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受連續兩次發射失利影響,大國重器豎立海南,“胖五”再戰太空

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對於中國航天人來說更是如此。在3月16日到4月19日,短短24天內,長征七號甲運載火箭和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雙雙發射失利。前者代表是最新一代火箭技術,而後者竟然是一款安全係數極高的老型號“金牌火箭”。今年是一個航天發射任務特別繁重的年份,其中與空站間建設相關的發射任務、火星探測任務和嫦娥5號工程是重中之重。將於5月5日左右發射的長征五號B遙一火箭再次引起了國人的關注,不只是因為前兩次發射失敗,而是將要發射的被稱為“胖五”的重型火箭是大國重器,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也有著極為重要意義。

未受連續兩次發射失利影響,大國重器豎立海南,“胖五”再戰太空


對於年初兩次發射故障的原因,據說是由於一個渦輪泵的零件材料問題引起,既然已經找到原因自然就不會再次出現問題。另外,每一個火箭發射任務實際上都是一個相對獨立項目,出現的兩次發射失敗實際上都是孤立的事故。中國今年有40次發射任務,並不會因為這兩次事故就影響整體發射計劃。

航天發射任務被公認是一項風險極高科學探索,雖然中國航天的開局蒙受陰影,但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總體成功率高達94.85%,我們並不需要對長征五號B此次發射過於擔心。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雖然是一款新型火箭,但是在過去幾年一直在苦練內功,已經解決了氫氧發動機遇到的技術問題。長征五號B是在長征五號基礎上改進來的,這次發射是該系列火箭的第四次發射。在已經完成的三次發射任務中取得了兩勝一敗的成績,不過最近一次發射在去年年底大獲成功,把實踐20號衛星成功送入了預定軌道。

未受連續兩次發射失利影響,大國重器豎立海南,“胖五”再戰太空

據官方消息報道,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目前已經在發射架上就位,正在進行最後的準備和檢測工作,並將於5月5左右正式拉開中國空間站發射任務的序幕。此次發射任務有著兩大重要意義:

一是進一步驗證長征五號系列火箭的可靠性。“胖五”最大推力為1078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5噸,同步地球軌道運載能力為14噸,是中國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也是未來幾十年空間探測主要動力,在全球也僅次於美國“重型獵鷹”和“德爾塔-4”重型火箭,名列第三。中國空間站建設已經拉開序幕,而“胖五”未來承擔著核心艙和載人飛船的運送任務,是空間站建設順利推進的前提。另外,“胖五”能否發射成功還關係著今年將要進行的火星探測工程和探月工程。

未受連續兩次發射失利影響,大國重器豎立海南,“胖五”再戰太空

二是完成中國新一代載人試驗飛船的試驗。此次發射的新一代載人飛船是試驗飛船,與神舟飛船相比,這種載人飛船一舉解決了中國飛船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該飛船可以同時運送3名航天員和500公斤貨物,最多可以搭載7名航天員。新載人飛船採用的是返回艙+服務艙兩艙設計方案,返回地面後,飛船上的大部分高價值產品都在返回艙,能重複利用。

未受連續兩次發射失利影響,大國重器豎立海南,“胖五”再戰太空

對於普通人來說,每次在海南文昌進行的航天發射任務都值得關注,因為在這裡進行的多是重型火箭發射任務,發射的載荷同樣意義重大。“胖五”這次發射關係著空間站、火星探測工程和探月工程能否順利推進,還可以幫助航天人在兩次發射失敗之後打一個“翻身仗”。因此,讓我們一起祝願“胖五”此次發射能夠順利進行,為後續發射開一個好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