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1點寶寶還在嗨!這些問題別再犯

  最讓老母親崩潰的事情是什麼?不是收拾兩小時,整亂三分鐘;不是寶寶死活不吃飯;而是我已眼皮打架,娃卻精神抖擻!

  ·到點不睡,媽媽崩潰

  想象一下,應付完兩個上司,三個會議,四個PPT,五個客戶,加班打完怪的老母親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匆匆吃完晚飯,陪玩陪到披頭散髮,繪本講到嗓子冒煙,毫無睡意的寶寶還不停地說:“下一個!再來一個……”

  或者是忙完早飯忙午飯,忙完午飯忙衛生,忙完衛生忙晚餐,期間還要接送寶寶、陪作業、做手工,從早到晚不停歇的老母親,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哄睡的時刻,只想攤在床上,卻迎來孩子插鼻孔、抓頭髮、踩肚子等“待遇”,嘴裡還嚷嚷著:“我還要玩!再玩一會!”

晚上11點寶寶還在嗨!這些問題別再犯

  而且,寶寶晚睡、入睡困難的情況除了折騰爸爸媽媽之外,還會對寶寶自己帶來困擾。

  晚睡容易導致寶寶睡不足。《美國兒科學會百科全書》建議,2歲以上的孩子需要9-13小時的睡眠。寶寶很晚才睡覺,早上又容易被家人起床、活動的聲響吵醒,或者因為上幼兒園、小學早醒,睡眠時長無法滿足,要麼無精打采,要麼煩躁不安,生長髮育也逐漸變緩。

  ·假如寶寶晚睡晚起,滿足睡眠時長呢?

  且不論需要上幼兒園、小學的孩子們的遲到問題,晚睡晚起容易錯過早餐,影響午餐,而且造成當日更加晚睡的不良循環,對大人而言也是不健康的作息,更不要說對還在長身體的小寶寶了!

  所以,解救晚睡娃,解放老母親,刻不容緩!

晚上11點寶寶還在嗨!這些問題別再犯

  ·寶寶不肯睡,可能是安撫手段沒到位

  關於寶寶睡覺,除了“硬哄”之外,還要講究技巧。

  1.白天鋪墊

  娃不是人工智能,到點身體就自動進入“睏倦-準備入睡”的狀態。所以,想要晚上及時入睡,白天帶娃時就要注意這兩點:

  ① 增加白天的活動量。兩歲以上的寶寶可謂是充電五分鐘,放電兩小時。如果寶寶睡覺之前還精力十足,自然要變著花樣折騰老母親。

  ② 減少午睡時間。兩歲以上的孩子大部分仍需要日間午睡,但一般來說午睡的時間宜控制在兩小時以內。假如午飯後寶寶精神很好,沒有午睡需求,也不用強求寶寶午睡。

  2.睡前儀式

  寶寶兩歲以後,對每天特定時間要做什麼、按什麼順序去做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與習慣。

  因此在寶寶睡覺之前,家長應儘量每天安排一樣的程序,例如:洗澡,刷牙,聽2-3個故事,抱著自己最喜歡的毯子、玩具、毛絨娃娃到床上去。並且在流程當中不斷提醒寶寶:

  “我們快要睡了,現在先洗個澡。”

  “睡覺之前你希望媽媽/爸爸講哪三個故事?”

  “你喜歡誰(玩具)陪你睡覺?”

  流程中事先講好規則,但也要適當地給寶寶選擇的權力,不要在家長不耐煩的時候再強行要求或中止,以免影響寶寶入睡的情緒。

  3.以退為進

  如果不論家長怎麼安撫,床上的娃都精神百倍的話,不妨暫時“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

  順應寶寶的需求,下床做一些不激烈的遊戲,讓寶寶的情緒平靜、精力消耗後再適時引導寶寶自己到床上去,進行哄睡。

  4.全心陪伴

  有時候寶寶不肯入睡,是因為想和爸爸/媽媽多相處一會兒。所以,爸爸媽媽們在睡前儀式甚至更早一點陪娃的時候,最好放下手機,離開電腦,全身心地陪伴寶寶。寶寶覺得今天的“陪伴需求”獲得了充分滿足,自然會放心入睡。

  家長們哄睡時也不要抱著急切、趕時間的想法。一方面,欲速則不達,另一方面,寶寶是最敏感的,他完全能分得清爸媽是全心在陪他,還是想趕緊打發自己睡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