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何在《呐喊》中提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鲁迅为何在《呐喊》中提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医者,当以悬壶济世为己任,可中医却在大文豪鲁迅先生眼中如同饿狼,骗子,鲁迅先生曾在《呐喊》中写道: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为此一言,也令诸多人不解,为何国粹中医成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骗子呢?

鲁迅为何在《呐喊》中提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鲁迅祖父周伯宜因卷入科考舞弊案件之中,被判了斩监候,深陷八年牢狱之灾,而鲁迅父亲周伯宜曾考中秀才,结果因此被革去秀才之名,为此周伯宜心生沮丧,每日饮酒麻痹,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在鲁迅先生的童年里面,鲁迅经常出入药店给父亲抓药,但父亲的病一直未曾好过。

鲁迅为何在《呐喊》中提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后来有一名自称是神医的何廉臣出现了,为了医治父亲的病,鲁迅听取了何廉臣的药方,什么六月的雪水、冬天的芦根,还有那个被霜打过三年的茄子等等荒唐药引子,结果周家的家产也是被骗的所剩无几了,父亲的病却没有任何起色,最终还病故了,这一下子,中医成为了一个痛,挥之不去的一个痛。

鲁迅为何在《呐喊》中提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怎么说这个何廉臣当初还是有些名头的,作为绍兴医学的会长,在全国也是知名度甚高的人物,一般也不会和行医骗人挂钩,但事实却摆在眼前,也就在这个时候,鲁迅对于中医已经没有任何好感了。

当然后来鲁迅先生自己也学过医,想以此救国,可最终发现学医是没有的,医者只是医好了一个人,却没有将这个心救回来。那么中医又是否如同鲁迅先生所言是个骗子?

鲁迅为何在《呐喊》中提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其实鲁迅先生对于中医的“偏见”并不是有意或者无意的,中医作为我国传承上千年之久的国粹,与其说是医学,倒不如说是一种文学,中医里面对于某种病症以及处理方式,就类似于论文论证,可问题是中医在传承的时候也只是以书籍方式流传,真正能够融会贯通者也屈指可少,而这其中也或多或少会出现些许个浑水摸鱼的医者,于是乎就成了“庸医”。

鲁迅为何在《呐喊》中提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鲁迅先生批判的中医并不是真正的中医,而是那些打着中医卖药治病幌子的“庸医”,而这些人往往还真是一个骗子。

不过中医也确确实实有缺点,或许就如同鲁迅先生说的“有意或者无意”,毕竟是药三分毒,这也是在里面的,只是这个“骗子”一说,又该当如何去评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