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家裡的癱瘓老人是一種什麼體驗?四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導語: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年人近2.5億,每年都會出現大批的失能失智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總數超過4000萬,他們面臨的養護難題也是每個家庭和社會的痛點和難點。


照顧家裡的癱瘓老人是一種什麼體驗?四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每個人都會老,當我們老了,痴呆了,癱瘓了走不動了,究竟誰願意來照顧?

王大爺,82歲

王大爺已經80多歲了,躺在床上不能走,已經四五年了,照顧王大爺的責任就落在他的兒子身上,每天準時,給老人翻身清理大小便,保證衣服和身體乾淨,不汙染,王大爺還算比較好伺候的,不吵不鬧。


照顧家裡的癱瘓老人是一種什麼體驗?四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雖然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但是,像個嬰兒一樣很乖,很聽話,叫他吃飯就好好吃,叫他吃藥也很順從,因為他頭腦還是清醒的,知道是兒子照顧自己,也覺得對不起兒子,在兒子面前不會發脾氣。

他的媳婦也很好,每天準時煮好飯,讓丈夫喂老人,某人換下的衣服還是拿給她,他就去洗,兩夫妻都退休了,比較有時間 ,老人以前好的時候 ,對兒子兒媳也很好,娶媳婦建房子,老人都有幫忙的,現在老人不能動了,不能照顧自己,他們覺得有責任幫助老人,也算是比較孝順。

王大爺頭腦還沒有完全糊塗,雖然不能動彈,但也不會很麻煩兒子兒媳,儘量配合,這種老人照顧起來還輕鬆一點 ,人的心情也會比較好。

宋奶奶,84歲

宋奶奶就不太好照顧,不識字,人又特別固執 ,癱瘓多年,而且非常難伺候,一點點伺候不好,就大喊大叫,罵人摔東西,說兒子兒媳虐待她。


照顧家裡的癱瘓老人是一種什麼體驗?四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又哭又鬧,更崩潰的是,大便拉的到處都是,從床頭到床尾,沒有人願意靠近,久病床前無孝子,確實是這個道理,是女兒照顧的,整的心力交瘁,人幾乎要崩潰,有時候她自已都不想活了。

折騰了這麼幾年 ,家裡都希望她快點去世 ,去到極樂的世界享受,好象上輩子欠老人家債,這輩子來還。

家裡有一個這樣的老人 ,實在是太難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別不瞭解情況,就胡亂指責別人,對別人指手畫腳,更不要輕易的評論別人是否對老人孝順。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照顧老人,不要要求多孝順,做到問心無愧,就很難得了,我們年輕的時候一定要保重身體,不然老了,不中用了,將來拖累子女,也是我們自己不想面對的。

馮奶奶,78歲

年輕時是個醫生,為病人看了一輩子病,年老了卻要別人為自己治病,毛病很多,關節炎,糖尿病,高血壓,腦梗 ,這幾年眼睛快看不見了。每天都要吃大把的藥,已經很久不能下床了,小腿肌肉萎縮了。


照顧家裡的癱瘓老人是一種什麼體驗?四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沒有兒子,只有女兒,是最小的女兒女婿照顧她,不住在一起,每天準時送飯過來,扶老人做起來,做些康復運動,和老人聊天,逗老人開心 ,有時候給老人講故事 ,有時候給老人念雜誌 ,打開電視讓她聽聲音。

後來女兒女婿,就沒有時間天天來了 ,因為,他們抱孫子了,需要照顧孫子,兒子兒媳都要上班,兩頭跑,忙得焦頭爛額。

最後沒有辦法,請了一個保姆7000塊,包吃包住,負責照顧馮奶奶 ,煮飯,做些家務,星期天休息。

平時給老人換洗衣服,洗澡,都是女兒女婿在幫忙,儘管有保姆,只要有時間,女兒,女婿,孫子,孫媳婦都會上門看望老人。女兒也會上門陪伴老人,為她做些事情。保姆不可能完全代替女兒女婿。

女兒女婿還算比較孝順的,無怨無悔的照顧老人,只是人們要照顧孫子,才請了一個保姆,即使如此,女兒女婿抽時間也會去看望老人,給老人一些必要的幫助。

趙大爺,90歲

患有多年的腦血栓,高血壓,原來生身體也挺好的,一切都可以自理,後來摔了一跤,就不能走路了,老人恢復的特別慢,屎尿都要在床上解決,吃飯也在床上。


照顧家裡的癱瘓老人是一種什麼體驗?四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剛開始兩個月,媳婦兒子還願意照顧,後來就不願意了,叫他們兄弟幾個輪流照顧。可憐的老人在兄弟之間傳遞,老人受盡折騰, 就像皮球一樣,在幾個兄弟之間踢來踢去。

有一次老人特別的難受 ,哀求了半天 ,子女才同意把他送到醫院,到醫院以後,其他幾個子女都不露面了。

也沒有到醫院看,最小的兒子去醫院,也非常不願意,住了兩天以後,一直想辦理出院,自己又不想出錢,打電話給幾個兄弟,兄弟也是推三阻四,也沒有來人,也沒有打款,沒交錢醫院就不給出院,也沒有開藥。

醫生給他好好說,叫他交錢,他說好,結果一分都沒有交,半夜的時候,偷偷把老人揹走了,老人的命運到底怎麼樣,那就不知道了。

因為當時我家老人也住院,也看到這個情況,兒子對老人態度非常不好,當著病房這麼多人的面,罵他父親,如果其它兄弟也不願意管好人,更不願意出錢,老人回去以後的命運真的很難說。

人說多子多福,實際上並非如此,老人一無所有,兒女又不孝順,老人的晚年,是非常悲慘的,會被子女認為拖累他們,子女嫌棄老人,甚至拋棄老人都有可能。


照顧家裡的癱瘓老人是一種什麼體驗?四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結語:

看到這些老人,最後失去能力,有些子女願意無怨無悔的照顧,照顧關心他們的父母,子女的孝心,懂得感恩回報,願意照顧老人,值得稱讚

有些子女,卻不願意照顧自己的親生父母,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推卸責任,是不應該的,無意指責任何人,個人有個人的難處,有備才能無患。

我們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多努力一點,多賺一點錢,千萬不要揮霍金錢,當我們老的無能為力的時候,如果手裡有點錢,還不至於這麼悲慘,也可以活的有點尊嚴的,養兒防老已經過時了,自己為自己養老,才是趨勢。#心晴計劃# #碩果計劃#

藍色的憂傷 感謝您閱讀,評論,點贊,轉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