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與大臣及各國大使合影

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與大臣及各國大使合影


  這張照片是1932年溥儀在長春偽滿執政府(今偽滿皇宮)勤民殿與李頓率領的國際聯盟調查團會面的場景,國際聯盟調查團此行的目的是調查“9.18”事變和“滿洲建國”的真相,溥儀右側坐者為調查團團長——英國的李頓爵士,地上鋪的是白熊皮。偽滿建立初期沒有幾個政權給予其承認,故沒有什麼“各國大使”出席。
  這張熊皮現在還在博物院。

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與大臣及各國大使合影

1941年4月13日,蘇聯和日本在莫斯科簽訂《日蘇中立條約》。蘇聯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與神聖不可侵犯性。

滿洲國內閣滿洲國為君主政體。滿洲國的行政機構為國務院,其首長為總理。國都為新京(即長春)特別市。
  皇帝之下分成四府二院二局,四府為尚書府,宮內府,祭祀府,參議府;二院為立法院,國務院;二局為審計局,各外局。國務院之下又分成各委員會,總務廳及興安局。總務廳為滿洲國政務中樞,有軍事部(軍事顧問部),民生部(禁菸總局)、文教部、外交部、司法部(最高法院,最高檢察廳),實業部(後拆分為興農部和勤勞部)、交通部(郵政總局)、財政部(後為經濟部)、厚生部、新京特別市(首都警察廳)、各省公署(各市.縣,旗公署)。各部長官為部長,但是實權掌握在由日本人擔任的各部次官手中。由日本人擔任的國務院總務廳長官為實際上的總理。總務長官由駒井德三擔任,繼任者為星野直樹和武部六藏。各部的日本裔次官每週二舉行聚會,商討並決定國家政策和各種具體事務,被稱為“火曜會”。
  滿洲國國務院滿洲國的立法機關稱立法院,首任立法院長為趙欣伯。實際上的立法權掌握在關東軍手中。滿洲國沒有成文憲法,只有各項專門法律。諮詢機關稱參議府,其首長稱議長。首任議長由臧式毅擔任。滿洲國的最高司法機關是最高法院。首任最高法官是林棨。最高檢察廳長為李槃。宮廷機構為宮內廳,長官為熙洽。


  滿洲國國旗是五色旗,據1933年2月24日公佈的滿洲國國務院佈告中所示,五色旗中,青色代表東方,紅色代表南方,白色代表西方,黑色代表北方,黃色代表中央,寓意以中央行政統御四方。後來也解釋為“紅、藍、白、黑、滿地黃”象徵滿、漢、和、朝、蒙五族協和。國歌為大滿洲國國歌。
  根據《國本奠定詔書》,滿洲國官方供奉日本神道教的天照大神,國家設有「建國神廟」。滿洲國王宮內設有祭祀府負責天照大神的祭祀事宜。日本神道教在滿洲國具有國教的地位。
 

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與大臣及各國大使合影

 政府主要人員組成:
  滿洲國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
  鄭孝胥(1860~1938)
  中國清末漢族官僚 ,滿洲國總理 。字蘇戡 ,號太夷 。福建閩縣(今閩侯)人。1882年(光緒八年),中福建省鄉試解元。1885年開始任李鴻章幕僚。1889年任內閣中書。1891年赴日本,任清政府駐日使館書記官,後升任駐神戶、大阪總領事。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回國,又任張之洞自強軍監司。1898年起歷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上行走、京漢鐵路南段總辦兼漢口鐵路學堂校長。1900年,參與策劃東南互保。1903年任江南製造局總辦。1906年,被推選為預備立憲公會會長,參加立憲運動。1909年曾任錦璦鐵路督辦兼葫蘆島開闢事宜。中華民國建立後,忠於清王朝。1913年,籌辦讀經會。1923年奉溥儀之命入北京,次年受任總理內務府大臣。1924年北京政變後,協助溥儀出逃。1925年後,負責溥儀的總務處及對外事宜 。1928 年赴日本 ,籌劃溥 儀復 闢 活 動。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鼓勵溥儀投靠日本。1932年滿洲國建立,任國務總理和文教部總長 。同年 9 月,與日軍簽訂出賣中國東北的《日滿議定書》。1934 年溥儀稱帝后,任國務總理大臣。1935年5月下臺。1936 年後繼續為滿洲國效力。遺著有《海藏樓詩集》。1938 年 3月28日卒於長春。


  張景惠(1871~?)
  中國奉系軍閥。字敘五。遼寧海城人。出身綠林。清末與張作霖一起接受改編。為張作霖的結拜兄弟。歷任奉天巡防營幫帶、騎兵營管帶、陸軍第27師旅長、奉天第一師師長、奉軍副總司令、察哈爾都統等職。1924年後,歷任北洋政府陸軍部總長、實業部總長等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叛國投敵,在日本關東軍指使下,積極參與滿洲國的活動,向溥儀勸進。1932年3月,溥儀就任偽滿洲國執政,任張景惠為參議府議長兼北滿特別區長官。1934年滿洲國實行帝制,次年5月 ,張景惠接替鄭孝胥任國務總理大臣。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往訪日本關東軍司令部,表示滿政府決心與日本一起進行太平洋聖戰。在其擔任國務總理期間,為日本的戰爭賣力。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時 ,被蘇聯紅軍逮捕,後引渡回國服刑,卒年不詳。
  張景惠(1871年—1959年1月11日),男,字敘五,遼寧臺安人。甲午戰爭後在臺安縣八角臺成立自衛團,後歸順張作霖並結拜為兄弟。隨張作霖被清政府招安,歷任奉天后路巡防營哨官、幫帶、管帶,1910年入奉天講武堂學習。民國初年,任中華民國陸軍第27師團長,1917年升任27師第53旅旅長。1918年2月劫直系軍火後增編7個旅,被任命為暫編奉軍第一師師長,同年升為奉軍副總司令,作為奉軍代表常駐北京。1920年任察哈爾都統兼陸軍16師師長。第一次直奉戰爭中,任奉軍西路總司令,失利後寓居北京,後任全國國道局督辦。1925年冬復歸張作霖,為奉天督軍署參議,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先後任中華民國陸軍總長、實業總長。1928年6月,隨張作霖返奉,在皇姑屯事件中身受重傷。1928年底任東省特別區長官,東北易幟後,任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院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返回滿洲,先後任滿洲國參議府議長兼東省特別行政區長官、滿洲國軍政部總長、滿洲國國務總理大臣等職。1945年8月被蘇軍逮捕,後被中國政府引渡,關押於遼寧省撫順戰犯管理所。1959年1月11日13時,張景惠因患動脈硬化、心肺病、心力衰竭而病故,終年87歲。

  臧式毅
  臧式毅,字奉久,1885年出生於奉天城南三道崗子村。早年追隨孫烈臣。1924年6月,臧式毅奉張作霖之命調回瀋陽,接替張學良的東北陸軍整理處參謀長一職。1928年6月4日,張作霖遇炸身亡之後,臧式毅與劉尚清等人商議“秘不發喪”,封鎖大帥去世消息,並且秘密派人告之張學良。由於臧式毅等人的妥善處理,緩和了當時局面,使張學良平穩接管整個東三省,受到張的賞識。東北易幟後,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部少將參議。後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部中將參謀長。1930年,臧式毅擔任遼寧省政府主席,在治理東北財政金融方面頗有建樹。任職期間清政廉潔,起初他在省城租幾間瓦房居住,後張學良出錢為他購置了一套房子。在省長任職期間,他參與組織領導“奉天通志”的編撰工作。
  “九•一八”事變時,臧式毅被日本關東軍扣押,軟禁3個月後,他不遵母命,投降日本,任奉天省長,其母投繯自殺,以身殉國。臧式毅積極參與策劃成立滿州國。滿州國建立後,他擔任滿民政部總長兼奉天省長,1934年任偽民政大臣,1935年5月任參議府議長、興亞國民運動大會總司令。1941年10月28日,他以滿州國全權代表身分飛往南京,與南京汪政權簽訂《日滿華三國共同宣言》。在滿的新京,日本人派特務暗中監視他,臧式毅感覺苦悶,以鴉片煙自醉。1945年,滿政府垮臺後,臧等人舉行重臣會議,夢想成立“維持會”,以地方政權實體的資格與蘇軍談判。8月30日蘇軍逮捕了臧式毅,押在蘇聯遠東監獄,後引渡回國。1956年11月13日,病死於撫順戰犯管理所,終年71歲

  謝介石(生於1878年——死於1946年),滿洲國的第一任外交部總長,也是臺灣人於滿洲國期間獲得最高官銜的一位。字又安,一字幼安,臺灣新竹人。
  謝介石早年於私塾就讀,日本接收臺灣後於新竹國語傳習所學習日語,並曾經擔任伊藤博文來臺時之通譯;後來謝介石東渡日本,並且畢業於明治大學法律系,之後前往中國天津張勳處工作。1915年謝介石放棄日本國籍並且改入中華民國國籍。張勳於西元1917策動溥儀復闢時,謝介石也參與其中。也因為復闢事件,謝介石得以認識溥儀。
  1927年,謝介石出任溥儀的外務部右丞與天津行在御前顧問,之後前往中國吉林省出任吉林省省長熙洽的吉林省陸軍部尚書;1932年滿洲國成立後,任謝介石為首任外交部總長。謝介石曾經將熙洽、馬占山說服歸入滿洲國而立下大功。之後謝介石於1935年出任滿洲國駐日全權大使。也由於謝介石在滿洲國發展的成功,不少的臺灣人也都前往滿洲尋求發展,並且工作於滿洲國的公務部門;據研究,追隨謝介石「過滿洲」的臺灣人前後超過萬餘人,譬如李行的電影《原鄉人》的原型鍾理和(秦漢扮演)1934年和妻子(林鳳嬌扮演)一起私奔到滿洲。而謝介石也一度衣錦還鄉回到臺灣,在臺灣引起轟動。謝介石之後一度轉任實業部長。

  1937年謝介石退隱,之後曾經出任滿洲國國營事業的董事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滿洲國瓦解,謝介石也被逮捕,但尚未經審判便於北京獄中病故。
  趙欣伯(1890—1951)早年生活在日本,曾獲日本明治大學法律博士學位早年生活在日本,曾獲日本明治大學法律博士學位。1926年攜妻兒回到瀋陽,任張作霖的東三省保安司令部法律顧問。在任時,處處維護日本人的利益,是有名的奉天親日派。“九一八事變”前,他積極參與滿洲國這個國號以及改長春為新京都是他的主意。“九一八事變”後,他先後任奉天(瀋陽)市長、政府的“立法院長”、華北政務委員會顧問等職。1945年日本投降後,他被捕羈押在北平第一監獄。不久,他使出行賄的招數,弄了個保外就醫逍遙法外。正此時,東京國際法庭開庭,審理東條英機等日本戰犯。中國選派的大法官倪徵燠急如星火地回國收集日本侵華的證據,找到趙欣伯時,他答應寫證據材料。但當倪大法官索要趙欣伯寫的材料時,他反悔了,不單把已寫好的材料丟進火爐燒燬,還說不再寫任何東西。原來,趙欣伯聽說,“大日本皇軍”沒有完,還會東山再起。趙欣伯的愚昧頑固可見一斑。1951年7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依法傳訊趙欣伯,他自知罪孽深重,急火攻心,血壓升高,猝死看守所。

  滿洲國的最高司法機關是最高法院。首任最高法官是林棨.林棨 字少旭。1885年生。福建閩侯人。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歷任進士館及仕學館教習、教務提調、學部參事、京師法政專門學校教務長、憲政編查館統計局科員、教育部專門教育司司長、大理院推事、京師、江蘇及湖北等處高等審判廳廳長等職。宣統元(1909)正月至民國元(1912)年4月,任京師大學堂法政科監督。
  最高檢察廳長為李盤.
  郭文林 滿洲國第十軍管區中將司令官
  呂夢令 滿洲國少將通訊隊長
  富俊善 滿洲國步兵第十二旅少將旅長
  劉 玢 滿洲國步兵第三旅少將旅長
  張秉哲 滿洲國憲兵訓練處少將幹事
  閻傳紱 滿洲國司法部大臣
  張煥相 滿洲國參議府參議
  黃富俊 滿洲國興農部大臣
  袁慶清 滿洲國哈爾濱市市長
  於靜遠 滿洲國經濟部大臣
  於鏡濤 滿洲國勤勞部大臣
  曹秉深 滿洲國江上軍中將司令
  曲秉善 滿洲國四平省省長
  李文龍 滿洲國第四軍管區中將司令

  蕭玉深 滿洲國第二軍管區少將參謀長
  佟 衡(滿族) 滿洲國軍事部少將參謀司長
  憲 鈞(滿族) 滿洲國第二軍管區少將處長
  趙競昌 滿洲國江上軍江防艦隊司令
  谷次亨 滿洲國文通部大臣
  趙秋航 滿洲國第三軍管區中將司令官
  王堯寅 滿洲國第二軍管區少將軍法處長
  王賢偉 滿洲國國務院總務廳次長
  阮振鐸 滿洲國外交部大臣
  王芝佑 滿洲國第一軍管區上將司令官
  周大魯 滿洲國第八軍管區中將司令官
  趙 諱 滿洲國第八軍管區少將參謀長
  任廣福 滿洲國第三軍管區少將司令官
  劉顯良 滿洲國步兵第十七旅少將旅長
  全名世 滿洲國厚生部大臣
  王子衍 滿洲國濱江省省長
  郭若霖 滿洲國第十一軍管區中將司令
  齊知政 滿洲國首都警察總監

  板垣徵四郎,九一八事變策劃者,籌劃建立並控制滿洲國的關鍵人物之一。1932年8月8日晉為陸軍少將,並被任命為滿洲國執政顧問。1933年2月,任奉天特務機關長、參謀本部部附,在天津設特務機關,策劃收買段祺瑞、吳佩孚等未果,同時策劃日軍侵佔熱河省。1934年8月1日,任滿洲國軍政部最高顧問,12月10日復任關東軍副參謀長兼駐滿洲國武官。1936年3月23日,升任關東軍參謀長,4月28日,晉升為陸軍中將。1948年11月12日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定為甲級戰犯並判處絞刑。

  土肥原賢二,九一八事變策劃者,籌劃建立並控制滿洲國的關鍵人物之一。1933年任瀋陽特務機關長,1935年10月進入北京進行分裂中國的“華北自治運動”。1948年11月12日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定為甲級戰犯並判處絞刑。
  南次郎,九一八事變策劃者,籌劃建立並控制滿洲國的關鍵人物之一。1932年1月28日,南次郎以軍事參議官身份,為天皇作了《滿洲的近況》的專題報告,說服天皇默認了關東軍建立滿洲國的計劃。1934年12月,南次郎出任關東軍司令官兼日本駐滿洲國大使。1946年5月3日被定為甲級戰犯並判處無期徒刑。1954年獲假釋,次年在家中病死。
  川島芳子,其父是前清肅親王,母為日本人,1915年生於日本。高級間諜,長期為土肥原工作。1945年11月11日被國民政府反間諜機關逮捕,1948年3月25日被執行槍決。
  駒井德三,關東軍特務部長,後任國務院總務廳長官。之後被罷免。
  星野直樹,曾任滿洲國國務院總務廳長官,內閣書記官長等職。他策劃成立了由日本人控制的滿洲國中央銀行,控制了滿洲金融命脈,並鼓動日本國內財閥到東北投資。1937年,日本公司壟斷和控制了整個地區的工業。1945年被判無期徒刑,1958年獲減刑被釋。
  武部六藏,曾任國務院總務廳長官。1950年進入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1年患腦溢血癱瘓。

  古海忠之,曾任滿洲國國務院總務廳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於1956年在瀋陽對其進行審判。他的最後陳述是:“我深深地認識到我所犯下的重大罪行,我真心地向中國人民謝罪。對於我這樣一個令人難以容忍的犯罪分子,6年來,中國人民始終給我以人道主義待遇,同時給了我冷靜地認識自己罪行的機會。由於這些,我才恢復了良心和理性。我知道了真正的人應該走的道路。”(《陽光下的審判》,郭曉曄,1995年)

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與大臣及各國大使合影


  中國的抗爭
  1外交努力
  9月19日,中國駐國際聯盟的全權代表施肇基向國聯報告九一八事變,請國聯主持公道;
  9月19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嚴重抗議;
  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向國聯提出申訴;
  9月23日,中國政府就九一八事變照會美國政府,希望對方“深切關懷”。
  2民眾的呼聲
  1931年9月28日,北平20萬人舉行抗日救國大會,要求對日宣戰,收復失地。南京、上海的二千多學生請願,衝擊國民政府外交部。外交部長王正廷被學生打傷,後被迫辭職。
  1941年12月30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三週後,哈爾濱、瀋陽和長春等地發生反滿抗日活動,50餘人被逮捕,史稱一二•三零事件。次年3月2日,滿洲建國大學被逮捕學生16名,共計18名被逮捕。
  3軍事抵抗
  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國民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撤出東北。但馬占山以三個旅的兵力抵抗日本侵略軍,史稱江橋抗戰。滿洲國成立後,當地反抗殖民統治的民眾與組織先後成立了東北抗日義勇軍、東北反日遊擊隊、東北抗日同盟軍。1936年2月,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擬定《東北抗日聯軍統一軍隊建制宣言》。至1937年,東北抗日聯軍整合原反日遊擊隊、救國軍、抗日自衛軍、抗日山林隊等抗日武裝,共編成11個軍。7月,抗日聯軍發展到45000餘人,達到人數上的頂峰。11月,抗日聯軍重新編成三路軍,分別以楊靖宇、周保中和李兆麟為各路軍的總指揮。抗日聯軍給予日軍以沉重打擊,被日軍視為“治安之癌”。日軍以大批部隊圍剿抗日聯軍,並以重金誘降。為切斷抗日聯軍的供應,日軍實施“三年治安肅正計劃”,及“保甲連座”、“集家並屯”等政策。從1939年開始,抗日聯軍由於給養斷絕、人員叛變、戰鬥人員不斷犧牲,處於極險惡的境地。1940年2月,一路軍總指揮楊靖宇在密林中與日滿軍警周旋數日後犧牲。1941年,抗日聯軍進入蘇聯境內整訓。1942年8月,將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軍改編成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由周保中任旅長。


  國際調查團
  1931年9月19日,滿洲九一八事變發生戰鬥的消息傳至國際聯盟。9月21日,中國駐國聯代表施肇基博士要求國聯行政院根據國聯盟約第十一條的規定,採取維持和平的行動。在日本駐國聯代表芳澤謙吉的建議和中國代表施肇基的強烈要求下,國際聯盟理事會議在12月10日決定組織調查團到滿洲進行調查。
  1932年1月21日,以李頓爵士為首,英、美、法、德、意5國代表參加的國聯調查團正式成立,並於2月3日動身前往遠東,先後到東京、上海、南京同相關國家進行會談,4月21日,國際調查團到達滿洲奉天。日本佔領軍脅迫大批中國人營造和平共榮的氣氛(據孫竟寰回憶,日本人為了製造滿洲國受歡迎的假象,給每個人發一塊錢,要求去參加歡迎會)。9月4日,李頓調查團在北平簽署了調查報告書,將其送回日內瓦。9月18日,國聯公佈了調查報告的內容。
  李頓報告書詳細地敘述了1931年9月以前滿洲的局勢,描述了中國行政當局抵制日本侵略的活動,例如抵制日貨運動,描述了日本在滿洲的各項侵略要求和不滿。報告書隨後根據九一八事件日方主事者和目擊者的證詞,描述了九一八事件的過程及隨後事態在全滿洲的發展。李頓報告書指出,日本陸軍在九一八事變後繼續採取的行動不能被看做是正當防衛的措施。報告最後結論說,“如果沒有日本軍隊的駐紮和日本官員的活動,滿洲國是不可能成立的,它沒有得到當地普通中國人的支持”。滿洲國“不能被認為是出於真正的和自發的獨立運動的產物”。

  國際聯盟在1933年2月24日大會上以40票對1票(1票為日本,另有暹羅投棄權票)通過了基於李頓報告書的聲明。該聲明指出,滿洲主權屬於中華民國;日本違反國際聯盟盟約佔取中國領土並使之獨立;九一八事件中的日軍行動並非自衛;滿洲國是日本參謀本部指導組織的,其存在是因為日本軍隊的存在,滿洲國不是出自民族自決的運動;並且指出,“至少百分之九十九的當地居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聲明認為日本應退出滿洲,滿洲由國際共管。為此,日本於3月27日宣佈退出國聯。


根據1943年由滿洲國政府出版的《滿洲建國十年史》,當時世界上約有80個獨立國家或政權(包括傀儡國和佔領國),承認滿洲國的共23個,包括:
  軸心國
  日本
  意大利
  德國
  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
  匈牙利
  克羅地亞(傀儡政權)
  斯洛伐克(傀儡政權)
  軸心國《反共產國際條約》成員國
  西班牙
  芬蘭


  丹麥
  泰國
  汪兆銘南京政府(日本傀儡)
  蒙疆自治政府(日本傀儡)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日本傀儡)
  緬甸巴莫政權(日本傀儡)
  菲律賓勞雷爾(日本傀儡)
  同盟國
  蘇聯
  同盟國
  蘇聯
  蒙古人民共和國
  其他國家
  梵蒂岡(與法西斯意大利達成妥協協議)
  波蘭(1942年後取消承認)
  薩爾瓦多(由法西斯主義的Maximiliano Hernández Martínez將軍統治)
  維希法國(德國扶植)

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與大臣及各國大使合影


  1932年6月14日,日本眾議院通過決議,承認滿洲國,9月6日,日本內閣通過決議,承認滿洲國,15日,日本正式承認滿洲國,雙方簽訂《日滿協定書》。11月24日,日本正式任命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為駐滿洲國大使。1935年2月26日,滿洲國與日本簽訂關稅協定。
  1937年,滿洲國撤廢在其領土的治外法權。所有以往根據日清政府條約由日本管轄的滿鐵附屬地管轄權名義上均轉交於滿洲國政府。
  1940年6月26日,滿洲國皇帝溥儀訪問東京。
  1943年4月1日,日本首相東條英機訪問滿洲國。
  其他
  1932年9月23日,蘇聯同意滿洲國向莫斯科、新西伯利亞等城市派駐領事官員。
  1934年5月24日,薩爾瓦多承認滿洲國。
  1936年11月28日,意大利與日本簽署協定,承認滿洲國。
  1938年2月20日,德國承認滿洲國。5月12日,德國與滿洲國在柏林簽訂友好條約。
  1939年,滿州國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
  1940年8月,丹麥承認滿洲國。
  1941年4月13日,蘇聯和日本在莫斯科簽訂《日蘇中立條約》。蘇聯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與神聖不可侵犯性。


  1942年2月24日,波蘭宣佈取消承認滿洲國。

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與大臣及各國大使合影


  滿洲國軍事力量由「滿洲國家軍隊」、「後方警備」、「治安維持」三部分組成,
  由日本關東軍控制,起初作戰力量薄弱,主要軍事任務由關東軍遂行,後來由於關東軍主力南下,兵力不足,加之滿洲地區抗日武裝遭到鎮壓而削弱,“滿洲國軍事力量”才更多地獨立承擔軍事任務。這其中有很多是日本從朝鮮半島徵召的朝鮮籍日本兵。


  控制滿洲國的關東軍設有從事生物戰細菌戰和以活人進行細菌病毒試驗的731部隊(基地在哈爾濱)和長春的100細菌戰部隊。有學者認為超過10000名中國人、朝鮮人以及抗日聯軍戰俘在731部隊的人體試驗中被害,實際被害人數尚未確實。
  滿洲國全境分為十一個軍管區,區首長稱司令。滿洲國軍事權力為關東軍所控制,其軍隊的調動、演習、裝備更換、人事變動都要經過關東軍司令部的批准。滿洲國軍銜分為將、校、尉三等九級。滿軍由軍官學校畢業後初任少尉,滿2年進中尉,中尉滿2年進上尉,上尉滿3年進少校。少校滿3年進中校,中校滿3年進上校。上校4年進少將,少將3年進中將,中將4年進上將。最高軍銜為上將,為終身職。上將之上又設立將軍府,仿照日本的元帥府,為榮譽軍銜。張景惠、張海鵬、於芷山、吉興四人獲得“將軍”軍銜。
  1937年(康德四年),「滿洲國家軍隊飛行隊」成立。太平洋戰爭後期,即1944年4月以後,隸屬於日本「第二航空軍」指揮,參與太平洋戰爭。裝備機種有「九七式戰機」、「一式戰機」、「二式單戰機」等。空軍兵力最多時有含運輸機在內約110架飛機。
  滿洲國江上軍滿州國海軍成立於1932年2月15日。起初擁有5艘艦艇。1933年4月1日日本成立「駐滿海軍部」,滿軍海軍從此逐漸發展。1938年「駐滿海軍部」廢止,翌年11月海軍被編入「滿洲國陸軍」,名稱改為「江上軍」,人數約為2000人。主要是協助關東軍和滿洲陸軍執行河川警備任務,在河川凍結期成為陸戰隊或國境警備隊。在南滿的渤海另有一支海上警備部隊。

  根據1933年簽訂的《日滿議定書》,滿洲國的對外國防由日本關東軍負責。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日本陸續抽調關東軍前往中國戰場,滿洲國國境防務日益空虛,於是在1938年頒佈《國兵法》,規定全國20至23歲的男性都有服兵役三年的義務。每年春季徵集20萬人,予以軍事訓練,主要是充當工兵,修築軍事堡壘,或者協助警察維持地方治安。不適合服兵役者要參加為時三年的“勤勞奉公隊”,從事土木工程徭役。
  滿洲國解體後,殘存的關東軍官兵作為俘虜被送到西伯利亞從事強制勞動。滿洲國軍隊被蘇軍繳械,其裝備後來被移交給國民政府和中共軍隊。很多滿洲國軍人(包括部分日本人)為當時的國民政府軍所歧視,認為他們曾接受“奴化教育”,因此他們轉而投奔當時正在擴充力量的中共軍隊。其中的某些技術兵種人員日後成為中共軍隊相關兵種如空軍、炮兵和裝甲兵等的骨幹力量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