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納入多少舊時風景。一簷綠蕉,佈滿階砌;茂樹屯蔭,捉塵清話;胡麻飯罷,高枕入眠……一門之隔,庭內院外,車馬滾滾,了不相關。與其說庭院代表的是一種具體的生活形態,不如說那是不同時代的人,所追求的一種美好生活理想。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自 然 之 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親近自然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權利,而現實的引力,將自然同科技拖入同一個漩渦。喧囂紅塵,工業器械,何如庭院草木,更撫人心?清晨林鳥爭鳴,喚醒一枕秋夢,午後落葉敲門,閒行漫步,灌一灌院中花,掃一掃庭中葉;日暮松際月來,振衣而起,踏月歸宅,臨一冊古人帖,溫幾本昔年書。一日良辰皆善,四季流轉盡美,春之晝,醉花蔭,楊柳搖亂,秋之夕,臥楓林,梧桐幽棲……庭院深深,幾許幽情。散履而閒行,無剝啄之驚,閱草木之趣,縱人世之心,得高士之情,賞隱者之樂,誠不枉此生矣。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閒 情 之 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越成長便越懂得,人們追逐成功,但成功卻不能帶給個人生命價值的全部滿足。詩曰:「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不愧是與白居易並舉的詩人,韋應物寫起生命的態度來也是舉重若輕。生命的獨立與自由,在日常的片片閒情中獲得。古哲先賢的閒情餘事,足以成為今人慰籍生活的修身之法:手閒心懶,則起一爐煙,泡一壺茶;心手俱懶,則靜坐,或高臥,懷一份閒心,看幾片閒雲……如若一個人的內心除了擁有了自己,還擁有整個世界,那麼即使身在人生處境的深淵,也能從中開出藝術的花朵。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性 靈 之 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古之君子,往往鍾情庭院。明代文人陳眉公一語道破此中機趣:「生平願無恙者四:一曰青山,一曰故人,一曰藏書,一曰名草」。流連庭院,栽花種竹,足以涵養心性,乃其久居之處。令他們滿足的,是枕流漱石的隱居生活;使他們親近的,是蒔花藝木的清疏之致。塵世的牽掛束縛,功名利祿,終會如雲煙散淡;有間庭院,遁世怡情,才是求而不得之奢境。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不僅是一種居處,更蘊藏著中國人最傳統的生活方式與深深的文化認同。在這裡,看不見技術、資本的邏輯,只有悠閒、慵懶的姿態。也許對於你我這樣的多數人而言,庭院生活,只能是一場桃源清夢,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嚮往——有間庭院,安頓吾心。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庭院深深,多少極致之美

書房茶室雅器擺件 有興趣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