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也像炒土豆丝,得学会“偷活”

偷活

我妈妈说她小时候都是“偷活”,就是平时就留心别人怎么干的,偷偷的跟着人家学。

过去的人们不管干什么,只要一上手,行家便知你是否可用。虽然没干过,但是有模有样,这样人家才愿意教你。就像人们常说的:像不像三分样。要是一分样都没有,笨手笨脚的,肯定要挨打,最不济也得挨骂。那时候人们对老人都特别尊敬。

现在也有好多年轻人,他们有文化有态度,很快做出了成绩,他们走了捷径,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善于请教。也就是会“偷活”。

而有些年轻人,不屑于去请教,觉得自己比谁都强,有时候别人善意的提醒他,还觉得挺烦。就比如我。

炒土豆丝

平时都是妈妈做饭,妈妈不在家,我就叫外卖。昨天我休息,妈妈就想让我学做饭,我很烦做饭,也烦妈妈唠叨,觉得做饭做家务都是耽误时间。

我赌气进了厨房。

妈妈想和我一起做,我不用,妈妈想告诉我怎么做,我不耐烦的告诉妈妈:哎呀,不用!

妈妈出去了。

平时妈妈做的土豆丝最好吃,她能做好几种口味的土豆丝,都特别好吃。我看厨房里有四个大土豆,就都用擦子擦了丝。

擦的丝很短很薄,和妈妈切的不一样,管它呢,就这样吧。

我熬上小米粥,就开始炒菜,油热了,放进土豆丝,瞬间锅底便粘了一层,一会儿上面的土豆丝成了一锅粥。

赶紧把妈妈叫进来,问妈妈怎么办。

妈妈说,土豆丝应该用刀切,或者用另一个擦子擦,切完要在水里浸泡一下,洗去淀粉。

熬的小米粥锅底熬糊了,米粒都在锅壁上沾着,妈妈说火太大了。

没有主食。

妈妈重新炒了一个菜,用那个一锅粥的土豆丝加了面,加了鸡蛋,烙成了土豆丝饼。

我妈妈没说啥,大概是怕我嫌她唠叨。

我也没说啥,不服又无话可说,爸爸说:“守着你妈这个大厨你不请教,不过,如果能长一次教训,这次失误也是值得的。”

人生也像炒土豆丝,得学会“偷活”

与智者同行

我单位的小王,看着他平时不言不语的,业务额总是第一,我们对他很不屑又不得不服。现在想来,他总是给我们的业务经理打水、买饭,出门总是替经理开车。不管和谁说话都是恭恭敬敬的,别人调侃他,他也就一笑。

我没有想过他为什么比我做得好,而是觉得:他凭什么!

凭他与智者同行,会“偷活”。

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妈妈原来也说过:“人家比你做得好,你就是给人家端茶倒水也值得,你可以跟人家学东西啊。”

我妈说的小王做到了,荀子说的,小王正在做。看来这就叫与智者同行。

人生也像是炒土豆丝,得学会“偷活”

妈妈在职场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经常有年轻人向她来请教,而我,只觉得我妈很唠叨。唠叨的我很烦。妈妈现在和我说话也是小心翼翼的,有时候一天说不了两句话,就是悄悄地问我:“吃什么?”或者是:“吃饭吧!”

我知道我妈妈土豆丝做的好,我只需问一下我妈妈,我妈妈肯定会把秘诀传授给我,或者平时留心观察,学会“偷活”,就算做不成精品土豆丝,肯定不会做成一锅粥。

人生也像是炒土豆丝,尊敬长者,虚心请教,与智者同行,学会“偷活”,会少走很多弯路。即便成不了成功人士,人生也不会一塌糊涂。

人生也像炒土豆丝,得学会“偷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