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尖小蘆筍打開“致富門”

尖尖小蘆筍打開“致富門”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通訊員 嶽迎迎 王強

4月16日,商丘市睢陽區婁店鄉劉各村蘆筍種植基地裡,被蘆筍頂破的壟土裂紋連綿不絕,一壟壟蘆筍溝上萌出的蘆筍嫩莖若隱若現。早晨的清冷尚未退去,筍農們早已開始了一天的採收。

尖尖小蘆筍打開“致富門”

“早上不到5點就過來了,蘆筍多的時候能扒到中午。今年的蘆筍產量高,一簇三四個,預計1畝地能產3000斤以上。”劉各村筍農劉付清夫婦一個在前面扒筍,一個在後面封土,動作嫻熟。“旁邊這3畝新種的小蘆筍是鄉政府免費提供的蘆筍苗,明年就能見效益了。”

尖尖小蘆筍打開“致富門”

白蘆筍素有“可食用的象牙”美譽。4至6月份是白蘆筍採收季,每年進入4月份,白蘆筍就成了婁店鄉當仁不讓的主角。

因為30年前婁店鄉就開始種植這種白蘆筍,素有“蘆筍之鄉”美稱。近幾年,該鄉不斷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培育專業合作社、協會,推廣無公害、規範化種植,打造“婁店蘆筍”特色品牌,並通過開展種植技術培訓班、免費提供優質蘆筍苗等方式,帶動了約2000戶村民種植白蘆筍,種植面積已發展到4000多畝。2018年底,“婁店蘆筍”成功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證書。

經過幾個小時的忙碌,劉付清夫婦將剛扒下來的白蘆筍整齊擺好,一筐一筐放到電動三輪車上,拉到村室收購點銷售。而在銷售點,前來銷售的村民已經排起了長龍,切筍師傅專注地切割著新鮮蘆筍的根部,有的筍農在裝箱、有的筍農在過稱,現場一片繁忙。

尖尖小蘆筍打開“致富門”

同樣的景象也發生在大李莊村、大孫莊村等蘆筍收購點。

多年來,銷售給加工廠做罐頭出口幾乎是婁店蘆筍唯一的銷售途徑。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健康養生的需求,國內蘆筍銷量逐年遞增,特別是南方需求量不斷增加。

“在政府的引導下,我們引進優質蘆筍品種,產業規模越來越大,還舉辦婁店蘆筍美食節等活動,婁店蘆筍的知名度提高不少,也吸引了很多收購商來此收購。”筍農李天庭告訴記者,今年也受到疫情影響,但影響不太大,一畝地蘆筍的收入在1.5萬元以上,而且這種白蘆筍的價格還可能會上漲。

尖尖小蘆筍打開“致富門”

該鄉申請了“綠色農產品”認證,並註冊了“婁店蘆筍”“筍小白”“筍小青”等商標。為拓寬群眾銷售渠道,減少疫情的影響,該鄉組織引導當地收購商和專業人員對蘆筍的生產、管理、銷售實行“一體化”服務,搭建線上銷售平臺,拓寬線下銷售渠道。目前,婁店蘆筍在十餘家電商平臺上線,訂單遞增,通過快遞、物流走進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

尖尖小蘆筍打開“致富門”

“在婁店蘆筍的帶動下,以婁店為中心的幾個鄉鎮蘆筍種植面積已有1萬多畝,今年我們正謀劃蘆筍深加工項目,拉長產業鏈條,將蘆筍產業做大做強,不僅讓筍農增收增效,而且可以提供更多就業、創業機會,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和強勁動能。”婁店鄉黨委書記賈曉暉說。

編輯:張菁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