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溫儒敏教授:怎樣把“讀書”擺到語文學習的高位?

對話溫儒敏教授:怎樣把“讀書”擺到語文學習的高位?

精彩導讀

作為教育部統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先生對語文教學和讀書的觀點到底是怎樣的?在語文教學中談讀書,是溫老師的發明嗎?學好語文的關鍵是讀書嗎?為什麼在讀書這個問題上語文老師總是找不著北?這篇文章,相信對語文老師、家長朋友一定會大有裨益。

老師講,學生聽,大家不都這樣教嗎? 為什麼現在要提讀書呢?

溫儒敏:現在語文教學普遍都是課堂教學和課文講解帶動整個教學,依賴教材,依賴課文精講,依賴課後作業操練。對這種普遍的做法,大家很習慣了,已經輕車熟路,習以為常,所謂改革,也就是增加一點學生的活動。有時我們也對此不滿意。

看來得跳出來想一想:現有的語文教學模式是怎麼形成的?是天然合理的嗎?為何如“呂叔湘之問” 所說,會“少慢差費” ?是否應當有所調整改進?

其實,傳統的語文教育不是像現在這樣的。古人學語文從蒙學開始,就是讀書為主,先生是很少講的。從《千字文》《增廣賢文》《大學》《中庸》《左傳》等,一路讀下來,似懂不懂地讀下來,慢慢就讀得熟了,由不懂到懂,文字過關了,寫作也過關了。這是浸潤式的學習,整個身心沉浸在閱讀之中, 文化的感覺有了,語言的感覺也有了。傳統語文教學和現代語文教學最主要的區別就在讀書。傳統的語文教育並沒有明確的教學體系,也沒有教材、課堂精講和作業操練,但要大量反覆地讀書,整本整本地讀書;而現在的語文教學主要是一篇一篇地講,一次一次地組織活動,唯獨很少讀書,特別是讀整本的書。

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傳統的以讀書為主的方法太過奢侈。現代人要學的東西比古代多,除了語文,還有外語、數理化等,靠古代那種大量讀書的浸潤式的方法顯然不適應了。所以從新式學堂開始,就改為“概論式” 的學習,即以課堂的講習為主,課文的分析作為重點,把各方面的知識加以體系化,以概論的方式傳輸給學生。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學國文, 古典詩文還是佔很大比重,不過不同於傳統語文學習的辦法, 不再是一本一本地讀,而是一篇一篇地讀。這時期的國文學習雖然和傳統不一樣了,但還是注重讀的。五六十年代以後,學習蘇聯的教學模式,中小學語文也開始突出知識性傳授,學習語法修辭和文學常識,加上文選的精讀精講,就成為現在普遍流行的語文教學基本模式。

當初設計這種語文教學模式,是為了適應時代變化,力求在有限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具備讀寫能力。可是採取這種方式,讀書就少了。

回顧語文教學的歷史變化,是為了說明,現有的普遍的語文教學模式,也並非只是這些年應試教育的產物,它是有歷史來路的,它存在不合理的方面,需要反思,做一些調整。怎麼調整?適當吸收傳統語文教學中好的經驗,增加讀書量,扭轉近百年來語文教學存在的偏執,讓語文教學更加符合規律。

很多語文教師不否認讀書的重要,但一到教學的層面,就有意無意把促進讀書興趣這一點忘記或者放棄了。備課的時候,寫下多條教學目標,唯獨不考慮如何去引發讀書興趣。可能因為急功近利,總是考慮如何應對考試,提高成績,結果捨本逐末,未能把“讀書” 擺到語文學習的高位。

行者點評:老師講得多,學生讀得少,很多老師根本沒意識到這樣做是違背語文學習規律滴~

閱讀教學佔了語文的大部分課時, 讀課文和讀書是不是一回事呢?溫老師,我的教學出了什麼問題?

溫儒敏:現在語文教材很多都分為精讀和略讀兩類課型。教材分精讀和略讀,是有講究的。精讀課主要靠教師教,一般要求講得比較細,比較精,功能是給例子,給方法,舉一反三,激發讀書的興味;而略讀課是讓學生自己讀,把精讀課學到的方法運用到閱讀實踐中,主要是泛讀,自主性閱讀。兩種課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進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閱讀教學。但是如今的閱讀課往往混淆了精讀與略讀,幾乎全都設計成精讀精講。而且程式相對固定,不管什麼課,都要講寫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題思想、藝術手法,等等,摳得很細,加上幾乎全都是以分析性的精講記憶為主的教學方式。這種精讀課獨攬全盤的做法有很大的弊病,的確太死板,壓抑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興趣和讀書的興趣,應當改一改。

要分清精讀和略讀兩種課型,精讀課以教師講為主,略讀課就讓學生自主閱讀。講課也不要老是那一套程式,應當根據課文內容、文體以及單元要求的教學目標等,來設計不同的教案程序,突出每一課的特點和重點。除了區分精讀與略讀,還要更加細緻地區分與不同文體、內容相適應的課型。比如,散文、小說、詩歌與童話的課型也應當各自有所不同,古代詩歌和現代詩歌的課型也有差別。有的教師講童話《皇帝的新衣》,和分析小說一樣,還是人物形象、敘事結構、主題思想的分析等,唯獨沒有激發學生去想象,把童話教成了小說,這也是課型混淆。

略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要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實踐和體驗讀書的方法,激發讀書的興趣。如果處理成像精讀課那樣,就等於消除了略讀課的功能,閱讀教學就不完整了。為什麼教師會普遍地不分課型,幾乎全都講成精讀課呢?是因為擔心考試,生怕有遺漏,就把所有課全都精讀精講,細嚼慢嚥,學生自己閱讀延伸的空間就被擠壓,讀書的興趣也被扼殺了。這叫適得其反。

行者點評:從來沒有隻靠讀課本就學好語文的。

溫老師,您是最講究平衡意識的,您也知道現實中學生要考試,老師帶班要出成績。您提倡多讀書,可學生的時間就那麼多,我們該怎麼處理讀書和考試的關係呢?

溫儒敏:我們必須承認考試和競爭這種巨大的現實。高考和中考無論怎麼改,也是考試。既然是考試,就必然有競爭,也就難免會有應試教育。國情決定,在相當長時間內,我們必須與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共存”,不可能獨善其身。但“共存” 不等於完全被裹挾,不等於隨波逐流,關鍵要有清醒的平衡意識。既要讓學生考得好,又儘可能不要傷害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把他們的腦子弄得死板,這就需要在應試和素質教育之間取得一些平衡,而不是非此即彼。有水平的教師就懂得適當的平衡,和應試教育嚴峻的大環境共存,又始終在謀求自己的空間,儘可能改進語文教學,能改一點,就是一點。

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有各種各樣的辦法,但最管用的是讀書,是培養讀書興趣,這是關鍵,是“牛鼻子”。抓住了這個“牛鼻子”,就可能一舉兩得,既能讓學生考得好,又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種平衡的前提是不把考試和讀書對立起來。即使為了考試,也要注重培養讀書的興趣,少做題,多讀書。事實上,對讀書有興趣,喜歡讀書,有較寬閱讀面的學生,他們的思維比較活躍,語文素養比較高,考試的成績也不會差。再說,讀書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良性的生活方式。在中小學階段培養讀書的興趣與習慣,是為學生的一生打底子。講平衡,既照顧考試升學等現實的利益,更要從長計議,著眼於給學生的終身學習做準備,為他們走向社會之後的發展以及生活質量的提升打底子。今天重新提出“培養讀書興趣”,是把近期目標(考試)和長遠目標(學生的發展)結合起來,兼顧目前和長遠的需要。

語文課最基本的內容目標,是培養讀書的興趣和習慣。有了讀書的興趣和習慣,才能把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帶起來,把素質教育、人文教育帶起來。現在重新提出要抓住培養讀書興趣這個“牛鼻子”,去改進語文教學。這不是什麼新觀點,但在語文的概念被弄得很混亂的當今,重新回到樸素的立場來考慮問題,從“多讀書” 的角度去理解語文的本質,是有現實意義的。

行者點評:從長計議,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學習,這話多有社會責任感!

老師要怎麼教,學生才能愛上讀書,考試也能得高分呢?

溫儒敏: 為何我們的閱讀教學效果不理想?還得檢討一下某些關於讀書的觀念。有些觀念長期籠罩著我們的頭腦,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一代一代教師從來不會去懷疑,就那樣去認同和要求學生。

最常見的一個觀念,就是“不動筆墨不看書”。在一定情況下,是可以也應當這樣去要求的,比如精讀某一篇課文,或者為了積累去讀書。但很多情況下,又不能這樣要求,事實上也很難做到。規定學生凡是讀書都必須做筆記,凡是閱讀都得考慮如何提高寫作能力,這就會變成束縛,扼殺興趣。我們當老師當家長的要設身處地,如果自己也老是帶著任務去讀書, 負擔就很重,甚至會大煞風景,趣味索然。不能每逢讀書就要求孩子做到“不動筆墨不看書”。

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這樣去要求,讀寫結合自然會有好處,但不能時時處處都要求學生這樣做。特別是當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或者自由閱讀時,還是不應該這樣要求。

還有就是批評“好讀書不求甚解”。其本義是要求學習要認真、精細、踏實,不要似懂非懂、馬馬虎虎。如果我們是在認真閱讀分析一篇精讀課文,或者做研究性閱讀,這樣要求是完全應當的。但對於一般的讀書,特別是課外閱讀,就不宜強求了。在很多時候,讀書瞭解一個大概即可,不一定本本書都要精讀,都要像精讀課那樣“求甚解”。有的時候,“不求甚解” 恰好是可以拓展閱讀面、培養讀書興味的。我們當老師或家長讀書時是否全都做到“求甚解” 呢?這是難事,也沒有必要, 因此也不能要求孩子做到。總之,有些傳統的讀書觀念,要適時而用,不宜一概要求,更要防止其成為桎梏。我們的目的還是要激發讀書興趣。

我現在特別贊成讓中小學生“海量閱讀”。這是山東濰坊小學老師韓興娥的辦法。韓老師認為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端是一本教材一統課堂,教師講得可能很有激情,學生當堂互動也表現很好,但並沒有真正提升語文素養。為什麼沒有落實到讀書上面?韓老師認為語言學習應以積累為本,讀書為本,數量為先。對低年級學生而言,課本就是識字教材,文章的“深度理解” 要等學生在大量閱讀中慢慢反芻,不必一步到位。低年級大量朗讀兒歌、小故事,中年級海量誦讀美文和詩詞,高年級大量誦讀經典和白話文。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寫作、口語表達能力也會明顯提升。 大道至簡,韓老師的辦法就是帶領學生在課內課外都多讀書,真正做到了“讀書為要”,“讀” 佔“鰲頭”。我看這是培養讀書興趣的好辦法,也是提升語文能力的好辦法。當然,語文課是否採用和如何採用這 些好的經驗,還要結合各自的學情。

我還在不同場合提出過要鼓勵“連滾帶爬” 地讀。不要每一本書都那麼摳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讀,要容許有相當部分的書是“連滾帶爬” 地讀的,否則就很難有廣泛的閱讀面,也很難培養起閱讀興趣來。我說的“連滾帶爬” 地讀,包括瀏覽、快讀、猜讀、跳讀,學生可以無師自通,但有老師略加指導,甚至納入教學,就會事半功倍了。這也是激發閱讀興趣的好辦法。其實,我們小時候讀書,很多情況下都是“連滾帶爬” 地讀的,老師不怎麼管,但我們自己也讀得不錯。

行者點評:老師自己先去讀書,才懂得讀書到底是怎麼回事。

現在整本書閱讀這麼火,可老師該怎麼教呢?怎麼設計整本書閱讀課程?

溫儒敏:若要學生喜歡上整本書閱讀,就不能太多幹預,應當導向自由閱讀、個性化閱讀。如果“課程化” 太明顯,要求太多,學生還沒有讀,可能就興趣減半了。如果搞得很功利,處處指向寫作,甚至和考試掛鉤,那就更是煞風景,敗壞閱讀興味。我看社會上有些跟進新教材的名著導讀一類讀物,安排了很多閱讀計劃和規定動作,比如如何寫筆記,如何做旁批,如何寫讀書心得之類,甚至時間都規定好了,那就會限制了讀書的自由,減損了讀書的樂趣。

整本書閱讀教學效果好不好,就看學生是否愛上讀書,自己能找更多的書來讀,而且多是整本書閱讀。不要管得太死, 寧可實行目標管理,開頭有個提示和引導,結尾佈置一點小結之類,那就夠了。

中高考語文試卷命題都在考慮如何檢測整本書閱讀,比如加強閱讀面與閱讀速度的考察,這可能會“撬動” 整本書閱讀的教學。但那種指定讀若干種書,考試就考有無讀過,其效果就值得懷疑。因為有些應試的辦法就是針對這種考試的,結果很多學生未見得讀過這些整本的書,只是讀些提要之類,也能對付考試,還是不會讀整本書,也沒有讀書的興趣和習慣的。

我這些意見不一定對,大概也只是一些皮毛的心得,還得聽老師們的實踐經驗。

對部編本教材有質疑,找您能解決嗎?

溫儒敏:這套新教材是中央關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領導和組織編寫的,其編寫資源可以說空前雄厚。前後從全國調集五六十位專家、作家、教研員和編輯組成編寫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學語文編輯室和小學語文編輯室在其中起到中堅作用。實際參與過這套教材諮詢等工作的各個學科領域專家有上百人。教材還經過三十多輪評審,幾百名特級教師的審讀以及多個省市幾十所學校的試教。如果不是“部編”,很難動員這麼多力量。它的編寫質量是有保障的,作為一種“公共知識產品”,也能夠被多數人接受。我們不好說這是理想的教材,但顯然可以超越現有各個版本同類教材的整體水平。不必把這套教材的優點說得那麼多、那麼絕對,它可能只是相對地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種版本語文教材的“肩膀” 上,提升了一些高度。部編教材取代原來人教版教材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但不要忘記前人的功勞。

行者點評:教材一有問題就找總主編,實在是找錯了門。教材是“公共知識產品”,不是某一位作者的個人著作。

孩子沒事盡看“閒書”了,當家長的也真擔心! 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嗎?

溫儒敏:很多老師、家長認為課外讀物太濫、太雜,怕學生接觸耽誤了學習,因此,他們不贊成學生自己選擇讀物,也不主張學生讀“閒書”。很多老師、家長畫地為牢,只容許學生讀他們指定的書,甚至只讀與考試有關的書。這些老師、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不對。不讓讀“閒書”,就使讀書成了非常功利的行為。老是圍繞考試需要讀的那點課文,頂多還有一些教輔,限制那麼死,怎麼可能有閱讀興趣,怎麼可能拓展閱讀面,又怎麼可能提高語文素養?即便對考試而言,這也是下策。

“閒書”就是課外書,是學生按照興趣選擇的書,既包括名著經典,也包括某些流行讀物,範圍是很廣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有明確要求,讓學生讀書有選擇,有自由度,擴大閱讀空間。對於語文教學來說,閱讀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閱讀量,才有語感,閱讀能力、語文素養也才能得以提高。題海戰術只會敗壞學生學習的胃口,讓他們失去對語文的興趣。光是讓學生在指定範圍內閱讀,也是不好的,那會限制學生的自主性,也會挫傷讀書的興味。

這裡給老師和家長一個建議,叫“從長計議”。學生喜歡課外閱讀,可以培養讀書興趣,很難得呀!那就多鼓勵和引導吧。給些關心和指導是必要的,但不要干涉。學生有他們的“語文生活”,有他們的語文“圈子”與表達形式,他們可能會互相交流讀“閒書”的心得,其實這些都是學語文,是“大語文”。家長、老師也許不能完全進入學生的“語文生活”,但應當給予尊重和關心,才能在語文課和學生的“語文生活”之間疏通一條通道。這樣做,學生對於讀書和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有可能大大提高。何樂而不為?

行者點評:喜歡課外閱讀,多難得呀!小編上中學的時候就讀了很多很多閒書,寫了很多很多筆記,高考語文可真是得了高分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