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完自己坑隊友,背靠強大德國的意大利,為何二戰中如此弱不禁風

如果我們把總拖隊伍後腿,甚至坑隊友的人稱為“豬隊友”,那麼二戰時加入軸心國的意大利軍隊,就成了豬隊友的真實寫照。

早在德國和意大利簽訂《鋼鐵條約》時,德國國防軍中,對於和意大利結盟,就有著強烈的反對聲音,他們警告元首,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相當於我們增加10個師的軍隊;如果意大利加入同盟國,我們用20個師擺平他們;但是如果意大利加入我們,我們就必須用50個師去幫助它。

坑完自己坑隊友,背靠強大德國的意大利,為何二戰中如此弱不禁風

(自由散漫的意大利軍隊)

後來戰爭的進程,充分說明了德國軍官們的先見之明,只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意大利對德國造成的戰爭影響,遠遠超出50個師。

背靠強大德國的意大利,叫囂要恢復羅馬帝國榮光,為何坑完自己坑隊友,如此弱不禁風呢?

一、投機心態和實力不足

1940年,德國向法國展開進攻,要求意大利配合夾擊,但墨索里尼以沒有做好準備為由,不願參戰。等到德國即將挺進巴黎時,趁火打劫的意大利馬上向法國發起進攻,卻被本欲棄抵抗的法國軍隊打得潰不成軍,一路攆回意大利境內。

坑完自己坑隊友,背靠強大德國的意大利,為何二戰中如此弱不禁風

(意大利軍隊)

首戰失利讓投機取巧的墨索里尼顏面盡失,為了找回面子,他決定發動一場屬於自己的“戰爭奇蹟”,不顧希特勒勸阻,對巴爾幹小國希臘宣戰。

面對希臘3萬守軍,意大利不僅出動了飛機坦克,還出動了8萬之眾的意大利軍隊,狂妄的墨索裡宣稱,這不是戰爭,而只是意大利人的一次閒庭散步。

結果這場散步持續了半年之久,連續兩次進攻都以慘敗收場,希臘軍隊甚至反攻到意大利作為進攻跳板的阿爾巴尼亞。

墨索里尼不得不求助德國,使得本來已經做好進攻蘇聯準備的德國國防軍,不得不改變計劃,南下直撲巴爾幹,用三個多月的時間,吞併了包括希臘在內的所有巴爾幹地區。此舉直接導致德國進攻蘇聯計劃的推遲,被拖進了蘇俄嚴寒的冬季。

坑完自己坑隊友,背靠強大德國的意大利,為何二戰中如此弱不禁風

(北非戰場的意大利士兵)

被意大利軍隊低能所驚呆的德國,反覆警告意大利,守好佔領地,不要盲目出擊,但野心和實力完全不符的墨索里尼,偏偏要染指英國在北非的殖民地,結果,德國不得不在東掐蘇聯、西抗英國的背景下,進入北非為它解圍,陷入三線作戰的窘境。

二、全無鬥志的意大利人

意大利人對待戰爭的無厘頭,從二戰開打就暴露無遺,1940年6月,意大利派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所乘坐的飛機,居然被意大利的高射炮擊中,巴爾博當場身亡。

坑完自己坑隊友,背靠強大德國的意大利,為何二戰中如此弱不禁風

(主動投降的意大利軍隊)

阿拉曼戰役中,還沒等英國人完成合圍,成軍團建制的意軍就主動投降,打破了戰爭歷史上的投降速度和人數紀錄,當丘吉爾向英軍元帥奧金萊克詢問戰況時,電話那頭的奧金萊克得意洋洋地回答,意大利戰俘數不清,我想應該有5畝地的軍官,200畝的士兵。

由於投降的意軍實在太多,急於追擊德軍的英軍只得讓意大利人自己建戰俘營,把自己關進去,等英軍回來再來安置他們。

蘇聯戰場的意軍更加糟糕,蘇德戰爭打響後,德國讓意大利攻打斯大林格勒,配合德軍的正面進攻,但意大利防區很快被蘇軍突破,22萬意軍蜂擁潰逃,把德軍的側翼完全丟給了蘇軍,導致一百多萬德軍被圍殲。

坑完自己坑隊友,背靠強大德國的意大利,為何二戰中如此弱不禁風

(追求生活品質的意大利士兵)

當時,意大利外交大臣齊亞諾正在德國訪問,他向德方詢問意軍的傷亡情況,德國人沒好氣地回答,沒什麼傷亡,他們跑得太快了。

三、外強中乾的軍事工業

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橫掃全球,意大利卻迎來了少有的高速增長期,看似強大的工業基礎,帶動了軍工的發展。

不過意大利的軍工產品,就和它膨脹的野心一樣外強中乾 ,薄皮大餡的坦克一打就穿,材料低劣的戰鬥機中彈就著。

其實也難怪,和英法老牌殖民帝國相比,意大利國家底蘊單薄,當它統一時,全球殖民地早已被其它列強瓜分完畢,由於國土狹小,原材料匱乏,當時的意大利還落了個“窮漢帝國”的稱號,被列強恥笑。

坑完自己坑隊友,背靠強大德國的意大利,為何二戰中如此弱不禁風

(投降的意大利士兵)

墨索里尼急需擴張,佔領殖民地,掠奪資源,來支撐他日益燃燒的羅馬帝國夢想。當時好點的殖民地都被人家佔著,本著欺軟怕硬的天性,他選擇了一窮二白的埃塞俄比亞作為欺負對象。

由於率先打破了一戰後《巴黎合約》的均衡體系,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亞不僅沒有撈到好處,投入了大量殖民地建設資金,還遭到了國聯制裁,它包括禁止向意大利提供武器、貸款和生產原材料,意大利的工業隨之癱瘓。

坑完自己坑隊友,背靠強大德國的意大利,為何二戰中如此弱不禁風

(被俘的意大利士兵)

1938年,在世界強國中,美國鋼產量2880萬噸/每年,德國2265萬噸/年,連日本彈丸島國都有647萬噸/年,但意大利卻只有235萬噸/年。其它工業原材料產出更是慘不忍睹。二戰爆發之初,意大利儲備的鋼材僅夠用14天,石油35天,礦石6個月。

戰爭拼的本來就是資源消耗,意大利這點家底,卻敢跟著起鬨,難怪外長齊亞諾在日記中寫道,這樣一種情況,真不知我們的元首,為何敢參加戰爭。

歷史學家享利.亞當斯在評價二戰意大利時表示,一場沒有深思熟慮和前期準備的狂妄衝動,一場沒有資源積累和戰前動員的盲目樂觀,這樣的戰爭,怎麼可能又不失敗呢。

參考資料:《二戰時期意大利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