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看了英國留給印度的老底子,才知道印度人為何不恨英國

前言

坐吃山空一詞出自《東堂老》的第一折:“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官場現形記》也曾有對此詞的記載:“到京之後,住在店裡,已經是當賣度日,坐吃山空。”到了後世,民間也出現了一個同樣意思的俗語——啃老本。老本可能是自己之前積累的財富,也可能是別人曾經為之奠定下的基礎。

直到看了英國留給印度的老底子,才知道印度人為何不恨英國

日不落帝國

我們都知道,印度是可以說是在印度洋地區雄霸一方,是南亞地區的強國之一。而且印度的野心也很大,一直想進入世界強國之列。而且印度還吞併了附近不少國家,還經常干涉別的國家的事務。近幾年來,印度的氣焰更是旺盛了,竟然敢開始和中國叫板了。但是從始至終,印度都不曾對英國表示出敵意。直到大家看到了英國留給印度的老底子,才知道印度人為何一直都不恨英國人。

直到看了英國留給印度的老底子,才知道印度人為何不恨英國

循著歷史往前數上幾百年,大家就會發現,印度之前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當時的印度可以說是四分五裂,同時有好幾股實力在掌控,百姓們每天都在經歷因統治權而發起的戰爭。直到英國介入了印度的統治勢力之後,局面才漸漸穩定下來。不僅如此,在英國統治時期,還幫助印度吞併了臨近的很多小國,逐漸壯大了印度的勢力。

  • 雖然在印巴分治之後,當時屬於英國所管轄的印度國地區也隨之分解。但是不管怎麼說,最後印度還是在英國的統治之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從這一點上來說,英國確實給了印度啃老本的資本。
直到看了英國留給印度的老底子,才知道印度人為何不恨英國

印度鐵路

在英國統治印度的時候,給印度帶來了西方很多先進的思想和技術。印度地區本身有非常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英國雖然在印度地區開展了殖民行動,但是在此過程中,英國也成功瓦解了印度的封建勢力,讓印度成為了一個更為先進也更為開化的國家。

公元1947年時,印度宣佈了獨立,同時也成為了世界上的第七大工業強國。不論工業發展體系還是必須的一些機械設備,英國人都給予了印度非常多的幫助。也正是因為英國給印度積累了這麼多雄厚的資本,印度當時才會成為亞洲第一大工業強國。

  • 印度獨立之後,靠著英國人留下的這些資本,氣焰是越來越囂張了。向中國發起挑戰的同時,還一直靠吞併別的國家來擴大自己的國土。
直到看了英國留給印度的老底子,才知道印度人為何不恨英國

印度在英國的殖民期間,和很多英聯邦國家聯繫都很密切。即使印度早已經宣告了獨立,在英聯邦這個圈子裡,印度還是能夠得到很多好處。比如印度人前往英國留學的時候,簽證方面的條件會放得很鬆;和英聯邦國家進行合作的時候,也一直都是順風順水的。印度在收購路虎的時候,幾乎都沒有什麼阻礙,這也是英國人給印度帶來的好處。

印度之所以敢如此囂張,絕大多數原因都是英國人曾經為他們積累下來的資本。在60年代時,中國在工業上並不如印度這麼發達印度人靠著發達的鋼鐵產業和鐵路技術,一度想挑起和中國的矛盾。作為當時的亞洲第一,印度方不管做什麼都顯得很有底氣。

直到看了英國留給印度的老底子,才知道印度人為何不恨英國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後來幾十年的發展中,印度對英國一直都非常友好。因為他們明白,他們能有現在的發展和地位,和英國是分不開關係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印度這些年的發展一直是在啃當年英國留下來的老本。如果當初英國沒有介入印度方的統治的話,現在印度可能還是一個非常落後的國家。

結語

一個國家的發展,不能一味地靠啃老本,這樣下去只會坐吃山空。要想發展自己的國家,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方向,然後集一國之力,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在60年代時,我們國家很多方面可能比不上印度。但是這幾十年來,靠著我們紮紮實實的努力,我們的國家已經走上了世界的舞臺,得到了各方的認可。這才是一個國家的發展之道,要想不息,就必須要先自強!

參考資料:《東堂老》《官場現形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