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醫院醫護團隊今天解除隔離,他們參與上海危重症患者救治

5月2日,上海春意盎然,陽光明媚。對上海瑞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瞿洪平來說,這一天他也格外喜悅。

2020年2月11日起,瞿洪平以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的身份,入駐定點醫院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由其帶領的瑞金“天團”,參與了上海5名危重患者的救治。

經歷14天隔離期、3次核酸檢測呈陰性後,5月2日,包括瞿洪平在內的6名成員終於可以回家了。

瑞金醫院醫護團隊今天解除隔離,他們參與上海危重症患者救治

5月2日下午,瑞金醫院領導歡迎支援上海公衛中心的瑞金“天團”回家。 受訪者供圖

最難忘47天ECMO治療患者出院

2月11日至4月17日,瞿洪平幾乎每天都堅守在上海公衛中心A3應急病房大樓,守衛著危重症患者的生命。病人在2樓,其團隊成員24小時守候在1樓或3樓,10米的救治距離,病人一旦出現病情變化,醫護團隊便可第一時間趕到病房。

瞿洪平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上海對於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體系是集中收治、分層管理,公衛中心處於整個上海的救治一線,而我們是上海整個救治一線的最後一道防線,從入駐至今,更多打的是攻堅戰,主要負責對早期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的治療。”

最讓瞿洪平難忘的一例病例,是上了47天ECMO的患者老童。這可能是目前國內接受ECMO治療時間最久的一位新冠肺炎病人。

“從醫學上講,這一例病例的救治,遠遠超出了我們對生命支持的理解,國際上一般最長達到3周左右,而我們認為醫學上有能力、有技術去維持好他的生命,我們就採取長期精細化的治療和護理,最終讓這名病人成功脫機,順利出院。”瞿洪平表示。

更讓瞿洪平驚喜萬分的是,老童於4月15日出院後2周多,救治團隊對其進行隨訪,“他現在不需要吸氧,看起來就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也能自理,可以隨意走動,接近正常生活狀態。”瞿洪平進一步說,“這一切在我們看來,都超出了我們整個醫學中可以借鑑的內容,也超出了醫學專業認知,可以說是突破了醫學的極限。”

他坦言,整個治療過程中,離不開醫生,更離不開護士。“我們負責治療的ECMO病人中,有一些具有基礎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腎病、腦梗,對這類病人我們更加需要精細化的治療和管理,在康復護理、管路維護等各個方面,都離不開護理工作。”

截至目前,由該團隊負責救治的5例危重症患者,目前僅有一例仍在住院康復中,病情穩定,交流順暢。“這名患者是我們負責的危重症病人中最早脫掉ECMO的,接受了23天ECMO治療,由於他有諸多基礎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等,需要接受透析治療,還曾有過2次腦梗經歷,目前我們還在與康復師溝通,後續將幫助他逐步康復。”

康復患者送錦旗致感謝信

有著重症醫學10年從業經驗的徐文醫生,是瑞金“天團”的另一名醫生,與“領隊”瞿洪平同一天入駐上海市公衛中心,也於5月2日當日正式解除隔離。

回憶整個抗疫經歷,對她來說是職業生涯中從未有過的體驗。

“剛開始到這裡,患者數量多,其中還有不少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那時的我們,對於新冠病毒還沒有很深的瞭解,更不知道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程改變、病情變化會如何,也沒有接受過那麼多複雜而嚴格的防控要求,這裡的工作和我們平時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護理人員也來自各家醫院,起初大家都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與適應。”徐文回憶。

一方面醫護人員們需要溝通合作,另一方面大家也經歷著身體和心理壓力。徐文坦言,團隊裡有不少女醫生,起初每天至少4小時要進入隔離病房工作,在厚重悶熱的防護設備下,每個人承擔的體力、壓力都很大,即使對於身強力壯的男醫生來說都是一種挑戰,而她也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學習進步。

另一名當日解除隔離的團隊成員譚若銘,於3月1日進入上海市公衛中心。她記得,當時團隊負責的危重症患者中,其中2人還未脫離ECMO支持,病情並不穩定。“那時,我每天要進去3-4次隔離病房,每次至少2小時,最長的時候需要達到4-6小時。”

在瑞金“天團”中,負責護理統籌工作的杜穎,總共堅持奮戰了50多天。像杜穎一樣的人還有很多,從2月11日至今,瑞金“天團”陸續有30名護士、10名醫生和2名呼吸治療師參與了危重患者的救治。團隊成員定期輪換或調配,從而來保障整個救治力量和效率。

醫護團隊的付出,也收穫了來自患者的感激。

徐文記得,歷經47天ECMO治療的老童,在出院那天給他們送了錦旗,另一名70歲患者老徐,在兩頁紙上手寫了一封感謝信。

瑞金醫院醫護團隊今天解除隔離,他們參與上海危重症患者救治
瑞金醫院醫護團隊今天解除隔離,他們參與上海危重症患者救治

感謝信。 受訪者供圖

信中寫道:“衷心感謝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瞿教授團隊,以勇敢的犧牲精神,以及卓越的醫療技術,把我這個年過七旬的老者從閻王爺手中搶了過來。這種大恩大德,是怎麼樣感謝都不過分的,也是感謝不了的,所以大恩不言謝。我一定會用餘生,為人民的健康事業服務,為中國人的老年服務儘自己綿薄之力,來報答恩人們。”

老徐是一名湖北人,他的心願是能和這些救治過他的醫護人員在武漢相會。這封信感動了瑞金醫護團隊每一名成員。“能看著這些病人從這裡走出去,迴歸社會,迴歸家庭,能像健康人一樣生活,那是對我們團隊莫大的一種激勵。”瞿洪平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