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發現恐龍的新物種,竟如公雞大小?

11月26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稱,他們在河北豐寧地區發現了一個美頜龍類新物種,

這對於研究美頜龍類恐龍的棲息地偏好和多樣性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美國芝加哥大學宮下哲人博士(Tetsuto Miyashita),著名古生物學家,加拿大埃爾伯塔大學菲利普·柯里院士(Philip J。 Currie)等學者共同研究。研究論文發表於Elsevier出版集團的《白堊紀研究》。

河北發現恐龍的新物種,竟如公雞大小?

美頜龍屬(學名:Compsognathus)又稱細顎龍、細頸龍、新顎龍、秀顎龍,是一屬小型的雙足肉食性獸腳亞目恐龍。它約有火雞的大小,生存於晚侏羅紀提通階早期的歐洲,約1億5000萬年前。古生物學家已發現兩個保存良好的化石,一個於1850年代在德國發現,另一個是在將近一個世紀後於法國發現。

河北發現恐龍的新物種,竟如公雞大小?

迅猛龍和它的化石

此次發現的是隻體長約30釐米,腿腳和尾巴都很纖細的小恐龍,但它動作非常迅猛,被命名為“英良迅猛龍”。屬名“迅猛”表達的是這種小恐龍行動迅速,性情兇猛,種名“英良”是向收藏標本的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致敬。

英良迅猛龍是一種生活在早白堊世的小型肉食性恐龍,其化石並不完整,缺失頭部等位置,但從同類恐龍可以推斷,其全長約60釐米,有修長而靈活的脖子,上面長有一個輕巧的頭骨,嘴巴里的牙齒小巧但非常尖銳,邊緣彎曲,對於比它小的動物來說是致命的武器。而且,得益於大大的眼眶,英良迅猛龍具有敏銳的目光,更加增強了它的捕獵能力。另外,英良迅猛龍的後肢強健修長,這使它能夠突然加速去捕捉奔跑中的小動物,速度驚人。當英良迅猛龍捕捉獵物時,連那些飛行昆蟲或奔跑的蜥蜴都有危險,美頜龍伸出它長長的脖頸就可以抓住它們,並用牙齒將它們碾碎。

河北發現恐龍的新物種,竟如公雞大小?

迅猛龍復原圖

網友評論:

@AIMEE_寶兒 : 考古真美妙啊

@Zoeben199059 : 第一感覺像迅猛龍

@優慄家阿比西尼亞貓:我被電影欺騙了?steam侏羅紀世界裡也有迅猛龍的呀

@不太好笑麼:“動作非常迅猛,因此叫迅猛龍”,原來恐龍是這麼命名的。

@啊花花牛:公雞中的戰鬥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