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典,再狂的人也有低頭的時候

劉文典,再狂的人也有低頭的時候

談民國知識分子之"風骨",繞不開劉文典;談劉文典,繞不開頂撞蔣介石之典故。有人描述,蔣不僅打了劉兩記耳光,還照著劉的臀部踹了兩腳,劉也不甘示弱,飛起一腳還擊,據說瞄準的是蔣的小腹。

其實,劉文典頂撞蔣介石,既沒有動武,也沒有傳說的戲劇化。

1928年11月23日晚,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學舉辦校慶晚會,隔壁的安徽大學學生前去觀看,被拒後遂開始砸門毀窗,且打傷女中師生。事後,時任安徽大學校長的劉文典不同意開除肇事學生,引發女中學生不滿。恰巧此時蔣到當時的安徽省會安慶視察,要劉處理安徽大學肇事學生,被劉"出言頂撞"。蔣說:"教不嚴,師之惰,學生夜毀女校,破壞北伐秩序,是你這學閥橫行,不對你撤職查辦,就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劉答:"提起總理,我和他在東京鬧革命時你在哪裡啊?如果我是學閥,你一定是新軍閥!"蔣大怒,令衛士把劉文典抓起來,並揚言要槍斃他。此事在當時的教育界震動很大,劉文典也因此暴得大名。魯迅諷刺當局,以劉文典"不肯稱呼蔣介石為'主席'而被關押多日"為案例;胡適也寫文章說,劉文典"因語言上頂撞"被拘禁,其家人朋友"只能求情而不能控告(蔣介石),這是人治,不是法治";章太炎事後更是抱病揮毫寫了一副對聯贈劉文典:"養生未羨嵇中散 疾惡真推禰正平。"章太炎借用禰衡擊鼓罵曹的典故,對劉文典狠狠誇獎了一番。

劉文典,再狂的人也有低頭的時候

劉文典狂,那是因為他有狂的資本。

劉文典18歲加入同盟會,在蕪湖公學與陳獨秀、劉師培同執教鞭,20歲東渡扶桑,從事反清革命,宋教仁被刺時他也現場喋血,他還當過國父孫中山的秘書,後棄政從教,最後在學界不朽,這樣的資本當然有狂的理由。但劉文典也有"服軟"的時候。

劉文典在清華任教時,到香山寺查閱佛經。該寺規定,非佛教人士,不準借閱,借閱必須在寺內唸經堂正襟危坐,也不得以手指沾口水翻書頁,必須用寺院製作的蔑子翻閱,違者受罰。寺中和尚深知劉文典是知名學者,特准他借閱,閱前詳細介紹了閱讀規則,劉先生當即承諾,嚴守規約。和尚去後,劉文典因車馬勞頓,未看多久,便生睏意,便持書臥床閱讀,不料竟然進入夢鄉,手中佛經也掉在地上。不知過了多久,正在夢中的劉忽然聽到罵聲,頭部受到撲打,睜眼看到老和尚邊打邊斥責"小子言而無信,竟把佛經丟在地上!"劉文典一面認錯,一面"抱頭鼠竄",且喊且逃,苦苦求饒。因這一打,劉竟和老和尚成為好友,還在清華園設素齋招待這位朋友。劉說"我的腦袋雖然不太高貴,但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打的,但這次捱打應該,君子不可失諾!"

劉文典,再狂的人也有低頭的時候

解放後,劉文典一直在雲南大學執教。在思想改造中,還算比較順利地過了關,成為雲南省唯一一名一級教授,並被推選為全國政協第一、二屆委員。但好景不長,隨著反右運動及隨後開展的向黨交心和大破資產階級法權運動,劉文典成為雲南大學"重點攻克的堡壘"。一生狂傲放縱的劉文典當然不會輕易認輸,放言"我不死誰敢教杜詩,即算能教也拿不了我這樣多的薪水","我不自殺,你們批不死我"。但形勢比人強,此時已不同於民國,即便是狂傲不羈如劉文典,最後也只能低頭,公開做出檢查。"堡壘"攻克下來了,劉文典的生命隨之也走到了盡頭,1958年7月14日,劉文典突感頭痛,昏迷不省,搶救無效,與世長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