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舛的命运和文学救赎 文

—— 《天河湖畔草青青》读后

多舛的命运和文学救赎 文/郑远星

宫开理主席的长篇小说《天河湖畔草青青》,引人入胜,我是津津有味连续三天读完的,为书中主人公田土坎坷的人生经历而感慨,为田土对文学痴心不改百折不挠的追寻而感动,为田土事业有成、文学之花灿烂开放而感佩。

这部半自传体小说,是宫主席文学长路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多年来宫主席致力于挖掘和宣传凤阳的人文历史,他出版过《清官宫兆麟的故事》、《中都戏剧小品》《千古传奇说凤阳》《齐天大圣上访》《清风明月》《帝乡风俗明情》等八部著作,但迄今影响最大、最能代表他文学创作水平的,显然是这部30多万字的长篇《天河湖畔草青青》。从这部自传成分很多的作品中看出,他的文学之梦起自于少年时。读初中时他就立志写长篇小说,创作出一部20万字的《银河传》。年轻时他和后来名扬天下的陈源斌一起,参加安徽省首届小说创作学习班,南京《青春》编辑部去选稿,在上千篇小说中选出的十一篇中,有陈源斌和他创作的短篇小说。后来,因为家庭负担生活所迫,他的文学之梦时断时续。他在繁忙的工作空隙中,初心不改,终于创作出这部力作,可喜可贺。

多舛的命运和文学救赎 文/郑远星

鲜活丰满的人物刻画

历经磨难酸甜苦辣咸的生命体验,五十多年的人生感悟和文学积淀,体现在这部沉甸甸的长篇小说里。令人敬佩的是,过去写纪实写传奇、写情景交融文采飞扬辞赋令人称道的宫主席,一出手写出这部扣人心弦的小说,实属不易。长篇小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构思与布局、叙述与描写、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与细节、内涵意蕴、节奏的掌控等,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巴尔扎克),笔者以为,小说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家族的秘史。小说《天河湖畔草青青》叙写了主人公田土的家族史,表现了草根出身的田土千辛万苦的个人奋斗史。宫主席的老师《半月谈》原总编闵凡路,在这篇小说的序言中说:这篇小说用描述天河边的一棵小草,暗喻一个顽强不屈的人,用一个家庭的细小侧面,反映国家的百年变迁和整个民族兴旺的宏大社会历史画卷。说得十分到位,这也是这部作品的思想意蕴所在。

多舛的命运和文学救赎 文/郑远星

小说主人公田土的坎坷经历催人泪下。在作品第一章“家事”中作家刻画了精通商贾乐善好施的祖父,和他祖母同一天病死,他十二岁的父亲成了孤儿……在苦难中长大的田土父亲,积极上进,十八岁后成了基层干部,他是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汉子,“生产队的鱼塘坝子被涨断,他不顾一切率先跳下缺口筑坝保鱼。”他带几十口社员当铁路工干了五个月,五万多元工资却被黑心的会计给提走了,他不装“孬熊”,到处去借钱……为养家糊口,他在自留地里种大白菜、打蒲包,一次次被告状……熬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他跑到南山上办石粉厂,起早贪黑拼命地干,不幸得了贲门癌,住院不久,他为省钱不顾家人反对,坚决离开医院,刚强的老人熬到田土结婚生女后去世了。

多舛的命运和文学救赎 文/郑远星

贫苦中成长的田土,一路上充满了坎坷挫折,少年时家穷夜里打蒲包,累得把煤油灯碰倒了,引起家里火灾,烧得家里“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无衣无食;想参军却被大队书记阻止;在水库工地上办《战地工报》,业绩突出被调入县人武部,经恩师介绍初遇情侣,却很快受挫;灰心离开县人武部后,县广播电台出资让他到乡广播站上班,却被一个和乡长有关系的漂亮女人挤掉……文学在年轻的他失意时召唤他——天河城里来了个加急电报,让他去省城参加省首届小说创作学习班,参加学习的都是省市著名作家……三个月的培训结束后,田土回乡后和十几位文学青年自发成立了“天河文学社”,办起《绿叶》杂志,担任社长和主编。《绿叶》杂志在他们的操办下流传甚广,反响很大。

然而,生存的压力迫使田土不得不暂时放下文学。父亲去世后家里债台高筑,背负重担的田土走上创业之路,卖胶布、贩香烟、批发冰棒、贩山芋,没经验的他一次次折本。贩农药时汽车不慎开进鱼塘里药死了满塘鱼,他被关进乡治安办。一场大洪水淹去了他家的冰棒机和各种设施……他带着妻子儿女进城,在厕所旁租了间房开杂货店、配合妻子开裁剪培训班等,历经艰辛。

多舛的命运和文学救赎 文/郑远星

后来田土考取了乡镇招聘的司法助理员,担任了司法所长及镇综治办主任。正直能干的田土多次成功调解疑难案件,几次遭到恶人的报复。他埋头工作呕心沥血写出一部部戏剧并组织演戏;到基层各单位去搞普法;到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学习;到西安参加司法培训班;他克服种种困难,编制的普法节目上演大获成功。工作业绩突出的田土荣获省司法厅授予“二等功”,镇书记牛犍却常给他小鞋穿。他利用下村蹲点时间又出版了一本书,被牛犍训斥嘲讽。怀揣文学梦的田土不屈不挠,在遭受种种非难下建作协办杂志,出版了长篇小说《天河传奇》,受到了省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省文联、省作协等单位为他召开作品研讨会,他却因出版杂志为人担保四十万对方逃走,锒铛入狱……

多舛的命运和文学救赎 文/郑远星

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把人物分为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前者指的是性格变化发展的人物,后者是指性格类型化人物。田土显然属于有血有肉的圆形人物,他的奋斗,他的失败,他的苦恼,被刻画得淋淋尽致,打动人心。

真挚动人的情爱故事

多舛的命运和文学救赎 文/郑远星

情感是文学艺术的母体。作品中的情感书写直击人心。亲情的叙写催人泪下,如田土父亲和他姑姑姐弟情深;田土父亲对田土的慈爱,临终前他对儿子的深切叮嘱;通晓事理的母亲在田土做生意受挫抱怨朋友时,她赊一桌酒席招待,教育儿子要真诚待人。在他失意时鼓励指点他。作家在书中对师生情和友情的描写也很感人。田土对他的恩师充满感情,在老师晚年困苦时关爱帮助他,老师去世后为他操办后事。田土对朋友也一片真诚,他与帮助过他的常国荣情同手足,有天夜里他想念常国荣去找他时,竟在路边发现了暴病而亡的好友墓碑,田土跪倒在坟前放声大哭,声声泣诉,数日之内沉浸在悲痛之中。此外,他和小时的伙伴们,和文学社的好友们,和其他朋友,始终保持着真挚的友情。

作品中最精彩的情感内容,是描写田土与三个女人的爱情故事。第一个女人是国家二级演员成霞,是老师介绍给田土的初恋情人,他们在山上林园里槐树下山盟海誓,好心的二舅妈把他们锁在一个单间屋里过夜。相恋不久成霞考取艺校,学校不准谈恋爱,“从此人分两地,天各一方,情意正浓的热恋情人变成了牛郎织女”。田土为成全患癌症的父亲心愿违心成家,成霞跑到田土家找他,疯狂地扑到他怀里放声哭诉,诉说离情别意,巴望共结连理……田土的母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现实摆在他们面上,两个肝肠寸断的有情人再度分手。几年后离婚的成霞带着儿子再次出现田土家,诉说她婚后的不幸。对成霞怀有深情有责任心的田土,和她订了“十年之约”。在不影响自己家庭的情况下,照顾了成霞母子的生活。田土编制普法节目时,成霞给予了有力的帮助。

第二个女人是田土的表妹李会。迷恋文学的田土念初中时到舅舅家过暑假,写长篇小说《银河传》。舅母为了撮合田土和李会的婚姻,让爱好文学的女儿给田土写情书,当时田土对表妹没产生恋情。但在他婚后妻子办裁缝培训班时,又遇到了长大后的李会,两人心灵碰撞出火花。他在收到李会的情书后,七夕夜在思念中写下缠绵的情书……后来,李会的丈夫遭遇车祸,孤儿寡母得到田土关爱。李会通过考试担任镇文化站长,帮助田土演普法节目。最后,在田土因为人担保四十万入狱时,李会掏出四十万的银行卡相助。

多舛的命运和文学救赎 文/郑远星

第三个女人是田土贤妻能干的妻子,在家里最困难时她办起裁缝培训班,开杂货店。田土去省城参加培训、去北京学习、去西安参加培训班,家里照顾儿女维持生计的事全落在她身上,忙得“两腿肿胀”。她是个通晓事理的女人,丈夫受挫失意时她从不抱怨。丈夫受人侮辱一怒之下想自尽时,妻子激励他:“在我的记忆里,你不是一个孬熊的人,你是一个死都不怕的刚强铁汉,今天怎么被个草屁就打到了呢?……”妻子用韩信、孔子、姜太公、伍子胥的事例开导丈夫,唤起他的血性和勇气。她也是位精明的妻子,当李会和丈夫暧昧时,她不动声色一方面对丈夫温存,一方面调动婆婆用家法制裁田土。后来,当成霞真正威胁到她的家庭时,她挺身而出,毫不客气地予以阻止。

特色鲜明的语言和结构

汪曾祺曾说: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与内在的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分割。在他看来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天河湖畔草青青》的语言洋溢著诗情画意,体现在每一章节中。宫主席具有不凡的语言才情,他在小说多数章节的开头和结尾、表现小说人物内心情感时,用诗词歌赋展露。这一点明显师承《水浒传》等古典小说的表现手段。诸如在引子中情景交融文采飞扬的长诗;夜里在路边看见挚友常国荣新坟感人肺腑的哭丧词;七夕夜思念表妹李会写下的情思绵绵的诗词;在狱中惊闻母亲去世后写下的祭词,催人泪下感天动地。

多舛的命运和文学救赎 文/郑远星

小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雅俗共赏。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小说中人物的对话通俗生动运用精当。作家善用歇后语、俚语:如写家里失火后四合大院被烧光,“囊无分文,瓮无粒粮,大麦去掉壳——净人(仁)了”;在水库工地上大队书记对田土说:“……办《战地工报》,这个差事,万岁爷茅厕——有你的份(粪)吗?……你这叫半截空中吹喇叭——空响(想)。”成霞的文工团长说:“找对象又不是买青菜,至少是王八瞅绿豆,双方要对眼呀!”田土到村里蹲点写了本新书,镇书记牛犍气急败坏地训斥他:“……一个破职员,冒充什么作家?真是黄鼠狼跑到磨道里——假装大尾巴驴。”他说田土二十六年当科员没升职的原因:“你叫寡妇睡觉——上面没有人。”还说:“你是癞蛤蟆吃盘子——满肚子的瓷(词)。”……这样精彩的对话在书中比比皆是。

一部长篇小说就像一座房屋,其屋架结构十分重要。这部长篇小说在结构上师承了古典小说的特点,全书四章共二十六节,几乎每节后都设置了悬念。首先在引子中就设置了“三六九”这一大悬念,直到书的最后才揭底。这样的设置,加上书中叙写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动感人的细节,和转换快捷的节奏,使得这部作品可读好看。宫主席的老师闵凡路认为这部作品设置了一条主线和两条副线,主线就是表现田土苦难的人生经历以及他酷爱的伴随他的文学。“第一条副线是他家院中的老槐树,它不仅是田家祖辈繁衍的象征,也是田土爱情纠葛的象征,从文章开始就不惜重墨地描写院中的老槐树。在林园里,田土和成霞初恋之时又是在一棵槐树下,文章才有三诉槐情的描写。第二条副线是古往今来养育着这片土地上祖辈族人的天河湖。”闵凡路的这番话很有见地。

这部长篇小说还有很多优点,限于篇幅,我不再一一例举。

多舛的命运和文学救赎 文/郑远星

不是结束

此书在一周内被我读了两遍,书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浮现在脑中,尤其是饱经磨难矢志不移追寻文学梦的主人公田土的形象,激起我的深深共鸣。我以为:田土就像天河湖畔一棵百折不挠顽强生长的青草,这棵壮硕的青草,用它的生命歌唱它的光荣与梦想,歌唱它的苦难与辉煌……

我为呕心沥血创作出这部力作的宫主席感到欣慰。宫主席历经坎坷和磨难,从年轻至今一直追寻着文学梦,梦想开花,结出硕果,令人敬佩。

多舛的命运和文学救赎 文/郑远星

作者简介:郑远星,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研修于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滁州市政协委员。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各类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出版文集《梦寻远方》。小说、诗歌等多次获奖,中篇小说《京漂》、《女人的秋天》先后获得安徽首届和二届小说对抗赛江淮文学奖。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发表于《青春》《延河》《安徽文学》《文学月刊》《陕西文学》《中国报告文学》《诗歌月刊》《当代诗坛》及《北京晨报》《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

安徽省滁州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郑远星

邮编:239000

手机:13965995986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