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寒假結束,警惕開學後“搶跑”增負

最長寒假結束,警惕開學後“搶跑”增負

近日,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已有多省份宣佈新學期開學時間,並採取分批次、錯峰開學,結束“最長寒假”,進入新學期的線下教學模式。

進入新學期,師生在經過必要的心理疏導和學業評估後,將面對繁重的教學和學習任務,負擔會有一定程度增加。在此情況下,學校、教師該如何作為,考驗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檢驗他們的教育觀、學生觀。

我注意到,一些教師對在線教學缺少“他信”,對自己的在線輔導答疑也不夠“自信”,對即將到來的開學復課、已經做好“從頭再來”的準備,提前拿定延長教學時間、增加單位時間作業量等“硬核”增負的增分利器。

受疫情影響,學校開學時間一再推遲,的確耽誤了一些教學進程。雖然各地安排了在線課程教學,但教師與學生對在線教學均有一個適應過程,實際教學效果與線下教學難以等效同質。因此,正式開學後,教師採取適當增加教學時間,有針對性地教學,以求得學科、學生“補齊”的方式完全可以理解。

然而,把疫情防控耽誤的教學損失補回來,不能成為無視學生身心健康、違反規定“硬核”增負的藉口。

如果正式開學後把學科教學改成課堂教學,將題海戰術進行到底,勢必會增加學生的任務量,減弱學生返回學校的興奮感,甚至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另外,面大量廣,“硬核”增負,師生長時間在固定空間聚集開展教學活動,安全防護意識容易淡化,進而導致學校疫情防控不確定因素和安全風險加大。

實際上,絕大部分學生都參與了在線學習,儘管受各種因素影響,學習效果可能參差不齊。但師生都為此付出了時間、精力,也有一定的教學效能產出。無視這些付出及成效,主張“硬核”增負,不但有悖以人為本的理念,也難以挽回教學損失,顯然是不科學的。

再者,多地教育行政部門明確,中小學因延期開學耽誤的教學時間,可通過調整週末和暑假等方式補齊。開學後,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將綜合考慮延期開學、在線教學效果等諸多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的“補時”方式與數量。學校、教師、家長大可不必為教學時間不足而緊張焦慮,教師更不必為開學後“搶跑”而選擇“硬核”增負。

提質、減負仍是當前學校教育的緊要任務,中小學生減負不能半途而廢。

中小學教師要從“停課不停學”帶來的教學方式變革中汲取正能量,主動改革教育教學方式,優化教育教學行為,摒棄負擔換分數、時間換分數的“增分秘籍”,積極調整與重組學生學業負擔要素,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來源:中國教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