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狂歡,存在即合理下的《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

五月天最初發行音樂電影的那些年更多的聲音認為他們在故意消費歌迷的熱情,用情懷在圈錢,不利於電影業發展等等。後來的一些跟風的音樂電影也確實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出現過一段時間的“電影亂象”。可這些作品的最後通常都落得口碑票房雙敗北,製片方和歌手、歌迷方面竹籃打水一場空。其極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王力宏當年特意上跑男宣傳的《火力全開》,收盤250萬。相較之下,似乎只有五月天能在如此的模式下持續將這個“音樂電影”的概念做下來,還同時多方買賬,效果卓絕。這個現象出現就值得去思考一番了。

粉絲狂歡,存在即合理下的《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

關於五月天的音樂電影首先我們要明確,它們並不是傳統意義的電影,而更像是經過精心編輯後的演唱會實錄。它們不是紀實紀錄片,它們只展現“臺前”而幾乎不提及“幕後”,故而就任何形式來說,傳統電影工作者是很難認為這些算得上電影。比起電影,不如說是藉著電影院這個媒介去公開放映的樂隊Live Show。這樣的模式註定了它粉絲向的屬性,明確了它的受眾,即使提醒路人“避雷”,從此意義上它比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爛片確實“可愛”了些。

粉絲們愛他們,愛他們的音樂,故而會為他們的音樂電影買單。五月天的粉絲多集中在80後、95前,這些人大多已經過了過於衝動的年紀,他們會為影片消費更多程度上不僅緣於情懷還源自於對“影片質量”的肯定。這裡的影片質量值的就是影片所呈現的演唱會質量,就這方面五月天團隊的製作確實很用心,演唱會中插入的小短片質量很高、情節感人,不少人表示幾乎被感動哭。不論是什麼形式,粉絲最希望看到的還是能刺激到他們感官、激起他們共鳴情緒的東西,而五月天的音樂電影正好一次次地做到了。

粉絲狂歡,存在即合理下的《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

2000萬+,2000萬+,到現在3000萬+的票房成績,無一不說明它的“存在即合理”。作為一部粉絲向作品,五月天的這一系列作品足夠喚起他們的青春回憶、不辜負也就足夠了。

國外也有很多如此行事的Live Show的紀錄影片,但它們的放映多集中於特定的院線小規模放映,介於國內院線分類不成形,才使得五月天這部在各院線都“開花”的現象會出現。小編在此還是要提倡一下分類院線能出現,使受眾可以更好接受院線電影的魅力。

再者,小編要提一下五月天的音樂電影推上電影屏幕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國內音樂界的“不景氣”。其實如五月天的這些音樂Live更多應該走音像發售的路子。就如小編之前挺喜歡的日本組合“關∞”,他們每年演唱會現場的Live Show都是會單獨錄製編輯發售的,這是每年粉絲的一筆固定消費之一。這筆消費在日本雖然不不便宜,但大多數人都早已習慣,可情況轉到內地就不一樣了。大多數人內地的消費習慣中,購買正版的Live Show收藏似乎並不普遍,故而模式轉變下,這種相較之下更“經濟實惠”、便於普通人消費的音樂電影模式應運而生。

沒時間沒多餘金錢去搶演唱會門票的粉絲也有了更為便宜便捷的方式參與所愛樂隊的狂歡,這樣想來也就不難理解五月天的音樂電影在粉絲中叫好又票房堅挺的原因了。

粉絲狂歡,存在即合理下的《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

雖然也明白製作方想在影片中融入些“電影”的元素,如加些“英雄電影”殼、邀請黃渤“客串”等,但實際上在吸引路人角度上有多少意義尚且不好界定,真的純路人前來看片合不合適同樣不好界定。在我看來,這些操作其實可有可無,現階段頗有些尷尬。在路人層面,本片更像是關於五月天的大型廣告宣傳片。作為粉絲安利別人時建議把握好度,成功安利固然可喜,過度營銷惹人反感就本末倒置了。

粉絲狂歡,存在即合理下的《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

五月天的《人生無限公司》的存在滿足了粉絲們懷抱多年的青春夢的再現,它不是“電影”,情節什麼的也不甚重要,粉絲看重的是音樂、是情懷、是那些人、那些時光,它不普世、不適合每個人,但已經出到第三部還能堅挺,那我們就沒有什麼理由去過分地否定它的存在。人生還是開心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