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經濟圈形成,這次沒有美國參與,美媒的評論盡顯無奈

果不其然,美媒又開始“羨慕嫉妒恨”。前兩天,歷經8年“長跑”,覆蓋面積包括東盟10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5國的RCEP,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終於正式簽訂。

全球最大經濟圈形成,這次沒有美國參與,美媒的評論盡顯無奈

各國媒體對此評論紛紛。新加坡《聯合早報》刊文稱,後RCEP時代,亞洲更有實力驅動全球經濟增長。越南媒體也認為,RCEP是15個成員國向世界發出支持多邊貿易的積極信息,其有助於加快困難時期的區域經濟復甦進程……

相較於其他國家對RCEP的高度肯定,美媒則顯得有些“酸”。《紐約日報》稱,這份新的協定顯示,世界不會再等美國,歐盟也在積極尋求貿易協定,在別國簽署新協定的時候,美國的出口可能逐漸失勢。

路透社則表示,15國在簽字後,以勝利者的姿態向攝像機展示協議,這些亞太經濟體組成了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這是一項由中國支持的自由貿易協定,但它不包括美國。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為什麼美媒的反應這麼大。因為RCEP是全球最大、最具潛力的區域貿易協定,它涵蓋全球近1/3的人口、GDP、外貿和投資,同時囊括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兩大市場,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和6億多人口的東盟市場。

全球最大經濟圈形成,這次沒有美國參與,美媒的評論盡顯無奈

協議簽署後,代表著世界最大的經濟圈就此劃定,成員國之間的市場開放程度會極大提高,關稅、貿易壁壘全面大降,貿易往來更加頻繁,對區域經濟增長是極大的推動作用。

更重要的是,世界上將會第一次形成以東方為核心的世界貿易新格局。而中國將因為與東盟、日韓和澳大利亞都是最大貿易伙伴的原因,在RCEP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其實早在去年,東盟就加大擁抱中國,雙方全面升級自貿區協議書,實現9成以上的商品零關稅。同時降低貿易通過規定、投資領域等方面的門檻,進一步釋放自貿區紅利。隨後,日本和韓國也紛紛出手,加大與中國市場的往來。

全球最大經濟圈形成,這次沒有美國參與,美媒的評論盡顯無奈

而且,不光是上述國家,國內電商平臺拼多多上的一組數據更直觀的顯示出,中國市場對世界各國的吸引力。數據表明,從今年6月到現在,英國、智利、丹麥等10多個國家派出近20位大使,走進拼多多直播間,推介本國商品、交流文化。

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加大擁抱中國市場,新的世界貿易格局正在各國的推動下加速形成,中國將成為新的貿易中心。

全球最大經濟圈形成,這次沒有美國參與,美媒的評論盡顯無奈

如今,事實擺在眼前,美媒的擔憂一點都沒錯。曾幾何時,眾多自貿區的形成少不了美國的身影,但現在,沒有美國參與,RCEP的簽訂更加順利。世界不再等美國,世界也不需要等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