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度跌落神壇,被安踏李寧碾壓,它到底輸在了哪裡?


361度跌落神壇,被安踏李寧碾壓,它到底輸在了哪裡?

說起361度運動品牌,大家一定是耳熟能知,這個品牌是十分有名的,記得它的廣告語曾經上過歷史課本,它的市值曾經高達2000億港元,它所在的城市就是晉江,這個有著天價彩禮的城市也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鞋都,據統計,有百分之40的運動鞋是從這裡生產的,這也是它的一大榮耀了。

但最近361度的情況卻不盡人意,晉江的這片土地上361度這些年跌落神壇,361度本來是國內國產第三大企業,但近年來卻被第四企業特步超過,近九年來,361不斷下滑,從一開始的的營收年複合增長率僅1.64%到了2010年的361營業收入48.49億元,超過特步營收近10%,和安踏的差距也不算太大。

2017年,特步與361營收規模卻已經相差無幾。

到了2019年,相對於特步超過81億元的營收,361營收不到其7成,少了將近25億元,這個運動品牌彷彿像是坐滑梯一樣下滑,那麼到底是什麼才讓它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呢?

第一,市場上其他運動品牌的衝擊

自三六一度發家之後,人們都意識到了運動品牌這個行業是十分賺錢的行業,大家紛紛想到這裡面分吃一口,從老牌運動企業安踏李寧,到國際運動大牌阿迪耐克,這幾個品牌牢牢佔據著前幾位的營業額,運動品牌行業可謂百花齊放,就好比大家平常買個衣服都挑花了眼,不知道該買什麼了,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三六一度面對眾多品牌的衝擊,顯得力不從心,市場份額也不斷下降,所以市場上其他運動品牌的衝擊是三六一度不斷下滑的一大原因之一。

第二,電商發展起步慢,不重視網絡營運

要說現在最火最賺錢的行業無異於互聯網行業,而互聯網行業也催生了無數行業,它帶著這些行業騰飛,同時一些傳統產業徹底被打亂,運動品牌就是這樣,從一開始的招收代理,全國分銷銷售,到後來互聯網崛起,營銷規模徹底改變,而三六一度不思進取,晚了一步,相對於安踏李寧等店不斷髮展的趨勢來看,三六一度的高層從一開始就沒重視起來,而如今電商的發展成為運動業銷售產品的主要方式,三六一度可謂是一步慢步步慢,所以說它對互聯網的漠視,對電商時機的把握失誤也是一大重要原因。

第三,361°主品牌的產品卻不夠出色,不夠特別,在時尚化方面有所欠缺

說起李寧,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是國潮,的確如此,李寧利用近年來的國潮重新打造了自己的品牌,而三六一度的產品不夠出色,也可以說是沒有特色,恰恰是沒有特色它才回逐漸被淘汰。

正是因為如此這個曾經無比龐大的運動品牌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才會不斷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