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 土辦法”瀏陽澄潭江鎮網格管家有新招--社會欄目--湖南--地方--首頁

人民網長沙4月24日電 每週二是澄潭江鎮的“網格日”,這一天總是格外熱鬧。白天網格幹部走村串巷深入戶,既傾聽民聲、收集民情民意,更幫助解難題,晚上小區主任坐鎮家中的“村民說事廳”,小區群眾圍坐一圈,說問題辦實事。

“我兒子陳英建的殘疾證到期了,要怎麼重新辦理呀?”網格幹部肖永國走訪過程中,收到碧溪村塘圳網格住戶陳昌達的訴求。肖永國打開手機、登陸智慧網格APP,將情況上報至鎮政務服務中心,並在政務服務中心主任陳家發的指導下,幫助陳英建備齊資料。兩天後,肖永國將新辦好的殘疾證送到了陳昌達家中。

一邊沿用“接地氣”土辦法,一邊則是集創新、服務於一體的新科技。自3月始,澄潭江鎮結合實際,充分調動黨員、幹部、群眾的力量,織密了鎮—村—黨支部—網格—小區—微網格等六級“紅色網格”,1253名網格管家上線,民情民意直達。

新科技 信息直達問題簡化

只需一個手機,就能查到所聯網格住戶的信息、地址和電話;發現安全問題,能立刻上傳信息、拍照反映給鎮上相關部門,還可以查看問題解決情況;還能第一時間收到上級發佈的待辦事項……這是澄潭江依託企業微信,緊扣網格工作所需,開發的“智慧網格”APP。

“我們耗時一個月,為鎮村網格幹部打造了這款程序,就是為了推動網格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澄潭江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網格’APP操作簡單、快捷方便。如有網格幹部報送了一條非法生產信息,將同時推送到鎮主管領導、站辦所長和單項工作負責人,成為代辦事項,其中一人接辦後,其他人也能看到進程。”

此外,“智慧網格”APP也將成為網格幹部、小區主任的考核利器。“智慧網格”APP不僅有定位功能,完善網格住戶信息、走訪群眾、反映問題、提供線索皆有痕跡可查。

不單有智慧網格APP新科技作為依託,網格管家們還建起微信群,實現服務百姓“零距離”。

位於湘贛邊界地區的澄潭江鎮,有6萬餘居民,流動人口多、管理難度大。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澄潭江鎮從引導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升、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格局的角度出發,結合基層黨建探索出了六級網格體系,微信群就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六級網格體系有著清晰的脈絡,一級由鎮黨委書記擔任指導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擔任網格長;二級由聯村領導擔任指導員,各村黨總支部書記擔任網格長;三級網絡建在黨支部,聯村站所長擔任指導員,各黨支部書記擔任網格長;各村劃片區建立四級網格,由鎮村黨員、幹部擔任網格幹部;五級網格在四級的基礎上劃分小區,每個小區50到100戶,設立小區主任;六級網格由黨員、志願者負責聯戶。除了“下達”作用,六級網格還具備“上傳”功能,能有效收集群眾意見,聯動各級網格長幫助群眾解決困難。

土辦法 203個村民說事廳掛牌

事實上,網格幹部、小區主任不單肩負著摸排安全隱患、督查環境保護、弘揚大愛精神等任務,推進社會治理更是重中之重。

全鎮203個小區主任的家中,都設有一個“村民說事廳”,統一制度和流程,備有登記表和意見冊,村民有任何問題和建議都可以來此反應,小區主任進行登記並上報給網格幹部,成了最接地氣的“民情收集站”。

由於淤泥堆積、農機難行,和家村左心右心組有40餘畝農田荒廢多年,長滿野草。3月21日,該組7名村民代表來到左心右心小區“村民說事廳”表達意願:“正是農耕時節,現在土地稀缺,我們43戶想把荒廢的農田重新利用起來。”

但如何利用才能變廢為寶,高效利用?村民們又拿不定注意,就將訴求告訴小區主任陶能貴。陶能貴與各級網格幹部們一商議,拿出了方案:以土地流轉的形式租賃給種植大戶,種植大戶能享受“租五年免一年”優惠價,村民能按持有土地比例拿到租金。

方案在“村民說事廳”獲得村民代表一致同意。鎮村網格幹部們又快速行動起來,出資挖好排溝,又聯繫了種植大戶、簽訂合同。如今,農機已進場,荒地變良田指日可待。

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澄潭江鎮還通過“村民說事”這一平臺,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帶頭作用。

荊坪村學堂組欄樹園衝裡住著11戶人家,欄樹路是他們出入必經之路,但120米的泥巴路坑窪嚴重,出入極其不便。“十多年沒有修過了,下雨從這裡過一身泥,天晴又都是灰。”該組黨員微網格長曾欽良把情況說與學堂小區主任劉芳行:“農機進衝裡也不方便,耽誤幹活。”

“這欄樹路不是村級主幹道,不在村裡修繕範圍內,我們要自己行動、想辦法。”11戶居民齊聚“村民說事廳”,黨員微網格長曾欽良提出建議,將修路作為“大愛澄潭——黨員先鋒行”服務項目進行申報,並聯合黨員尤春秀、鍾紹義發動群眾籌資修路:“每戶出資2600元,我們黨員帶頭出勞力平整土地。”

3月10日黨員、志願者們揮舞鋤頭、鐵鍬平路,3月15日工程隊開始進場,3月20日一條嶄新的水泥路修成。“黨員帶頭,大夥一起解決問題、辦成事的感覺特別好!”走在平坦的欄樹路上,曾欽良感慨道。

“我們通過織密網格,讓幹部下沉到一線、政策落實到一線、需求收集在一線、問題解決到一線。”澄潭江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個多月來,澄潭江鎮網格幹部共走訪14244戶,收集違建和環保投訴16條,收集282個問題,已辦結或解釋說明264個,有效提高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陳鬱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