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玩樂“雲在場”:足不出戶擁有“詩和遠方”

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記者張漫子)五天時間夠不夠環遊世界?從北極圈到赤道、從廣袤的大草原到蔚藍的海岸線……與野生動物同行、在沙灘漫步、潛水衝浪等讓旅行愛好者興奮不已,如今五天假期來不及逐一體驗的旅行,卻可以通過直播鏡頭,在家中坐享。

1日上午,沒能成功預約到故宮門票的北京驢友王樂樂在家打開馬蜂窩App的“雲遊全球直播間”,在圍觀熊貓寶寶在線賣萌之後,還“去”哥本哈根一睹小美人魚的芳容。

短視頻、直播等形式的興起,為“雲旅遊”做好了技術準備和市場培育。內容的供給端也越來越豐富多元。而5G時代的到來,又助推“雲旅遊”。

“五一”玩樂“雲在場”:足不出戶擁有“詩和遠方”

直播平臺“雲旅遊”的截圖畫面

“雲旅遊”帶來的不只是美景。王樂樂說:“往年都是在旅行途中度過假期,往往只能走馬觀花遊覽一到兩個城市。今年在家中環遊世界,觀賞不同國家的美景,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是不一樣的體驗。特別是許多旅遊達人的深度遊,給我下半年的深度遊計劃帶來了啟發。”

作為用戶“在線種草”的場景升級,雲旅遊藉助科技手段,讓遠在天邊、藏在深閨的美景、文物等為更多人所共享,進一步推動了在線旅遊平臺的視頻化、融合化發展趨勢,使旅遊的社會效應得到更大發揮。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王笑宇認為,“雲旅遊”一方面能突破天氣、場地等傳統旅遊活動的限制,為遊客帶來全新的體驗和視野;另一方面能夠為旅遊供應商拓寬營銷渠道和服務半徑,在與遊客的線上互動中,更加了解用戶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差異化需求。

一些“雲遊客”表示,相較於線下旅遊,“雲旅遊”的吸引力在於能通過深度講解、深度瞭解體驗一樹、一木、一石、一畫、一碑背後的文化魅力。“資深旅遊博主長期保持對某一目的地、某一景區的關注,往往有豐富的知識和故事儲備,相較以前自由行的走馬觀花,這樣的雲上深度遊增強了我們的獲得感,能夠了解平時線下旅遊接觸不到的內容。”天津雲遊客楊勇說。

從清明節假期到“五一”小長假,在移動5G鏡頭下,博物館的“雲之旅”成為雲旅遊的熱門板塊,尤其受到親子家庭的歡迎。在杭州,浙江移動聯合良渚博物館聯合打造了“博物館雲春遊”直播,良渚博物院內精美的藏品一一展現在觀眾的屏幕前,細膩生動,躍然眼前,各大博物館富含的厚重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和獨特的美學價值也通過博主的解析得到再度挖掘。

在快手平臺的“丹麥安徒生博物館:尋找童真”直播活動中,旅遊博主“丹麥萌叔”和丹麥研究者一起,共同帶領宅在家中的遊客尋找安徒生童話裡的童真世界,通過視頻看到安徒生的高頂帽、旅行裝備等多件私人藏品,通過講述分享藏品背後的故事——作家安徒生的奇聞逸事和人生經歷。“丹麥萌叔”說:“全球博物館內有數不盡、講不完的有故事的藏品,都是直播的絕佳內容,值得我們深入挖掘。”

從“雲端圖文種草”到實時直播,再到跨平臺的深度合作,雲旅遊的邊界得到進一步延伸。雲旅遊在增強旅遊景區、博物館、旅遊目的地吸引力和用戶黏性的同時,也通過“雲旅遊+直播帶貨”的模式提升了相關產業的帶動效應。一些優質的直播內容在集聚流量的同時激發了人們對旅遊相關產品的消費慾望。

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梁建章在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直播“賣風景”,不僅吸引61萬觀眾愛上景區的“好山好水好空氣”,更帶動周邊酒店的預售額達上千萬元。電商平臺、直播平臺、線下博物館的合作共生,不僅使觀眾一天內遍覽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重要藏品,也直接拉動了近千種博物館特色文創產品的銷量。

假期第一天還沒結束,王樂樂已經雲遊了鶴峰屏山大峽谷,打卡了新疆的江布拉克風箏節,“雲投餵”了黔靈山公園的獼猴,“期待未來AR、VR等更多先進技術能夠早日應用到雲旅遊的場景當中,增強沉浸感,早日隔屏‘觸摸’到嵐山的楓葉和科莫湖的水面。”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