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仅聊天”,答应我,我们只做彼此工作上的天使好吗?

12月23日,微信iOS版7.0.9正式版迎来更新,该版本增加了朋友权限的单独设置功能,朋友权限中可以单独设置开放聊天、朋友圈、微信运动等,还可以仅限聊天功能。


微信“仅聊天”,答应我,我们只做彼此工作上的天使好吗?


消息一出,网上炸开了锅,还有人调侃,和女神聊天,女神居然将我设为“仅聊天”关系!可以说,微信设置“仅聊天”功能,反应了市场的需求性,颇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味道。那为什么我们的微信需要权限设置,为什么我们希望“仅聊天”功能的存在?

朋友圈不是一个纯粹的私人场合

发朋友圈,是一种状态,一种习惯,你可以为了记录美好或表达情绪亦或分享生活而发朋友圈,本来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偏偏我们的朋友圈里还有着领导和同事,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朋友圈变得拘束起来。

1、分享

发现新鲜事物,例如街角新开的那家装修儒雅的咖啡屋,附近新设的猫咪书屋、海边拾起的贝壳,拍照发圈;看了新上映的电影、吃了网红小吃、目睹了流浪猫聚会,发圈分享,本意就是为了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见证新鲜、有趣事物的出现。


微信“仅聊天”,答应我,我们只做彼此工作上的天使好吗?


本是美丽心情的事情,然而,你的分享在你某些同事眼中成了炫耀。你变成了一个喜欢炫耀还到处乱窜的主,你是一个醉心于小资却吝于专心工作的享乐者,你今天发的每一张图都可能是来日你工作不用心的佐证。

领导总是觉得自己最辛苦,所以他永远觉得员工还差一个班要加。他在加班,你下班了,你下班了还明晃晃地发了个朋友圈告知天下,完全验证了他比你辛苦,你不努力你很闲的结论,他会怎么想?

一个朋友圈分享,无端端地招惹了同事,激怒了领导,呜呼哀哉,何苦发之!难道,我们就不能只做彼此工作上的天使吗?无关生活。

2、吐槽

无论工作上受委屈了,遇到奇葩事件了,身体不舒服了还是今天下雨了,空气质量太差了,同事的香水味太重了,都想拿出来说一说晒一晒,琐碎也好,怨念也罢,对自己而言不过就是一时的感触抒发。

微信“仅聊天”,答应我,我们只做彼此工作上的天使好吗?


然而,当你的朋友圈里还有领导和同事时,同事遇到你会一脸八卦地问你昨天怎么了,朋友圈发这么一通话?接着赚足他们今天的谈资后闹腾地离开;领导看见你会特别注意下你,他在想这个员工最近情绪不好会不会影响工作,或者这个员工好像比较情绪化,负能量较多。

吐槽一时爽,事后肠悔青!你的一时恩义情仇,悲伤敏秋变成了别人聊天取乐的谈资,领导对你能力存疑的举证,时间长了,你被贴上了一个负能量的标签。冤哉发也,难道,我们就不能只做彼此工作上的天使吗?无关心情。

3、副业营销

你的身边绝对正太分布着这样一帮朋友,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还操劳着副业,他们可能在微商,或则在代购,甚至自我创作,但无论哪一种,绝对不会轻易公布在公司内。

微信“仅聊天”,答应我,我们只做彼此工作上的天使好吗?


所以他有另一张卡另一个朋友圈,作为同事,你只有被划分到他信任的范围内才会拥有他另一个微信号。理由,也相当简单,从事副业会给同事和领导产生不务正业的感觉,贻害无穷。

比如,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就是《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的作者,一开始,他是汽车零件的工程师,他下班后写小说。当他的处女作《放学后》获得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这个推理小说界的大奖后,他的领导在新闻中看到了他,非常不高兴,于是东野圭吾被迫辞职,从此成为职业作家,开始专职写作。当然东野圭吾那个时候还没有朋友圈,但像他这样下班后写作,作为兴趣爱好不耽误上班的行为,他的领导依然不能接受,这种现象在今天依然如此。

副业,隐之、掩之。答应我,我们只做彼此工作上的天使好吗?无关其他。

小结:微信里的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已经模糊,朋友圈不是一个纯粹的私人场合了。发朋友圈需要掌握分寸,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火烧身。


屏蔽,是咫尺天涯的开始

既然有领导和同事在的朋友圈如此危险,那干脆屏蔽他们吧。我们都知道朋友圈有一个屏蔽功能,开启该功能可以屏蔽掉你的领导和同事。

微信“仅聊天”,答应我,我们只做彼此工作上的天使好吗?

然而当你的领导同事知道你屏蔽了他们,后果是什么?他们会感觉不爽,感觉凉凉,感觉你不把他们当朋友,这是你们感情淡漠的开始,留下的是咫尺天涯的隐患。

你以为屏蔽朋友圈带来的只是日后往来的不便?不,还有罚款。


今年12月初,有网友爆料,自己所在的媒体公司,要求员工不得屏蔽同事的朋友圈,否则罚款100元。网友呆了,身为打工仔,连发朋友圈的自由都没有了!

这种极端案例显然不具代表性,但也侧面反应出,职场中,屏蔽领导和同事朋友圈显然不是上上策。

“仅聊天”,只做彼此工作上的天使即可

微信升级之前,我们在“屏蔽”弊大于利的前提下,选择赞而不发或者分组朋友圈。

微信“仅聊天”,答应我,我们只做彼此工作上的天使好吗?


赞而不发,既然我把握不好分寸,那我干脆就不发朋友圈,本着少说少错的原则,无论上班还是下班,我的朋友圈都和我本人保持一致,只点赞不发圈,谨言慎行。

分组,分组朋友圈,经营工作类朋友圈,通过朋友圈塑造成熟的职场形象。

当朋友圈不再是私人的后花园,我们不如通过朋友圈来经营自己的专业形象。例如转发好文,分享有深度的文章、热点事件的点评、相关行业分析等等,这样既能内涵化你的朋友圈,也能展示出你的专业性和思考力,综合体现你的工作状态,可谓是一种低成本的软文营销方式。

现在,有了“仅聊天”,一种比分组更为便捷的方式我们终于可以将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往外挪了几寸,给朋友圈获得了喘气的机会。

微信“仅聊天”,答应我,我们只做彼此工作上的天使好吗?

我们可以在严肃而公式化的面孔下暗搓搓地发个朋友圈吐槽下面前这个垃圾方案;可以微笑而不失礼貌地目送客户离开,然后动动手指吐槽这个难缠的甲方爸爸。工作依旧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但生活似乎揭开了隐秘的一角,让我们在其中经营起自己的小天地。“仅聊天”,我们都会成为彼此工作上的小天使。

中国人向来追捧公私分明,工作上主张事在人先,但行事起来往往就将工作和生活裹挟起来一起论。与其说,我们在追捧微信“仅聊天”功能,倒不如说,我们更渴望一种将工作和生活楚汉划界的状态,同事就是同事,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仅此而已。

最后来总结下今天的文章:工作中,我们与老板,与同事,属于克制守分,以礼相待的关系,所以,在不选择屏蔽的情况下,我们的朋友圈属于公开场合,它不适合分享、吐槽和副业营销,我们可以用来点赞、分组或者软文营销。当微信“仅聊天”功能出现后,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可以礼貌地区别出同事和朋友,工作和生活,将二者在朋友圈中泾渭分明起来。通过“仅聊天”,我们都能成为彼此工作上的小天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