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的歷練,是成長的最快方式。

失敗是成功之母,歷練是成長最快的方式。

我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次班組長技能競賽。讓我能夠結識,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班組長,我感覺到很幸運。能夠他們同臺競技,在比賽中切磋交流,讓我受益匪淺。針對此次比賽,我淺談一下個人得失和感悟,以及對後續參賽的建議。

競賽的歷練,是成長的最快方式。

第一,做的不足的地方。

此次競賽我有幸成為C賽項的隊長,帶領團隊與開曼鋁業進行對抗。在班前會環節由於緊張,班前會內容沒有完全展開,在裁判提醒還有一分鐘的時間時,誤聽成時間已經結束,白白浪費了一分鐘,最終在班前會環節得到124分的成績。

班後會環節進行了及時的調整,針對任務總結、信息蒐集、績效分配等進行闡述,得到裁判的認可,獲得142分的成績;在理論考試中得到66.5分的成績。

在這次比賽中我有兩方面做得不足。

首先: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時,心態不穩。在未進入考場之前,心裡一直是很平靜的。但是在進入考場以後,由於隊形不規整,裁判在進行休整;我們只能站在那裡等待,隨著時間的流逝,我開始沒來由的緊張起來。待裁判通知可以準備開始啦,我已經緊張的不得了了。

開始召開班前會時,我是按照模板內容進行說明,在進行到一半時;有學生推門進來,打斷了我的思緒,模板內容忽然想不起來了。於是陷入了是繼續回憶模板內容,還是接著說已經記憶住的內容?在一番糾結後選擇了,說明能夠記得住的部分,開完班前會。

其次:太在意一個點,而忽視了整個過程;對競賽過程和節奏,把握不準確。

在“生產標兵”環節,整個遊戲時間和現場勘察總時長是15分鐘,我執拗於完成遊戲任務,以取得對抗獲勝分。而在遊戲環節佔用了過多的時間,導致現場勘查時間不足,進而導致“過程分”被拉低。作為項目C的隊長,我要控制整個任務的流程和質量,而不僅僅是侷限於一個點。在以後的生產工作和生活當中,我一定要改掉這個“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缺點;對生產流程和節奏把控,做到心中有數。

競賽的歷練,是成長的最快方式。

第二、亮點方面。

在這次比賽當中,我認為做得比較好的方面是:1.製作出班前會的模板。2.合理利用團隊的協作配合能力,彌補個人能力的不足。

製作出班前會的模板。我們認真研究技術文件,在寫作班前會的過程當中,我們利用了“理解用戶、打磨產品、創新模式”這幾種方式,來創造班前會。

首先,理解用戶---裁判。我們在想裁判也是人,每天要面對那麼多參賽隊伍,輪到我們一定很疲憊了;裁判沒有那麼多時間,按照評分標準來對應你的班前會內容。我們讓裁判適應我們,而要讓自己適應裁判的思維模式。所以,我們的班前會標準,要按照裁判的打分標準,一條一條的對應著來寫,來說。

減少裁判尋找打分點的難度,讓裁判都懶得翻一番評分表,直接就按照他的評分表一條一條,打分下去就可以啦。

其次:打磨產品。“班前會”就是我們需要賣給裁判的產品,這個產品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它可以滿足裁判的工作需要,減少裁判的尋找難度,降低裁判的勞動強度,可以為我們選手拿高分。滿足以上特點,我們定下班前會的模板,按照班前會的七個大塊,若干個小塊,進行一條條的書寫,最終在確定模板的制定。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終於將班前會的模板打磨出來,創出一個所有項目,都能夠通用的班前會模板,並經受住了班前會競賽現場的考驗,整個團隊在班前會環節,都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再次:創新模式.

雖然每人做一次隊長,但是隊長也不是萬能的;凡事事無鉅細,面面俱到,全靠隊長一人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我們通過協商,隊長負責統籌協調,整個任務的進度、質量和提供資源,其餘人員各司其職。比如在班前會環節,隊長有遺漏的內容,其他隊員可以進行補充說明,幫助隊長獲得完整的班前會得分。

在其他環節,其餘隊員可以在任務環節,給隊長提供指導性建議。為避免隊長一個人唱“獨角戲”,也可以在班後會與隊長互動,以降低10分鐘班後會,給隊長帶來的難度。

我們確定了“一主多輔”“齊心協力”的創新模式,利用團隊的長處,彌補了個人的不足,最終在競爭激烈的環境當中,在對抗中戰勝對手。

第三、個人體會。

經歷這次競賽,也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比如心態變化大,太在意一個點,而忽視了整個過程;對競賽過程和節奏,把握不準確。

但是能夠與優秀的班組長,共同經歷三天的比賽,讓我見識了很多、學會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

競賽的歷練,是成長的最快方式。

首先: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競賽之前,我為他們為比賽而做的精心準備,所震撼;其中有一支隊伍“銅陵冬瓜山銅礦”,在競賽之前兩個月,便開始了魔鬼式的提升訓練。雖然在遊戲環節,沒有順利完成任務,但是在班前會、班後會、理論考試、文案考試環節,做的出類拔萃,最終勇奪團體一等獎。

其次:果斷做到“斷、舍、離”。整個賽事由理論考試、班前會、競賽環節(任務一:遊戲環節、任務二:現場勘查)、班後會、文案考核環節組成。在競賽環節中,失利的任務,果斷拋棄在腦後,繼續接下來的比賽。不拘泥於任務一失敗的情緒當中,不會受失敗情緒的困擾,團隊之間相互鼓勵打氣,將失敗的陰雲驅散。為求將來的成功,能夠做到與暫時的失敗,做“斷、舍、離”。

再次:面對困難任務,先模仿再學習,後超越。

在接力足球環節,由於場地和規則有臨時變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兩隊共用一個場地,在標準場地上(線路寬1.8米,長4米),站著8個人,其中還有四位選手是矇眼狀態。我們開始的想法是,一人負責傳球,一人矇眼負責接球;在這當中,接球人只能靜靜的站著或者輕微的移動。我們被侷限在自己的思維裡走不出來,在看到別人接球的姿勢和動作後,才恍然大悟,原來還可以這樣接球,不由得發出一聲感嘆“他們的方法真的比我們的好哎”。

於是,我們在模仿中學習,模仿別人接球的好方法,改進自己的傳、接球方式,不斷地學習;學習到傳接球的精髓,我們的傳球成功率大幅上升,在學習中完成了超越,。

競賽的一些建議。

首先:心態平和。

人的心態很容易受外界環境和內心情緒的影響,在平時練兵時當做正式考試來對待。考試時放鬆心情,拿出平時練兵的狀態。看輕結果,看重經歷,重點參與過程,經歷比結果更重要;在經歷中學習,在經歷中成長,成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其次:提前籌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接到技術文件後,進行專門的研讀。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分週期,分階段,循序漸進的開展培訓計劃如班前會、班後會、理論文案。

競賽的歷練,是成長的最快方式。

再次:組建配合默契的團隊。

一人能力再強,也代替不了團隊的能力,組建團隊是必須要做的。團隊可以發揮出每個人的最大能力,也可以彌補個人的缺陷。一個人在團隊中,需要找到自己的價值,為團隊提供最大的價值。團隊之間的配合和默契程度,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經歷“同生共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