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優秀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深度好文)

所有優秀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深度好文)

編輯| 步叔

字數:2671| 預估閱讀:16分鐘


有句話說得好:“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


現在的年輕人都急於成功,總是抱怨為什麼自己每天加班,每天做很多事,別人卻比我做的好,比我優秀?怨天尤人、殊不知,這都是不自律造成的焦慮。


前段時間,NBA巨星科比·布萊恩特不幸墜機遇難,事發突然,讓無數球迷心痛不已,而他的那句名言猶在耳邊振聾發聵。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


作為一名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的籃球運動員,他對自己的管理堪稱恐怖,而也是這近乎偏執的自律帶給了他榮耀閃光的一生。數十年如一日的“凌晨4點”,才成就了這位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


成功沒有捷徑,但有一條必達的路,叫做自律。多少人羨慕成功者的精彩,卻不願意經歷那些艱辛且殘酷的自我管理。在心裡壯志凌雲,一邊在現實裡渾渾噩噩。


最終卻發現,只有那些自律到極致的人,才能擁有開掛的人生。


1


胸中藏有大志的人,往往是一個很自律的人。


馬雲一開始在杭州電子工商學院教英語,隨後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在很多人勸馬雲放棄時,馬雲卻靠著自己的打雜推銷堅持存活了下來,之後馬雲又創辦了中國黃頁,靠東拼西湊的區區10萬元,建立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從營業額0元做到了幾百萬。


這之後的第三次創業則是阿里巴巴公司,當然中間也是有非常多的困難,現在阿里巴巴成為中國市場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其實很多人都只看到困難,然後晚上想著千萬路,早上起來走原路,總是被瑣碎的東西困住腳步,不能夠立刻執行,如果你想變得優秀,不妨試試邁出第一步?


重慶談判中,蔣介石曾對秘書陳布雷說:“毛澤東不可輕視。他嗜煙如命,但他知道我不吸菸後,在同我談話期間,竟絕不抽一支。對他的決心和精神,不可小視!”


自律的人,既可怕,又可敬。


如果是夥伴,你要跟他學會律己;如果是對手,你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以前總覺得,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風流枉少年。


直到後來,我漸漸發現: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不要做慾望的奴隸,自律可以令我們活得更高級。自由的本質不是放縱自己,不是無所不為,而是自律之後的舒暢,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2


自律者出眾,不自律者出局。


說要自律的人很多,可堅持自律的人很少,就像爬一座險峻的高山,越臨近山頂,能夠咬牙堅持往前走的人越少。


好的堅持,本身就是一種自律。


去年沈華的96歲老爺爺走紅網絡,健身26年的他體格健壯,完全不像一個近百歲的老人,大家都喊他“華仔”、“華叔”。


沈老每天的作息時間非常規律,從不超過晚上十點睡覺,早晨四點多就起床活動身體,每天下午到健身房報到。


他的同齡人很多都已經不在了,沈老說:“現在健身和運動是我最好的朋友”。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從30歲開始寫作,至今已快有40個年頭,創作出了大量的作品,經典又高產。


他寫作有個習慣,每天只寫4000字,400字一頁的紙,每天寫到10頁就停下來。


另外,他每天都會拿出一個小時出來跑步,雷打不動。正是這種高度自律,讓他有精力能夠持續產出優秀的作品出來。


商業大佬們的自律性更是可怕,李嘉誠那麼成功的人士,依舊堅持每天晚飯後看英文電視,不僅看,還跟著大聲說出來,怕自己落伍;每天臨睡前堅持看書閱讀。


同李嘉誠一樣自律的商界大佬很多,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幾十年來堅持每週至少看兩本書。


很多時候,不是優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會變得優秀。


而那些自律的人,往往連老天爺都不忍心辜負他們。


3


人為什麼要自律?


自律就像一顆衛星,在推向太空的前期,必然有過一段漫長、痛苦或者前途未卜的經歷,然而一旦衝破大氣層,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剩下的就是在既定的軌道井然有序地運行,這一切,不經歷前期的掙扎和錘鍊,不會體會到那份悠然自得的從容。


做個自律的人,這樣你才能離自己的目標更進一步。


1、人與人的區別在於業餘時間


大學時班裡有一個學霸級人物,現在依然清晰的記得,那個學霸為了考研,每天早上6點準時起床,開始背單詞學習、晚上則是泡在圖書館,從來沒有在11點之前回到宿舍、週末大家想著去哪裡嗨,她依舊雷打不動去學習、堅持了一年,最終考上了理想的學校。


最近看了一個高分回答,” 如何高效學習 “,裡面的主人公12個月之內,自學完成了傳說中的MIT計算機科學課程表的全部33門課,從線性代數到計算理論。


為了保證高效時段得到利用,她把每一次學習當成月考甚至高考一樣的對待。為了高考你會提前準備什麼?物質準備 : 吃飽穿暖、精神準備 : 考前睡眠充足、知識儲備 : 複習再複習、在高考之前,腦海裡,她已經把在考場上的表現重複了多遍。通過這樣的方法,不斷激勵自己完成每一個任務。


從這兩個案例可以看出她們都一個共同點:自律的人,一定是可通過自己的學習方法達成目標!


2、明確目標的重要性


這裡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吃掉那隻青蛙》,先要確定你在生活中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然後再決定把什麼作為你要吃的“青蛙”。有的人非常明確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他們從不偏離目標,從而完成更多的任務。


有的人茫然,思維混亂,態度模糊…不知道該做什麼,為什麼做這件事,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這些都是造成他做事拖延,缺乏積極態度的主要原因。


第一步,明確你究竟想要什麼,你可以自己決定、也可以和其他你信任的人討論,讓他們幫助你分析,直到你徹底弄清楚你想要什麼為止。


第二步,把目標寫下來,也就是說,將你的想法寫在紙上以後,目標會更加清晰化、具體化。付諸筆端對你具有提醒作用。


3、完成目標做到持之以恆的自律


利用一句名言:征服自己的一切弱點,正是一個人偉大的啟示—沈從文


優秀的人你不是天生的,正是因為嚴於律己,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才有可能會成功,才有可能變得更優秀!


在別人出去玩樂的時候,一個人窩在那裡看書;

在別人享用著美食的時候,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

週末的時光,很多人慵懶地睡到中午,他依舊雷打不動的早起、跑步、看書、工作...


這樣的人,不僅看起來無趣,甚至感覺有自虐傾向,活得一點都不灑脫和自由。


但真實情況是,自律的人比不自律的人要自由得多。


如果你總是隨心所欲,講究及時行樂,不知道努力,別人玩你也玩,別人努力你還在玩,依舊放縱自己。那麼如此不自律的你,現在看似是自由的,但你會發現自己越活越沒有自由,沒有選擇的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