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買過睡眠課程

野路子睡眠訓練團隊導致三個月大女嬰窒息死亡這事,最近鬧得沸沸揚揚,各路公號科普的,宣洩情緒的,估計大家看過不少,就不贅述了。

拖到現在才寫純粹因為緊追這類“熱點”略有蘸著人血吃饅頭的嫌疑,我甚至不打算去討論事件本身,只想聊聊親身經歷,也算是一個角度。

我也曾買過睡眠課程

我這人平日異常謙虛謹慎,無論工作還是生活,行事前都會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學習和研究,說好聽點是完美主義,實際上就是膽小自卑。

還沒懷孕的時候就花了300多加入一個網紅醫生的付費產科群(後來漲到999),潛水圍觀大神們討論各種養娃經驗,動不動就甩出一堆鏈接,拜讀後更覺得自己啥都不懂,之前看那幾百萬相關文字大約只配餵狗。

與基友戲稱自己誤入高知貴婦群,那些高學歷高智商高收入的媽媽們學習積極性超強,能力和精力更是剽悍,還特別熱忱地運用所學知識和經驗答疑解惑,建群之初與她們交流讓我受益頗多,循證醫學和科學育兒的概念都是在那個時候建立起來的。

我做試管嬰兒從開始到失敗的全過程,亦有她們的陪伴和鼓勵,心中感恩。

孕期我學了很多,也買了睡眠訓練課,做了很多心理建設,準備了幾乎所有大家提及的帶娃神器,許是因為能力差智商低,一切努力在鄭二狗降生之後依然潰不成軍。

我也曾買過睡眠課程

回想起來狗子堪稱天使寶寶,幾乎完美避開了養育新生兒會遇到的所有難關——無溼疹,無過敏,無腸絞痛,能吃能睡不生病,生長髮育一切指標都是上等。

倒是我因為堵奶追奶以及激素變化等多方面原因,陷入產後抑鬱的深淵。

情緒排山倒海,哭鬧自殘半夜出走,揮之不去的自殺念頭讓我無數次想抱著娃一死了之。

體驗過這種極端情境,我敢說自己很瞭解那些殺嬰的母親的心境,抑鬱是種病,發病時候沒有理智可言,不在狂躁中爆發便在絕望中沉入深海,哭得出來的人其實都還有救。

最後的求生意識讓我鼓起勇氣向周圍人傾訴,我媽對我又恨又怕,矛盾愈發激化,老公夾在其中痛苦為難,大老爺們某次甚至在我面前哭起來。

群裡很多媽媽的指責和嫌惡,成了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也曾買過睡眠課程

某天我走出家門,準備去吃一頓火鍋,然後從朝天門碼頭走進嘉陵江。

跟兩位好友交代了後事,包括銀行卡密碼,包括請一直想領養孩子的基友把狗子帶走。

他們鍥而不捨地聯繫我,在壓了無數次電話後終於接通了豬豬,她對我說:“下週我要回重慶處理事情,無論你什麼打算,至少等我回來好不好。”

兩位好友和老姐一次次把我從死亡線拉回來,經歷這一切之後我便很少在群裡說話,偶爾發言也能感覺到漠視和隔閡,便自覺地閉了嘴。

大家都很棒,只是他人的苦難終究不是旁人可以切身體會的,所以無能為力,更何況網絡上彼此終是陌生人,誰都沒有義務和必要,惟有對自己負責。

隨著時間推移,當初活躍的歸於沉寂,聊天記錄越來越少,前段時間建群團隊補償30%的費用後解散了群,縱使不捨和遺憾,這段過往終究雲煙隨風去。

我也曾買過睡眠課程

我很羨慕那些自信優秀的媽媽們,可惜終歸做不到,相較於她們被呵護得無微不至的寶寶,狗子遇上我這麼無能脆弱的媽媽真是人生不幸。

好在她有宛如雜草一樣頑強的生命力,好在我終於挺過了最低谷的時期。

很多人驚訝於這次事件中群裡媽媽們以及當事人的反應,我倒有熟悉的感覺,所以記下之前這段經歷。

成功踐行睡眠訓練的媽媽很多,可惜我不是其中之一。

學完課程之後我心中最大的質疑是訓練要求複雜嚴格,連發育成熟的成人都做不到如此自律,憑什麼用這個標準來衡量要求娃?

更想不通的是,有這個必要嗎?

我也曾買過睡眠課程

夜奶和抱睡當然苦不堪言,但咱當建築師的幾乎都是熬夜甚至通宵狂魔啊。

腰痠背痛?晚上睡不好?

那都不是事兒。

人言養兒方知父母恩,我倒覺得陪伴娃成長,讓自己更體會到成長的不易。那麼脆弱無助的小傢伙為了生存拼盡全力,啜那口奶彷彿用了全身的力氣,做父母的真該尊重和愛護幫助他們。

所以無論啥時候鄭二狗一嚎,我還是連滾帶爬趕過去獻上人肉奶瓶,反正將來多的是相愛相殺鬥智鬥勇,這點事情不妨讓著她。

睡眠課程對我最大的啟發和幫助,便是調整睡眠環境和引入睡前儀式的概念。

其他的……

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我也曾買過睡眠課程

我是你們的老朋友sylviamjy,或許你曾經讀過我的文卻還不認識我,重逢於此,不勝榮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