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話美團降傭,實地走訪外賣店,真的都是在給平臺打工嗎?

這是一家位於城中村裡的外賣店。周圍店鋪林立,狹窄的巷子裡四處是騎手穿梭的身影。南方午間的陽光已經變得炙熱了,卻被握手樓遮擋著,沒有照到地面來。

中午11:30,正是高峰期的時候。站在店門口就能看到打包臺上零散放著三四個打好包的快餐,正等著騎手來取。打包大姐盯著接單打印機,在等一張還在打印的訂單,已經隱約看到上面的編號了,21號。旁邊兩三張桌子,看起來是為堂食客戶準備的,但現在卻沒有人,上面擺滿了一些雜物,屋子的角落裡更是被各種紙箱堆滿了,感覺快要溢出來了,看上去全是打包盒,好幾個不同的型號。

有一道門,進去是後廚。牆上一臺碩大的風扇在呼呼扇著,些微油煙被吹向窗戶,散了。有兩個人在裡面忙碌著,一個正對著打包臺站著,在切著一份煮熟的牛肉,準備出餐;偶爾還看一眼打包大姐扯下來夾在窗口的訂單;一個在一口大鍋前賣力的翻炒,有濃郁的香味直直的飄過來。L型的備餐檯上擺滿了已經出鍋的食物,一盒一盒有序的擺著。房間裡的光線似乎有點兒暗,他們沒有開燈。

食物出鍋了。炒菜的師傅關了風扇,走過來,聊開了他的生意經。

喊話美團降傭,實地走訪外賣店,真的都是在給平臺打工嗎?

問:疫情控制住了,餐飲業應該開始復甦了吧?生意比之前怎麼樣?

答:在封村的時候,我們天天想,哪天解封了就好了,不用我們自己送出去,減少了人力,客戶收餐也方便了,人流回來了,生意也應該會有好轉。但實際上,人流是回來了,但遠沒有達到之前的水平,你看看現在到處是空房,是招租廣告,就我們這一片兒,估計連去年三分之二的人都不到。反而是一解封,突然殺進來好多新店,外賣本來門檻就低,大家都以為賺錢(師傅隨手一指),斜上那家,對面巷子那家,都是新開的,不到100米的範圍,連著開了兩家。我們之前一天還有一百四五十單,現在每天能過一百單就算是好的了。最慘一天,只做了59單。

問:生意這樣,有沒有想想別的出路呢?像堂食?多平臺營業?

答:我們之前為了引導客戶在平臺上下單,堂食的價格設置要高一些,現在為了拉堂食客戶,又把價格調回和線上一樣了,還特地做了廣告在門口貼出來。但效果也一般。主要是像我們這種店,定位就是外賣店,堂食環境不太好,很難吸引客戶進店。我們這種城中村的店面,堂食情況比較好的,都是一些三五塊錢的早餐店、粥粉店、炒麵店,他們一般人均不超過8塊錢,10塊都已經算是高消費了。

多平臺營業我們也想啊,但是美團現在是要求獨家經營。所以我們也沒上餓了麼。而且餓了麼在咱們這兒客戶非常少。斜對面那家店,對,就是正在轉讓的這家,之前上了餓了麼,聽說一天才十多單,少的時候五單不到。

我聽一些同行的朋友說,他們把美團上的近距離的客戶拉到微信上,讓大家直接微信下單,然後自己安排人送。我們也想這樣,但是後來一看,除非是1公里內的客戶,否則如果自己送就要增加新的人工,找第三方配送吧,起送就5塊,有了這道坎,就很難了,價格高了客戶不願意,價格低了,我們還不如美團上的收入。

喊話美團降傭,實地走訪外賣店,真的都是在給平臺打工嗎?

問:現在網上到處都有喊話美團降傭的,美團的佣金到底多少啊?

答:我們簽了獨家,每單是4.7塊起,超過的按17%收。

問:在平臺上,需要打廣告嗎?廣告費在營業額中有多大佔比?好多人說,其實商家就是在給平臺打工?

答:我只能這麼跟你說,在美團,你如果打廣告,不一定有單;但如果你不打廣告,那肯定沒有單。當然,本身就有非常強大客戶基礎的品牌老字號店不在這個範圍之內。我們現在主要是做點金廣告和超級流量卡。點金是每天買,少的時候一天200,多的時候一天500。超級流量卡是一週一買,一般是三千多可以買三萬個暴光量。綜合下來,一天五六百的廣告費吧。佔營業額的多少,這個不好說。之前收入有9萬是這麼多廣告費,這個月估計只有6萬,還是這麼多廣告費。

其實,給平臺打工,這不是大家這麼說的,就是事實啊。你可以看看我的後臺,基本上客戶實付的錢,我們和平臺是一半的一半,除非是客單價非常高的會好點。而我們到手的這一半,還要承擔廣告費,還有房租水電人工。你說,這是不是在給平臺打工?

(師傅邊說邊翻他的後臺,說這話的時候,師傅臉上寫滿了無奈與辛酸)。

問:聽說美團對商家活動設置的要求很高?

答:是啊,店鋪的排名是主要是依據幾個指標,除了你的進店轉化率、下單轉化率,就是活動設置、配送費設置、差評率等。活動包括折扣、滿減、各種新老客戶優惠券等。所以,大家開玩笑說,你上美團去看,滿屏都是套路,全是設一個高原價,再打個大折扣。或者高額滿減只有很少的產品可以用,再或者用一兩個本就便宜的東西無限接近免費來吸引客戶等等。你如果不這麼玩,就會影響排名啊,大家都這麼玩,你也只能這麼玩。

問:這種狀況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答:不知道。現在很矛盾。這幾個月都是虧,熬下去,我不知道會不會好轉,新店還在不斷湧進來,他們一進來都是猛砸廣告費。我不知道還能熬多久,好在我請的人都是親戚,工資還可以短時間拖一下。轉讓吧,前兩天還聽一個朋友說,他現在手上一大堆轉讓的鋪面,但基本無人問津。現在空鋪面到處都是,與其轉家舊店,很多人更寧願要空店,沒那麼多限制。而且,關鍵是店轉出去的話,我也不知道接下來要幹什麼。

說完這句話,是一聲陰鬱的嘆息和一陣長久的沉默。還不到兩點,已經過了高峰期,騎手的身影不見了,依舊狹窄的巷子顯得尤為靜謐。疫情過後,要如何活下去,這恐怕是今年最沉重的命題。

喊話美團降傭,實地走訪外賣店,真的都是在給平臺打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