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一幕又回來了 有人開始棄房斷供 傳遞了什麼信號

雖然現在全國範圍內已經逐漸復工復產,但降薪、失業這類話題似乎沒有減弱,疫情對經濟有多大的影響我們沒法去計算,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收入減少,房貸快還不起了,這是實打實擺在眼前的難題。

熟悉的一幕又回來了 有人開始棄房斷供 傳遞了什麼信號


最近,網上流傳一個朋友圈截圖,燕郊某小區業主免費送房,只求接盤貸款:

熟悉的一幕又回來了 有人開始棄房斷供 傳遞了什麼信號


有人接著爆料,這套房子讓房主貸款約200萬,粗略計算買入價每平米約3萬(也就是說這套房子是房主在最高位時期購入的),而目前這套房子總價值只剩下160萬左右,不僅首付跌沒了,還得倒貼,怪不得房主急著止損。

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其實18年的時候也出現過類似的事:

熟悉的一幕又回來了 有人開始棄房斷供 傳遞了什麼信號


雖然真實性存疑,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燕郊房價早就不如兩三年前那麼火爆了,有的房子早就跌穿了首付,正在向打對摺的方向走。

房價起飛時期,那些滿倉加槓桿的炒房客,首付靠刷信用卡,等房價一年甚至半年暴漲再脫手。可惜這兩年房價漲幅堪比龜爬,有的甚至跳樓甩賣,原本這些炒房客們或許還能咬咬牙賭一把,三五年後或許還能漲回來,平時靠房租和存款來貼補。但經過疫情那麼一折騰,有人收入大減,現金流陷入了危機,就真的坐不住了。

熟悉的一幕又回來了 有人開始棄房斷供 傳遞了什麼信號


炒房客或許是自嘗苦果,但普通購房者也沒能倖免。最近國務院新聞辦對外公佈,今年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約4340萬人,比去年年底提升2%,也就是說失業人口增加了1600多萬。

那些揹負房貸的人,必須靠存款救急,根據央行披露的2020年2月份的存款數據,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02萬億元,同比少增2845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00億元。

但是,存款救得了一時,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國家除了加大力度扶持企業之外,還在抓另一個方向: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

4月10號召開的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佈會上,官方再一次強調了房地產市場三穩的基調,其中還強調了穩預期尤其重要。在沒有疫情衝擊時,大部分人是不會質疑房價永遠漲(至少不會跌)的這個慣性思維,但現在不同了,企業在破產,工人在失業,疫情下大眾信心就會動搖,央行這個水龍頭就需要出來表個態,放放水。上月的貨幣供應量M2增速直接破10%,這就是央行穩定市場預期的具體體現。

你肯定會問,那現在還能買房嗎?

對於剛需來說,買房取決於你的經濟實力和人生規劃,跟房價漲跌,通脹通縮沒多大關係。掂量一下一旦失業,你的存款夠多久的房貸,比預測房價要來的實際。

那房價走勢會如何呢?

這個月國家發改委發佈《2020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最主要一個意思,除了北京、上海暫緩放開戶口外,其他超大、特大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進一步放開勞動力流動市場。

這就很明顯是在給你指路了,大中型城市作為人口導入型城市,房價會相對堅挺;而三、四、五線城市、城鎮,價格明面上不見得降多少(國家肯定不讓不能大漲大跌),但潛在購房者在減少,人口導出了,長期肯定是陰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