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男孩大学顺利毕业!不寻常路的背后是有名的“鹰爸”教育

2019年12月2日,对于11岁南京男孩何宜德而言是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他拿着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自考成绩单和预审通过单,通过了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当面审核,这意味着他的大学专科已顺利毕业。

有意思的是,自考办工作人员一度怀疑电脑审核程序出了问题,专门打来电话求证,得知输入年龄准确无误后,惊奇无比,并祝贺11岁的何宜德创造了自考史上最小年龄毕业生的纪录。

这个宛如重生小说中男主角一般的孩子到底是何许人也?他是2008年出生的安徽籍南京男孩。


11岁男孩大学顺利毕业!不寻常路的背后是有名的“鹰爸”教育

何宜德就是人们熟悉的“裸跑弟”,小名多多。因早产7个月,出生时疾病缠身,危在旦夕,出院之后,父亲通过超乎寻常的体能锻炼,助其恢复健康。

在他3岁时,一次在美国纽约郊外冰天雪地的裸体跑步训练,而意外走红网络,人称“裸跑弟”,传奇色彩的童年开始了。

3岁“雪地裸跑”,4岁独自驾驶帆船出海,登上富士山,5岁开飞机,6岁给50多国元首写信,7岁出版自传,8岁徒步“死亡之海”罗布泊、9岁小学毕业,获得多项机器人世界冠军……小小何宜德不断自我突破,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不可能,也成了镁光灯下长大的孩子。

何宜德9岁拿到了小学毕业证,比同龄人整整快了3年,之后选择了父亲为他办的“鹰爸公学”自学初高中课程,同时报考南京大学主办的自考专科和本科。


11岁男孩大学顺利毕业!不寻常路的背后是有名的“鹰爸”教育

从他2017年2月参加南京大学主办的《销售管理》专科自考,一共18门课程,通过两年半的努力,何宜德一鼓作气,全部通过。

从何宜德的成绩单上可以看到,每门百分制,平均分为70.3分,其中考的最高的分数是商务交流(二)84分,依次为基础会计学83分、网络营销与策划82分。

更令人称奇的是,10岁的“裸跑弟”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1年内创造了专科和本科考20门,通过18门的“奇迹”。

“裸跑弟”究竟是怎么学习的?面对成年人都愁得抓耳挠腮的自考科目,何宜德究竟怎么“啃”下来的呢?何宜德说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遇到“拦路虎”,他通过网络找到名师指点,他说,通过自我想办法,解决难题,特别有成就感。

项老师是何宜德的学习管理老师,他掌控自学进度,并检验自学效果,他评价何宜德的自律和定力,要远胜于同龄人,甚至是许多成年人。


11岁男孩大学顺利毕业!不寻常路的背后是有名的“鹰爸”教育

何宜德8岁那年,奶奶过世,从墓地回来已近中午,家人还在忙碌,何宜德满眼泪光地回到课桌前,打开电脑网络学习了。

项老师分析说,何宜德从小就接受父亲“鹰爸教育”,久而久之形成了条件反射,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他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清晰而且精准,集中精力攻一个点就相对容易起来,这也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2012年,跟随父母到美国旅行的3岁幼童何宜德,在美国纽约-13℃的暴雪中,以裸跑的方式迎接农历新年。随后,这段视频被孩子何宜德的家人放到网上,3岁男孩何宜德迅速在网络上爆红,人称“裸跑弟”。

这段视频在网上的质疑甚至辱骂声,远超过了对“鹰爸”的支持赞赏声。


11岁男孩大学顺利毕业!不寻常路的背后是有名的“鹰爸”教育

争议越大,对现有教育理念的影响冲击越大。

考过自考的人都知道,这条路真是一条特别孤独且艰巨的路途。

他日常的学习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

在其最小年龄毕业生的纪录背后,是怎么样的自律生活?何宜德的学习日程排得很紧凑。

不论严寒酷暑,6点钟雷打不动地起床,洗漱之后就是晨跑晨读。

早饭之后走入学习室,投入紧张的学习之中,以自考课程为主,完全自学。

先仔细阅读教材,戴上耳机听网络名师讲授,不懂的地方反复听,之后完成配套练习。

午饭后,何宜德午睡一小时,起床后去“打”机器人,琢磨起编程,并进行实操,他的机器人打得又快又准,已10多次获得全国、亚洲乃至世界冠军。

上午四节课,课程会穿插复习初、高中的文化课知识内容,仍以自学为主,老师督促检查。

对于南京大学专科自考的通关成绩,何宜德还是挺在意的。


11岁男孩大学顺利毕业!不寻常路的背后是有名的“鹰爸”教育

人终究是有社会属性的,人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有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1.6米个头的他已接近爸爸的肩膀,看上去很清秀,实际已有50公斤重,他觉得自学并不难,特别是听网课,进行人机对话已驾轻就熟,相当熟练。

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何宜德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爸爸,物理专业的科班出身,7年的从教经历,后来下海经商。

这个带领孩子走上不寻常路的是其背后有名的“鹰爸”。

正是基于跨界的经历,他提出了“体商、情商、智商、德商、财商、逆商、胆商”等十商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将理念用于对孩子的教育实践当中,有条件要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实践。

对于儿子小小年纪就能大学专科毕业,“鹰爸”何烈胜还是相当高兴。他说,自己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儿子的学习成绩能被认可,说明自己的教育方法是行得通的,也是高效的。但他同时也认识到儿子学习上的不足,一是学的仅仅是书本知识,还没有用在实践中,二是孩子内在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教育还需强化。

我们经常听到:你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其实孩子也一样,许多父母如果不逼孩子一把,也许长大以后孩子反而会怨你。

人的天性,首先是好吃懒做,然后是不劳而获。


11岁男孩大学顺利毕业!不寻常路的背后是有名的“鹰爸”教育

如果你想让孩子们上学很快乐,那么就只有让他们少学或不学知识。

但少学、不学的结果是什么?长大后缺乏竞争力。

没有谁的出色是天生的,即便是天才,那也是1%的天赋加99%的汗水,所以关键时刻还是要逼孩子一把。

就因为相信人生注定要受苦,所以我宁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能照顾孩子的时候,让他吃苦。

而不是一味的让他快乐,最后在我们离世时,把他抛向这个社会,身无长物地茫然去面对自己人生的困难。

尽管我们不能也学不来鹰爸的“极限环境论”和“高效培育论”,但客观上对推崇“宽松放养”、“快乐教育”的父母是一个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