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對很多人來說,

2020 也許並不算是一個特殊的年份。

但我們每一個個體,

都共同參與並勾勒了這段時光的輪廓。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電臺在播放羅大佑的《戀曲 1990》。一眨眼,我們已經來到了 2020 年的尾巴上。30 年即將過去,羅大佑的歌聲依然感傷、悠揚、美好。這 30 年來,我們也常常會在不經意間開小差,回到他所歌唱的年代。

時間真是個有個性的玩藝。每一個年份,對不同的人來說,都有著不同的記憶與意義。就好比葡萄酒,不同年份的佳釀,陽光與味道往往各不相同。

對很多人而言,2020 還算不上一個特殊的年份,儘管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令人難忘的大事件——新冠疫情、南亞蝗災、亞阿戰火、伊朗暗殺迷局、馬斯克火星移民計劃、美國總統選舉以及蒸不爛煮不熟錘不扁炒不爆的華為和任正非 …… 這是一個大時代,無數普通人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波濤洶湧、狂飆突進,我們裹挾其中,各懷悲歡。這也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每個人的小情緒,能夠與時代兼容,兩者並行不悖、相輔相成。每一個社會個體,都共同參與並勾勒著這個時代的輪廓與顏值——讀讀人類歷史就知道,這多麼的不容易。

今天,打開 ZAKER 新聞,有作者引用國際機構的研究成果:宇宙是有邊界的——一個巨大的真空地帶,將宇宙內所有妄想逃逸的物質阻隔彈回,如同一堵真實的牆壁,將宇宙約束其中。這則新聞突然讓人有種確定的歸屬感,儘管這道圍牆之外究竟如何,我們依然一無所知,但無論如何,這世界並不虛無縹緲。

這一年,母親依然健康,儘管記憶力嚴重退化,但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她的煩惱減少了很多。對她老人家來說,這一年發生的很多事情並沒有太多意義。就拿新冠肺炎疫情來說吧,全球政治因疫情而地動山搖的時候,縣城裡也沒有出現一例患者——疫情對包括母親在內的大多數人來說,只是熱烈一些的談資而已。不過,生活的亮色很多——兒女孝順,大體平安;孫女換了一份看起來不錯的工作;孫子畢業了,一個月 5000 元左右的收入儘管在省城不算什麼,但對在小縣城生活的人來說,已算高薪 …… 阿彌陀佛,如果在明年的這個時候,母親依然能夠葆有這份知足樂觀的心態,那真是我們的福分!

女兒讓我欣慰。這一年,她經歷了中考,也經歷了一次小小的挫折——和理想中的學校擦肩而過,再怎麼說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這挫折和今後可能的挫折相比,算得了什麼呢?人生有無數種可能,你永遠也不可能知道——命運究竟給我們安排了怎樣的道路和結局。但如果我們可以確定:無論怎樣,我們都能坦然地面對和承受,那挫折就真沒什麼大不了。女兒的心態很好,沒有氣餒,不需要我安慰。她確定了人生的新方向,開始了她面向人生目標的新徵程——走美術藝考的道路,清美、國美、央美 …… 成為她人生衝刺的下一站。專業培訓班的老師很看好她,讓我沾沾自喜。但更讓我高興的是,她不僅確定了目標,更選擇了踏實的行動。人生的意義,在於我們走過的路途,而非到達終點的那一刻。她未來的成就是否璀璨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正有滋有味地走在自己選擇的旅途,這就很棒了。

大家庭中,喜事有一些,讓人煩惱的事也不少。侄子畢業了,自主擇業,用不上大人操心;侄女出嫁,小夥子訥於言而穩重踏實;外甥女順利調換了工作崗位,人生大事也快有了著落 …… 看起來,且將艱鉅付兒曹,已是越來越有盼頭。時至年尾,遠在埃塞俄比亞的大哥確定不回來過春節,準備奔赴非洲的嫂子,卻在這節骨眼上出了車禍。總算不幸中的萬幸——脊椎受傷嚴重,但還好並未癱瘓,只是手術後休養的時間難以預料。並且,能否徹底恢復健康,還是未知數。侄子出道江湖,大鵬展翅恨天低,雖然同在一座城市,但幾個月也難得來個電話。不過,想想自己剛出校門的那幾年,不也和他一樣嗎?好吧——小夥子,好好幹!我並不知道,你處世得體、面面俱到的那個時節,究竟是早一些到來好,還是讓它來得更晚一些好。但不管如何,只有你自己覺得好,那才是真的好。每個人都大概率將被生活磨去稜角,書本上管那一天叫 " 成熟 "。不過,對年輕人來說,桀驁不馴,創造未來的歲月,才是真正美好的吧?

歲末年初,天氣寒冷,工作更加忙碌。晚上拉開窗簾,看見煙花在城市夜空的另一端升起,靜靜綻放,然後緩緩墜落、熄滅。忽然想起小時候大年將至的晚上,父母和四鄰們忙於準備年貨的熱鬧。那個時候,父母的壓力,與我現在相比,只會更重吧——畢竟,我們幾姐弟的吃穿用度,對兩個普通工人來說,無論如何都是沉重的負擔。但那些夜晚父母臉上的笑容,真是非常生動、清晰,讓年幼的我們覺得篤定和溫暖。歲月不居,逝水流年,昨日恍若今時,倏忽已是白頭。只是不知道,耽於案頭的我,在女兒的眼裡,是否有著同樣的溫度與觀感。

手機裡收到某 App 發來的個人年度記憶—— 2020 年,我最關注的是國際新聞和軍事。這年頭,大數據也並不一定靠譜。實際上,我最關注和牽掛的,依然是我愛的人以及那些愛我的人—— 2020 年是美好的,你們依然平安,臉上有笑、心底有光,就是我最好的年度 " 成績

光頭老李:

凌晨3點出攤的奔頭

2020 年最強寒潮沒有擋住 53 歲的老李出門的腳步。12 月 30 日凌晨 3 點,淒厲寒冷的朔風把南昌帶入冰點,整座城市還在沉睡,老李又一次準時醒來,不需要鬧鐘,這是他多年的習慣。

披著厚棉衣,騎著電三輪,他從紅谷灘趕往新建區,趕早拿到了最新鮮的一車蔬菜,又折返紅谷灘翠苑路農貿市場,為了生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一面紅旗展示的榮耀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身材壯實的老李不愛說話,樸實得都不願說出自己的名字。" 你採訪我?挺不好意思的,大家都是這麼做的。我們就隨意聊聊吧。" 對於記者的突然造訪,這個漢子有些意外,靦腆一笑後才打開了話匣子。

老李賣了 20 多年的菜。7 年前,翠苑路農貿市場建好投用,他就來到這裡站穩腳跟,鋥亮的光頭使他在市場攤販中格外顯眼,附近居民都親切地稱他 " 光頭老李 "。這份親切,也緣於老李誠信實在的生意經。" 我選購菜,就像幫自己家買菜一樣,一定要新鮮,賣相要好,將心比心回頭客才會多。短斤少兩的事我從來不幹,雖然是小本生意,但不虧心,比什麼都強。" 老李指著攤位上一面五星流動紅旗,言語裡流露出驕傲:這是經過市場公開評選得到的。對他來說,這是一份榮耀,因為他賣的全是精品菜,代表了市場管理方和買菜居民對他的認可。

一個家庭需要的擔當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颳風或是下雨,每天凌晨 3 點都得起床,苦不苦累不累?" 早就習慣了。想到家裡的孩子,再苦再累也覺得欣慰。" 老李說,他 3 個孩子從小就很乖很懂事,他這麼多年最大的心願就是多掙點錢供孩子讀書和改善生活。

大女兒是老李最大的驕傲。他說,大女兒讀大學期間便一直利用課餘時間兼職,畢業後從事兒童教育工作,有一些積蓄後赴日本深造,目前正在攻讀碩士學位。大女兒從小就體諒父母,讀小學就利用暑假上街賣報紙補貼家用,整個暑假掙來的錢都交給媽媽,只留下一塊錢給自己買了根冰棍。那個場景,他一直記在心裡,永遠抹不去忘不了。

老李的二女兒從事美甲行業,已經成家;小兒子正在唸高一。" 只要孩子有出息、過得好,我就開心,做什麼都樂意,做什麼都值得。" 老李說。

一塊豆腐承載的情懷

老李攤位上,賣得最快最多的是豆腐。" 這是我父母每天晚上 11 點開始做,早上 6 點送到市場的,他們送完了再回去睡覺。" 老李說,父母都已年過七旬,年紀這麼大還這麼操勞,也是為了減輕他的生活壓力,儘量幫一幫他。在老李看來,一家三代人為了生活共同努力,這也是一種幸運和幸福。也許他的孩子們也是被祖父輩不拋棄不放棄的努力精神所感染,所以才在學業上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採訪最後,老李給記者看了一張他拍下的照片:凌晨 3 點的南昌,夜黑如墨,行人寥寥,寂靜無聲。他說,他從來都不覺得辛勞,因為心裡裝著家人,家人心裡也裝著他,溫暖一路相伴。

鴨腿西施:

自學燒烤撐起“半邊天”

12 月 29 日晚上 7 時 15 分許,南昌風雨交加,冰冷的雨滴打在人身上,有種刺骨的冷,紅谷灘區中心的路上行人稀疏。豐和花園小區內的道路兩邊,依然有七八家賣小吃的攤點在堅守。就著微弱的燈光,記者看到,時不時還是有吃貨在小攤前滿懷期待地盼著美食 " 出爐 "。"80 後 " 的陶女士就在這裡經營著她的烤鴨腿攤點。

烤鴨腿味道鮮美 攤主人更美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一輛三輪車、一個烤爐、幾把塑料凳子,是陶女士的全部營生家當。她一邊跺著腳一邊等待著客人到來。她告訴記者,在經營烤鴨腿攤點之前,她是一個裁縫。雖然裁縫的工作收入比較穩定,但工作地點離家比較遠,無法照顧到家中的孩子,從 2017 年起,她選擇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擺地攤。

昏黃的路燈下,厚重的 " 大頭鞋 " 在水泥路面上碰撞,吱嘎的聲音在夜色中迴盪。陶女士身邊,幾個學生模樣的人在寒風中,一邊吃著烤鴨腿,一邊閒聊著 ……

" 天冷,擺攤得到半夜,就這樣站著,不穿暖點哪行啊。" 陶女士穿著一件厚外套、兩件毛衣,而下身則是絮了好幾層棉花的棉褲。

因為附近有寫字樓和大型商超,所以每天晚上下班的白領和超市員工成了她的顧客,還有不少是回頭客。

在紅谷中大道某公司上班的小趙,每次路過小區裡的路邊攤時,都會停下腳步買一隻烤鴨腿或者陪陶女士嘮嘮嗑。" 她家的烤鴨腿味道鮮美,陶姐姐人也很好,我們都笑稱她為鴨腿西施。" 說這話的小趙,穿著厚外套,坐在陶女士身後的塑料凳上,搓著手藉助烤箱的熱量烤火。

這一幕,讓寒風中孤獨的陶女士有了幾分暖意。" 有個人能聊聊天,趕走了孤獨,也趕走了疲憊。"

3年練就爐火純青燒烤技術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 曾經我以為擺地攤很簡單,後來發現這裡面學問大得很,需要融入技術、耐心、速度等。" 剛開始支起攤子時,因為 " 自學成才 " 的燒烤技術不到家,所以辛苦忙碌一整天,並不能賣出多少。但經過 3 年不斷摸索,如今,陶女士已經將烤鴨腿技術練就得爐火純青。

每天早上 8 時許,陶女士就起床做早飯、做家務、給孩子餵奶等。直到下午 1 時以後,就得開始準備食材、製作作料 …… 匆忙地將所有準備工作做完,已是下午四五點鐘,差不多每天此時,陶女士就推著攤子出來了。

辛苦賺錢只為幫家裡分擔點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陶女士家有兩個孩子,一個孩子在上初中,另一個孩子還在嗷嗷待哺。陶女士說:" 辛苦幾年,多賺點錢,為家裡分擔點。"

深夜忙碌之餘,陶女士會看看手機打發時間,或許這也是她藉以驅走寒冷和疲憊的另一種有效方式。

沒顧客的時候,陶女士還會和家人打一通電話,簡單地聊幾句,畢竟等到她收攤,拖著累得快散架的身體回到家,基本已是次日凌晨 2 時左右。睡上五六個鐘頭,她又得準時起床開始新一天的忙碌。

近一個小時的採訪,陶女士在忙碌工作的同時,依然擠出時間來回答記者的問題。或許正是有了像陶女士這樣一群樸素的勞動者,繁忙的城市才增添幾許 " 煙火味 "。

採訪手記

寒冷的冬夜裡,還有很多像陶女士一樣的小商販,他們為了讓家人能生活得更好,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奮鬥著,風吹雨打都不怕。

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帶著溫度去看待和對待他們。他們都是我們這座城市中的平凡人物,疲於為生計奔忙,甚至有時候,他們的尊嚴也會被個別不講道理的顧客丟在一旁,被打得粉碎。為了生計,他們總是選擇隱忍,選擇微笑面對。

生活,忙忙碌碌。無數平凡的人物,都在積極努力地生活著,編織著屬於他們的故事,或長或短,或在路上。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夢,有人會懷揣這個夢活到老,津津樂道,而有人把這個夢慢慢勾勒出來,直到成真。記錄小人物,分享屬於他們的故事,把鏡頭聚焦於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用文字去定格他們的生活點滴。在城市間認真生活的人們似乎充滿了市井氣,卻飽含真實而獨特的珍貴。即使城市不同,但這些認真而努力的身影,是你,也是我。

生活雖然很辛苦,但還是要繼續。期待 2021 年,生活會更好。

退伍小夥:

守店到深夜溫暖晚歸人

2020 年,對於許多人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餐飲從業人員來說更是艱難的一年。這一年,是陳秀輝退伍的第二年,90 後的他從山東老家來到千里之外的南昌,開始為 " 一碗粉 " 寫下打拼的故事。

勤勤懇懇:做好一碗米粉 守住一家小店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陳秀輝和合夥人小胖的店開在一個小區裡面,往前走不到百米是紅谷灘萬達,小區內 50 米長的道路上,開著各類不同的餐飲小店。12 月 29 日晚上 8 時許,記者看到,店裡幾乎座無虛席。

在 40 平方米的小店裡面,除了陳秀輝之外還有一名阿姨幫忙。小店的招牌叫 " 白露塘殺豬粉 ",粉是提前燙好的,配上新鮮的豬肉、豬血、豬肝,每碗粉裡還裹著一枚雞蛋,這就是殺豬粉的核心特色。

老顧客們進店總是直接招呼," 兩碗殺豬粉,一碗不要蔥,一碗不要豬肝 ",對於顧客們的各類口味要求,陳秀輝早已見怪不怪。做粉講究速度,米粉講究柔韌性,豬肉豬血豬肝要新鮮,這是他做殺豬粉背後的 " 生意經 "。

店裡的顧客總是陸陸續續,也導致他晚飯的時間不能固定。趁著店裡沒人,晚上 11 時許,陳秀輝開始了自己晚餐時間,他給自己做了碗店裡的招牌魚粉,還順便配了個小菜。" 每天都吃粉嗎?" 陳秀輝搖了搖頭," 來南方這麼久,還是不習慣吃米飯,如果店裡忙起來,吃兩口又要進廚房幹活也是常有的事。"

冬季是餐飲的旺季,即便是到晚上 11 時也依舊還有顧客會走進店門。一名穿著灰色睡衣的男士走進店裡," 老闆,來碗殺豬粉,打包。" 遇上老熟人,陳秀輝會和他們多嘮嗑幾句。晚上 11 時 30 分,告別最後一名客人,此時已接近打烊時間。

不過,陳秀輝還需要準備做店裡最後的收尾工作——燙粉。米粉在燒開的沸水裡攪拌,這需要極強的臂力,但對陳秀輝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燙完粉,陳秀輝從桶裡撈出幾根米粉拉扯,拉扯不斷有韌性,就說明粉燙得合格了。

打掃好廚房衛生,確認好最後的檢查,陳秀輝穿上大衣準備關店,忙碌的一天就這樣結束了。門店招牌上面的 " 白露塘殺豬粉 " 還亮著燈,成為路上為數不多的景緻,也給晚歸的行人留下一絲溫暖。

忙忙碌碌:選擇來昌創業 就沒想著回去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時間退回到 7 年前,來自山東臨沂的陳秀輝第一次踏上南昌的土地,在這裡一當兵就是 5 年。他第一次與粉的結緣是一份南昌炒粉外賣,來自北方的他,至今還記得炒粉中小米椒的辣味,這是他以前在北方從沒嘗過的。

5 年軍旅生涯結束,陳秀輝回到了山東臨沂老家。2019 年,戰友小胖的一通電話改變了陳秀輝之後的生活。那時的小胖正在南昌經營著一家殺豬粉店,手藝來自湖南老家,生意穩定,想要讓他一起合夥,這讓他心動了。陳秀輝離家創業的想法並沒有被父母重視," 你去南昌玩兩天,玩兩天就回來 "。

他們的第一家粉店開在了紅谷灘鬧市紅谷八路,這裡臨近地鐵,地理位置佔了天然優勢,加上湖南特色殺豬粉口味的新鮮,吸引了不少顧客,在這條街上也算是小有名氣。第一家粉店的成功,讓兩人有了開分店的想法。2019 年 5 月,陳秀輝和小胖兩人開始合計著下一家店的營業,但直到 2020 年 7 月,第二家店才正式開業。

陳秀輝記得,開業前幾個月生意並不好。第一個月,淨營業額只有 800 元。當時在店裡,招呼客人、煮粉、洗碗這些都是他一人操辦,忙的時候甚至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這種情況直到請了阿姨來才漸漸好轉。

" 豬肉不便宜,小米椒也貴了好幾塊錢,一到過年,感覺什麼都要漲價。" 陳秀輝用略帶抱怨的語氣感慨著,菜價上漲對於餐飲經營者十分不友好," 店裡的固定價格在那裡,不可能菜價漲了,我們也跟著漲價。"

為此,除了穩定的供貨商,陳秀輝也會注意網上的價格,連帶著諮詢社區電商,對比找到最佳的進貨渠道。

踏踏實實:16個小時堅持 努力改變生活

為了讓店裡的生意多一點,原本晚上 10 時結束營業的時間不斷被延遲,只要有客人來,陳秀輝總會多等一會,導致店裡結束營業的時間會拖過晚上 11 時。他的想法是," 希望大家能看到這家店,能走進店裡還有一碗粉吃,也為店裡增長一些營業額 "。

陳秀輝計算過,除了睡覺,自己剩下的時間大都是在店裡度過的,一天要工作 16 個小時。" 以前我在部隊的時候,作息時間很有規律,晚上 10 點前就會睡覺,現在幹餐飲基本都要熬夜,這條街上的店平均要營業到凌晨 2 點。"

有客人上門,陳秀輝立刻就會充滿幹勁,熱情招呼:" 吃點什麼?店裡的招牌是殺豬粉,還有特色小菜免費品嚐。" 碰上生意不好的時候,陳秀輝就會琢磨是什麼原因,是不是門口的樹擋著了招牌?還會去隔壁店看看別人的生意客流。

來到南昌,陳秀輝有著自己明確的目標:踏踏實實做出一番事業。起早貪黑的忙碌,陳秀輝希望能夠證明給家人看。

來店裡工作 3 個月的塗阿姨這樣評價陳秀輝:" 真的可以,20 多歲的年紀守得住寂寞。別的年輕人可能還有周末休息可以出去玩,他每天只能守在店裡。"

從軍生涯讓陳秀輝與南昌結緣,南昌就是他的第二故鄉。2020 年即將過去,對於 2021 年的打算,陳秀輝覺得:" 把生意做下去就好了。"

在南昌,像陳秀輝這樣為生活努力奮鬥的年輕人還有很多,他們想的就是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

外賣小哥:

月入過萬背後的笑與淚

12 月 29 日晚,南昌迎來強寒潮,最低氣溫降至 0 ℃以下。惡劣天氣對交通運輸產生不利影響,市民都儘可能宅家減少外出。而外賣小哥楊顯政卻迎著刺骨的寒風持續工作,只為給父母、妻子和 3 個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為了生活:開店經營虧損 無奈改送外賣

楊顯政是南昌本地人,今年 30 歲,送外賣已有兩年了。談到為什麼要幹這一行,他的眉眼中傳遞出深深的無奈。楊顯政表示,自己前幾年開店,經營出了問題,虧損嚴重,重新找工作時又感到與很多行業脫節,沒有合適的機會。" 重點還是因為家庭。我有父母、妻子和 3 個孩子,如果幹月薪兩三千元的工作,真的支撐不起這個家。"

為了家人的生活,他工作非常賣命。剛入行時,他連續 3 個月每天工作 14 小時以上。朋友都說他是 " 拿命去賺錢 ",他卻不以為意," 我還算年輕,就想趁著精力還好的時候多賺一點,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送外賣雖然又苦又累,但對於能吃苦的人來說,確實能賺到不菲的收入。"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工作不易:每單與時間賽跑 日均爬樓 300 層

12 月 29 日晚 8 時許,大街上寒風凜冽,陣風等級達到 8 級,記者親歷了楊顯政送一單外賣的全過程——從上海北路某餐飲店接單,送到北京東路一酒店內。從商家處取到單後,他便一直盯著時間看。" 很多客戶遇到超時就會給差評,挺無奈的。" 楊顯政告訴記者," 外賣員的配送時間比客戶手機上顯示的時間多 10 分鐘,有時候客戶在手機上看到超時,其實在我這裡並沒有。" 但這種解釋許多客戶不願接受,所以每一單都要儘可能最快到達,不僅是為了多接幾單,更多的是害怕客戶的差評和投訴。

據瞭解,外賣小哥遭差評後會被處以 10 元的罰款,若被投訴,罰款則高達五六十元。" 一個差評就等於兩單白送了,一個投訴就相當於半天白跑了。" 楊顯政說。

路上寒風呼嘯,還夾著小雨,路況不是很好。在嫻熟地輾轉了幾條小巷後,楊顯政終於到達了目的地,然而還是有些許超時。

在現場記者看到,楊顯政第一時間向客戶鞠躬道歉,但還是被客戶數落了幾句。" 這已經算是好說話的了,沒有投訴我就謝天謝地了。" 楊顯政說,今年 10 月有一天大雨,他一共接了 6 單外賣,其中一名距離較遠的客戶一直在催單。他向客戶解釋了天氣和距離的原因,並保證送完兩個較近的單後就優先送,但客戶依舊一直催。最後送到時,由於太趕時間加上路上顛簸,有一點湯汁灑了出來。儘管他一直向客戶道歉,但還是被差評和投訴。

楊顯政稱,這種情況時有發生," 已經習慣了 "。有時送高層住宅,等不及電梯,他一次爬十幾層樓。" 如果包括下樓層數,每天大概平均要爬 300 層樓。"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溫暖辛酸:一支雪糕的感動 限入小區的無奈

楊顯政告訴記者,外賣行業有些不受待見,甚至會受到 " 歧視 "。" 你連送個外賣都送不好,還能做什麼?!" 這是很多外賣小哥都聽過的一句話。同樣是服務人員,很多小區同意讓快遞員等人隨意進出,但是對外賣小哥卻有所限制,有的小區甚至不讓外賣小哥乘電梯。" 有的物業保安室還不允許放外賣,只能跑進小區裡繞來繞去,特別耽誤時間。" 對此,楊顯政顯得很無奈,希望社會可以對外賣行業多些理解。

在送餐過程中,一些暖心的客戶也會讓他心中一熱。" 一聲謝謝或是一個善意的小舉動,都會讓我覺得很舒服,我特別高興,工作也有了動力。" 楊顯政回憶道,7 月份的一個大熱天,他接到一個單子,由於客戶所在地是老舊小區,沒有電梯,於是他爬上了 7 樓,渾身衣服都被汗溼透了。" 到達客戶門前,客戶看到我滿頭大汗,便進屋拿了一支雪糕給我,當時我特別感動,覺得很溫暖,心裡想著就算這一單是跑 15 層樓我也願意。" 楊顯政說。

還有一次送餐時,楊顯政為了趕在訂單超時前將外賣送達,在過地下通道時未按照規定推車上行,而是直接駛出了地下通道,被出口處的執勤交警抓個正著。得知他趕時間送餐後,交警讓他將外賣車暫停在馬路邊,帶他乘坐執勤摩托送餐,送餐結束後才對他的違法騎行進行處理。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月入過萬:每天需跑約 70 單 工作近 13 個小時

" 月入過萬的外賣小哥有不少,但我們都是拼著命,用一天近 13 個小時的工作量換來的。" 楊顯政表示,每天 9 點多開始接單,晚上 11 點以後收工,一天工作 13 小時,跑約 70 單,才能做到月入過萬。如今送餐平臺還開放了兼職功能,很多平時上班、利用節假日或下班後出來接單的人越來越多,更加劇了該行業的競爭。這就使得他必須拼命地搶單送單,才能獲得穩定的收入。

楊顯政還告訴記者,惡劣天氣對外賣小哥來說是 " 利好 "," 因為點外賣的客戶多了,而且跑一單掙的錢也更多。" 他說,天氣好的情況下一單外賣 6 元,而天氣惡劣時每單增至 8 元。

對於今後的打算,楊顯政表示,準備明年攢夠錢後開一家夜宵燒烤店,既做外賣,也做堂食," 因為之前對家人虧欠得太多了,白天都在外工作,等到夜宵店做起來了,白天就有更多的時間陪陪家人。"

來源:江南都市報;

作者:金路遙、李巧、段萍、傅藍天

編輯:陳陽;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點分享

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記者實拍!關於南昌外賣小哥、夜宵攤販、菜場攤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