣和風俗差異,這是軍人在當地通婚比較困難的主因。

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西馬路郵政局,當年我們在這兒打長途、給家中匯錢

所在部隊幹部主要來自“兩湖(湖南、湖北)、兩廣(廣東、廣西)、一海(海南島)”,特別是“兩湖”和廣西兵佔居大部。潮汕地區雖屬廣東,但風俗與廣東大部迥異,與國內其它地區更是懸殊。

潮汕地區與福建的閩南地區是古越民族所在地,當地人為古越民族後裔.由於歷史和地域的原因,當地一直保持著古越民族的風俗和語言。潮汕話難學、難懂,要“活到老學到老”。男女婚姻上更是遵古如舊。若要與當地人通婚,先要請當地高人(類似於大仙、高僧之類的)看雙方屬相,算生辰八字。生辰八字不符,屬相不對,即使條件再好,這婚也難成。生辰八字符了,屬相也對,還有許多繁文縟節要走。婚禮當天,男方要在凌晨也就是太陽沒露臉之前把新娘接走,而且只能悄悄地進行。據說,若在街上不慎遇到迎親隊伍(估計在當地基本上不可能遇到),被視為不祥,會帶來厄運。我在潮汕當兵守關20年左右,真沒遇到過一次像內地那樣招搖過市的迎親隊伍。男方把新娘迎回家後,要走完拜堂、告祖等一整套類似宗教的儀式後再舉辦婚宴,而且婚宴一般安排晚上進行(至今也不明白:為何不能在白天進行)。賓客赴宴並送上賀金後,男女雙方一定會回饋少量禮金和糖果。婚宴回饋的糖果,賓客一般不會給家人品嚐,而是翌日帶到公共場所(比方說辦公室等)讓大家隨喜。

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潮州美食

潮汕人的飲食十分清淡,少鹽少油,不吃辛辣,烹飪上焯、蒸、煮較多。但對習慣了辛辣、味重、煎烤、油炸和“非辣不歡”的“兩湖一廣”的人來說,潮州飯菜無異於醫院的病號飯菜,偶爾吃上一、兩頓可以,長期以往,可能受不了。筆者開始也不太習慣潮州菜的清淡,後來呆的時間長了,也吃多了,就慢慢地喜歡上了,現離開那兒多年,十分懷念,曾多次說要回去現品嚐。其實從營養學的角度看,潮州飲食比較健康,較大程度地保留了食物的營養和新鮮,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東南亞中國菜系中最貴的是潮州菜餚。

哦!鳳山軍營——當年我們的婚戀

營區附近的城區

戰士的婚戀就簡單地多了。新戰士入伍的第一年,因擔負著從普通青年轉化為合格軍人的繁重訓練任務,是不能分心找女朋友的。服役第二年後,可以在家鄉相親,但禁止在駐地找。

當時駐地百姓的生活條件和環境都比較差,再加上人多地少,又是人民公社大鍋飯,糧食十分緊缺,一天三餐有二餐是以稀飯和蕃薯作為主食。在這種緊缺經濟的環境下,部隊官兵有一定的優越感,當地鄉村的女青年找對象都以部隊為目標。每年臨近老兵退伍時,部隊都要開展“義務兵禁止與當地女青年談戀愛”、“不準帶走當地女青年”。儘管這樣,每年都發生老兵偷偷地帶走當地鄉村女青年的現象,造成當地男女比例失調,男青年找對象難等問題,每年春節的軍政座談會,當地駐軍徵求意見和建議時,當地領導都會提這條意見。

戰士基本上是回家鄉找村裡的“小芳”、“翠花”,結婚年齡也不作硬性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