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詩文別集有哪些?推薦45篇(二)

46、《華陽集》

  中唐詩人顧況著。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晚年自號悲翁,蘇州海鹽恆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肅宗至德二載(757年)登進士第。建中二年(781年)至貞元二年(786年)﹐韓滉為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時,曾召為幕府判官。貞元三年為李泌薦引,入朝任著作佐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顧況強調詩歌的思想內容﹐注重教化。他曾模仿《詩經》作《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並效法《詩經》“小序”,取詩中首句一二字為題﹐標明主題,開白居易《新樂府》“首句標其目”的先例。其中以《囝》最著名。七言歌行中《公子行》﹑《行路難三首》,揭露貴族子弟的豪侈生活﹐諷刺封建帝王追求長生的愚昧行為,頗有現實意義。又如《李供奉彈箜篌歌》、《劉禪奴彈琵琶歌》、《李湖州孺人彈箏歌》等,通過豐富生動的比喻和環境氣氛的渲染,對音樂的描繪相當出色。這些詩想象豐富,意境奇特,色彩濃郁。皇甫湜《顧況詩集序》稱其“偏於逸歌長句,駿發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唐末詩僧貫休有《讀顧況歌行》一詩﹐對他的七言歌行也極為推崇。

  有《顧逋翁詩集》4卷,收詩239首,聯句1首。唐代趙昌平校編的《顧況詩集》以此為版本,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增加補遺八首,句三。《華陽集》3卷(其中詩賦2卷,文1卷),輯入《四庫全書》。《全唐詩》編錄其詩4卷,《全唐文》編錄其文3卷。

47、《翰苑集》

  唐代宰相陸贄著。陸贄(754~805)字敬輿,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大曆六年(771年))進士,又應博學鴻詞得高第,授華州鄭縣尉,遷渭南縣主簿。德宗即位,召充翰林學士。轉為考功郎中、諫議大夫,貞元七年(791年),拜兵部侍郎,知貢舉。次年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為宰相。兩年後即因與裴延齡有矛盾,被貶充忠州(今重慶忠縣)別駕。唐順宗即位後,下詔召還陸贄,詔未至而贄已逝。諡號宣,世稱陸宣公。新、舊《唐書》有傳。

  陸贄以駢文擅名。他的駢文,對偶齊整,音韻協調,語言流暢,氣勢極盛。所寫詔書﹑奏議等,善於將誠摯的感情同精當的議論融合在一起,因而具有感人的力量。被稱為“經世有用之言”、“昭昭然與金石不朽”、“於古今政治得失之故,無不深切著明,有足為萬世龜鑑者”。

  陸贄文集,明清以來刻本很多,今傳《翰苑集》24卷,有《四部叢刊》本,系據宋刊本影印。另有詩文別集15卷,已久佚不傳。《全唐詩》存其詩3首。今有《陸宣公集》(亦名《陸宣公翰苑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重新出版。

48、《韓昌黎集》

  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著。韓愈(768~824)字退之,諡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唐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韓愈早年流離困頓,三歲喪父,其兄韓會及嫂撫養之。有讀書經世之志,雖孤貧卻刻苦好學。貞元八年(792年)進士。此後又連續三次應吏部博學鴻詞科考試,皆不中。直到29歲才在汴州董晉幕府中謀得一個觀察推官的微小官職,後回京任四門博士。36歲時,任監察御史,不久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賦稅,而被貶為陽山縣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此後直到50歲,官職一直浮沉不定。元和十二年,韓愈50歲時,因參與平定淮西吳元濟之役表現出處理軍國大事的才能,遷為吏部侍郎,進入朝廷上層統治集團。但兩年後,他卻因上表諫迎佛骨而觸怒憲宗,險些被憲宗處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於一死,被貶為潮州(在今廣東)刺史。在潮州八個月,宦官殺憲宗,立穆宗,韓愈被召回朝,後歷官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長慶四年(824)病逝於長安,終年57歲。

  韓愈提倡儒家正統思想,提倡仁政,反對藩鎮割據,反對官吏對人民的蒐括,要求朝廷寬免賦稅徭役,表現了他關心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創作理論上認為道(即仁義)是寫作的目的和內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強調文以載道,文道合一。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與柳宗元共同發起古文運動。創作中堅持“詞必己出”、“陳言務去”。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提出養氣論,提出“不平則鳴”的論點。在作品風格方面,他強調“奇”,以奇詭為善。

  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將他與杜甫並提,有“杜詩韓文”之稱。論說文在韓文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長篇如《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等,大都格局嚴整,層次分明;短篇如《雜說》、《獲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遠;敘事文在韓文中比重較大。繼承《史記》歷史散文傳統的,如名篇《張中丞傳後敘》,融敘事、議論、抒情於一爐。其墓碑和墓誌銘特別有名,其中學《史記》、《漢書》,描繪人物生動奇特而不用議論的,如《試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清河張君墓誌銘》等;記文學摯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誌銘》、《南陽樊紹述墓誌銘》、《貞曜先生墓誌銘》等。但也有“諛墓”之作,當時已受譏斥。抒情文中的祭文,一類寫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韻常規,如《祭十二郎文》;一類寫朋友交誼和患難生活,四言押韻,如《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書信如《與孟東野書》、贈序如《送楊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韓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穎傳》、《石鼎聯句詩序》之類,完全出於虛構,接近傳奇小說。韓愈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藝術特色多樣化;掃蕩了六朝以來柔靡駢儷的文風。他善於揚棄前人語言,提煉當時的口語,如“蠅營狗苟”(《送窮文》)、“同工異曲”、“俱收並蓄”(《進學解》)等新穎詞語,韓文中較多。他主張“文從字順”,創造了一種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書面散文語言,擴大了文言文體的表達功能。但他也有一種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謂“不可時施,只以自嬉”(《送窮文》),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韓愈在詩歌創作上也有新的探索。他的詩力求險怪新奇,雄渾而重氣勢。善於用強健而有力的筆觸,驅使縱橫磅礴的氣勢,夾雜著恢奇詭異的情趣,給詩思渲染上一層濃郁瑰麗的色彩,造成奔雷摯電的壯觀。另外韓詩在藝術上有“以文為詩”的散文化傾向,對後世亦有不小的影響。當然韓詩中也有追求怪誕詭譎的遊戲文字,是不足取的。

  韓集古本,以南宋魏懷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為最善;廖瑩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遺文》(明徐氏東雅堂翻刻)最為通行。清代顧嗣立、方世舉各有詩集單行注本。今人錢仲聯《韓昌黎詩系年集釋》是另行系年的集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有錢寫的“前言”。另外,為韓集作校勘或補註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陳景雲、王元啟、沈欽韓、方成和今人徐震。年譜以宋洪興祖《韓子年譜》最為詳備。趙翼《甌北詩話》、方東樹《昭昧詹言》、林紓《韓柳文研究法》中有關部分,是評論其詩文的代表著作。

49、《劉夢得文集》

  唐代著名文學家劉禹錫著。劉禹錫(772~842),字夢得,祖籍多有爭議,有說是洛陽人,有說是彭城(今徐州)人,有說是定州人以及中山無極人,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出生於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貞元九年,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詞科,從事淮南幕府,入為監察御史。參與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改革失敗後,貶朗州司馬。居十年,召還。將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觀看花詩涉譏忿,執政不悅,復出為連州刺史。後徙夔、和二州。久之,徵入為主客郎中、禮部郎中,集賢直學士。又出刺蘇州,徙汝、同二州,晚年回到洛陽,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與朋友交遊賦詩,生活閒適。死後被追贈為戶部尚書。

  劉禹錫現存詩800餘首。其詩風頗具獨特性。他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他說:“我本山東人,平生多感慨”(《謁柱山會禪師》)。這種“感慨”不僅增加了其詩耐人涵詠的韻味,而且極大地豐富了其詩的深度和力度。無論短章長篇,大都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極富藝術張力和雄直氣勢。如“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另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如“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等。其詠史詩十分為人稱道。這些詩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表現他閱盡滄桑變化之後的沉思,其中蘊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懷古》、《烏衣巷》、《石頭城》、《蜀先主廟》等。劉禹錫的山水詩,也改變了大曆、貞元詩人襟幅狹小、氣象蕭瑟的風格,而常常是寫一種超出空間實距的、半虛半實的開闊景象,如“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野草芳菲紅錦地,遊絲繚亂碧羅天”等。詞作亦存四十餘首,風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轉、樸素優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潑,充滿生活情趣。

  《劉夢得文集》原本40卷,今存30卷,其中詩、樂府10卷,賦、文20卷。宋代宋敏求輯得遺詩407首,雜文22篇,編為外集10卷,有影印本流行。商務印書館、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劉禹錫集》,即以此為本,吳在慶編,有吳寫的“前言”。

50、《柳河東集》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著。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愚溪”。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並稱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出身於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後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為永州司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不久再次被貶為柳州刺史,在柳州政績卓著。卒於柳州任所。

  柳宗元和韓愈在文壇上發起和領導了一場古文運動。他們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論和文學主張。在文章內容上,針對駢文不重內容、空洞無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現實,“不平則鳴”,富於革除時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體,突破駢文束縛,句式長短不拘,並“務去陳言”、“辭必己出”。此外,還指出先“立行”再“立言”。在創作實踐上,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如《永州八記》等,文章短小、輕靈,樸實、順暢生動表達了人對自然美的感受,豐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領域,從而確立了山水記作為獨立的文學體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他的傳記散文,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又有所創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誇張虛構,似寓言又似小說。如《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童區寄傳》。山水風景,所傳頌。其中以《小石潭記》最為著名,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在詩歌理論方面,他繼承了劉勰標舉“比興”和陳子昂提倡“興寄”的傳統。與白居易《與元九書》中關於諷喻詩的主張一致。其詩多抒寫抑鬱悲憤、思鄉懷友之情,幽峭峻鬱,自成一路。哲學著作有《天說》《天對》《封建論》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劉禹錫保存下來,並編成《柳河東集》。宋代廖瑩中的《柳河東集》分為45卷,其中雅詩歌曲1卷,賦1卷,文39卷,詩2卷,《非國語》2卷,外集2卷,附外集補遺、年譜等。明代蔣之翹輯注的《柳河東集》附有遺文,評註較為詳備。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0年據影印宋世綵堂本斷句排印成《柳河東集》增加了“柳先生年譜”和《寶禮堂宋本書錄》。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新一版,改正了一些斷句和文字上錯誤。

51、《張司業集》

  唐代詩人張籍著。張籍(約767~約830)字文昌。祖籍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早年漫遊,結識名詩人王建、孟郊、韓愈等。唐德宗貞元14年(798),韓愈為汴州進士考官,張籍被薦,次年在長安進士及第。憲宗元和元年(806)調補太常寺太祝,與白居易相識。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幾乎失明,人稱為“窮瞎張太祝”。元和十一年,轉國子監助教,元和十五年後,遷秘書郎。穆宗長慶元年(821),受韓愈薦為國子博士,遷水部員外郎,人稱“張水部”,又遷主客郎中。文宗大和二年(828),遷國子司業,人稱“張司業”。卒於長安,身後淒涼。

  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張籍詩歌創作大致有3個時期。40歲前為早期。40~50歲為中期,其優秀樂府歌行作品多作於此期。50歲後為晚期。這時生活逐漸安定,除仍寫樂府歌行外,多作近體詩。他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積極支持者和推動者。其樂府詩頗多反映當時社會現實之作,表現了對人民的同情。其詩作的特點是語言凝練而平易自然。和當時的王建齊名,世稱“張王”。詩中廣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種社會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徵婦怨》,另一類描繪農村風俗和生活畫面,如《採蓮曲》、《江南曲》。張籍樂府詩藝術成就很高,善於概括事物對立面,在數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強烈對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細緻真實地刻畫各種人物的形象。其體裁多為“即事名篇”的新樂府,有時沿用舊題也能創出新意。語言通俗淺近而又峭煉含蓄,常以口語入詩。他還著意提煉結語,達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諷刺效果。張籍的五律,不事藻飾,不假雕琢,於平易流暢之中見委婉深摯之致,對晚唐五律影響較大。

  南唐末年張洎收集張籍詩400多首,錢公輔名為《木鐸集》12卷。南宋末年湯中以家藏元豐八年寫本為主,兼以各本校定,編為《張司業集》8卷,附錄1卷,魏峻刊刻於平江。今傳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張文昌文集》4卷,共收詩317首。明嘉靖萬曆間刻本《唐張司業詩集》8卷,共收詩450多首,《四部叢刊》曾據以影印。1958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以它為底本,並參照現存各本進行校勘刪補,編成《張籍詩集》8卷,共收詩480多首。黃山書社1989年出版李冬生《張籍集註》本。另據《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張籍另有《論語注辨》2卷。

52、《皇甫持正集》

  唐代古文家皇甫湜著。皇甫湜(777~835)字持正,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十多歲時就漫遊各地,投梁肅,謁杜佑;後又結交顧況,師從韓愈,還求見江西觀察使李巽,作書獻文,希圖薦舉,未成。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湜在長安參加進士科考試,不第。他廣為交遊,與白居易、李翱、劉敦質等人往來。唐憲宗元和元年(806),湜考中進士,歷陸渾縣尉、工部郎中、東都判官等職。三年,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考試,與牛僧孺、李宗閔直陳時政得失,無所避忌,被出為陸渾(今河南嵩縣)縣尉。此案還連累了湜的舅父翰林學士王涯,亦被貶為虢州司馬。次年,湜遷殿中侍御史內供奉職。八年,湜回睦州故里。元和十二年(817)至文宗大和二年(828),皇甫湜分別應山南東道節度使李愬和繼任者李逢吉之召為幕僚,大和六年至七年,湜任工部郎中。八年,因酒後失言,數忤同列,求分司東都,至洛陽,後歸故里卒。

  皇甫湜與李翱都是韓愈的學生,唐代古文運動積極參加者。李翱發展了韓文平易的一面;皇甫湜則發展了韓文奇崛的一面。皇甫湜在闡述韓愈反對因襲、主張獨創的理論時說:“夫意新則異於常,異於常則怪矣;詞高則出於眾,出於眾則奇矣。”。

  傳有《皇甫持正文集》六卷,舊本已佚。此為宋人重編,收入賦、策、論、序、碑、記文39篇,有明代毛晉刻本和影宋本。

53、《李文公集》

  唐代古文家李翱著。李翱(772~841),字習之,唐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人,一說為趙郡(今河北趙縣)人。唐德宗貞元14年(798)進士,授校書郎。元和初為國子博士、史館修文宗大和年間,歷任考功員外郎、禮部郎中、中書舍人等要職大和九年(835)為襄州刺史,充山南東道節度使。

  李翱在貞元12年結識韓愈,後又成為韓愈的子侄,深受韓愈的影響,是韓愈古文的主要繼承者。他追隨韓愈,強調文以明道,主張反佛、“復性”,發揮《中庸》“天命之謂性”的思想,主張性善情惡說,認為成為聖人的根本途徑是復性。復性的方法是“視聽言行,循禮而動”,做到“忘嗜慾而歸性命之道”。作《復性書》三篇,論述“性命之源”等問題。李翱在儒學方面的最大貢獻,就在於試圖重建儒家的心性理論,其《復性書》三篇為宋代理學家談心性開了先河。其散文平實流暢,但《題燕太子丹傳後》和《與陸傪書》這兩篇短文則是神來之筆,奇妙莫測,確實實現了文學主張,有創新意味。

  今存《李文公集》18卷,補遺1卷。共100篇。有明代毛晉刻本和影印明成化本。

54、《玉川子詩集》

  唐代詩人盧仝著。(約795~835)唐代詩人,漢族,范陽(治今河北諑縣)人。“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祖籍范陽(今河北涿縣),生於河南濟源市武山鎮(今思禮村),早年隱少室山,自號玉川子。他刻苦讀書,博覽經史,工詩精文,不願仕進。後遷居洛陽。家境貧困,僅破屋數間。但他刻苦讀書,家中圖書滿架。仝性格狷介,頗類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種雄豪之氣,又近似韓愈。是韓孟詩派重要人物之一。朝廷曾兩度要起用他為諫議大夫,而他不願仕進,均不就。曾作《月食詩》諷刺當時宦官專權,受到韓愈稱讚(時韓愈為河南令)。甘露之變時,因留宿宰相王涯家,與王同時遇害。

  有《玉川子詩集》2卷,外集1卷。清孫之騄有《玉川子詩集註》五卷,附校勘記1卷。

55、《孟東野詩集》

  唐代詩人孟郊著。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屬浙江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遊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中張建封鎮守徐州時,郊曾往謁。貞元12年(796)46歲始登進士第,有詩《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然後東歸,旅遊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十七年(801年),任為溧陽尉。在任時常以作詩為樂,作不出詩則不出門,故有“詩囚”之稱,不事曹務,還被罰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鄭餘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死去官。鄭餘慶鎮守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時為元和九年,孟郊的朋友韓愈等人湊了100貫為他營葬,鄭餘慶派人送300貫,“為遺孀永久之賴”。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

  孟郊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等。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二家詩“清奇”“悲愁”,造語刻煉,白描不用詞藻,是共同之處。但孟郊詩以五古為主,不作律詩;賈島詩以五律為主,古體較少;孟郊對社會生活觀察較廣,感情較深,有關心國事民生的作品;賈島則生活較窄,對世事較冷淡,一味枯寂幽峭,情調悽黯,是不同之處。但賈島對後來的影響大於孟郊:晚唐五代被詩論家稱為“賈島時代”(聞一多《賈島》),宋代“九僧”、“四靈”,明代“竟陵派”,清代“浙派”,學賈島成為流派;學孟郊的只是個別的詩人。

  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北宋宋敏求編,分樂府、感興、詠懷等14類,附贊1篇,書1篇,有明代毛晉刻本和影宋本。黃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見。陸心源所藏汲古閣影宋精本,今歸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閣本,閔刻朱墨本。《四部叢刊》影印杭州葉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末附孟郊年譜、遺事輯錄。註釋有陳延傑《孟東野詩注》,夏敬觀選注《孟郊詩》。事蹟可參考韓愈《貞曜先生墓誌銘》、新、舊《唐書》本傳、夏敬觀《孟東野先生年譜》、華忱之《唐孟郊年譜》。

56、《長江集》

  唐代詩人賈島著。賈島(779~843)字浪(閬)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後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世稱賈長江。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賈島與孟郊詩風相近,人稱“郊寒島瘦”,但也有不同之處,對後代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具體見《孟東野詩集》簡介。其詩精於雕琢,喜寫荒涼、枯寂之境,多悽苦情味,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人稱“詩囚”,一生不喜與常人往來,惟喜作詩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唐才子傳》稱他“所交悉塵外之士”。

  有《長江集》10卷,錄詩378首。《全唐詩》四卷,詩401首。今人李嘉言以《四部叢刊》明翻宋本、涵芬樓影印本《唐人八家詩》等為底本作《長江集新校》,後附《賈島年譜》,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另有小集3卷、《詩格》1卷傳世。

57、《昌谷集》

  中唐著名詩人李賀著。李賀(790~816),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宜陽縣三鄉)。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雖家道沒落,但李賀志向遠大,勤奮苦學,博覽群書,順利通過河南府試,獲得了“鄉貢進士”的資格,但因避父諱,不得舉進士。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寫詩上。外出時背一破囊,得句即寫投囊中,暮歸足成詩篇。他的母親見他作詩辛苦,責怪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一生愁苦多病,體貌細瘦,巨鼻,通眉,長指爪。27歲病卒。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代表人物。其詩作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歡在神話故事、鬼魅世界裡馳騁,以其大膽、詭異的想象力,構造出波譎雲詭、迷離惝恍的藝術境界,抒發好景不長、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因此被後人稱為“詩鬼”。李賀詩受楚辭、古樂府、齊梁宮體、李杜、韓愈等多方面影響,經自己熔鑄、苦吟,形成非常獨特的風格。李詩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豐富奇特、語言瑰麗奇峭。長吉上訪天河、遊月宮;下論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麗、旖旎絢爛。長吉刻意錘鍊語言,造語奇雋,凝練峭拔,色彩濃麗。他的筆下有許多精警、奇峭而有獨創性的語言。如“羲和敲日玻璃聲”(《秦王飲酒》)、“銀浦流雲學水聲”(《天上謠》)、“玉輪軋露溼團光”(《夢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語,比比皆是。但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愛行》、《感諷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長吉詩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較多地寫古體詩、寫樂府,很少寫當時流行的近體詩,現存詩作無一首七律。李賀在樂府詩的繼承和創新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借古寓今,或諷或嘆,靈活多變,渙然有新意。在同時代的“元白”、“張(籍)、王(建)”兩派樂府外,別開境界,獨樹一幟。他特別擅長短篇,如《天上謠》、《夢天》、《帝子歌》等,是後人稱為“長吉體”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隱、溫庭筠的古詩,就是走李賀所開闢的道路。宋人賀鑄、周邦彥、劉克莊、謝翱、文天祥,元人薩都剌、楊維楨,明人湯顯祖,清人曹雪芹、黎簡、姚燮,都受到李賀詩的影響。

  《新唐書·藝文志》記載李賀詩集有五卷本;北宋五卷本《李賀歌詩編》;南宋本《李長吉文集》(主要有鮑欽止本、宣城本、京師本、會稽姚氏本等五種刻本);南宋吳正子《李長吉詩箋註》,這是現存的李賀詩歌的最早註釋本,其中的內容有題解、校勘、註釋、箋疏四個部分,吳氏還詳細論證了鮑欽止本、宣城本、京師本、會稽姚氏本等五種刻本的流變與特點;《四庫全書》中將劉辰翁評與吳正子評合為一本,題名為《箋註評點李長吉歌詩》;明代徐渭董懋策評註的《唐李長吉詩集》;明代曾益註釋《昌谷集》;明代餘光解《昌谷詩集;黃淳耀評註的《李長吉集》;明末姚佺箋註,邱象升等六人辨注、孫之蔚等七人評註的《李長吉昌谷集句解定本》;清代姚文燮注《昌谷集註》;;清代王琦箋註之《李長吉詩匯解》。此作為李賀詩歌評點集大成者,分為校注、匯解兩大部分,錄詩分卷,均依吳正子的注本。明清以來成就最高,流傳最廣。四卷並外集共收詩二百四十一首,又從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中收錄《靜女春曙曲》和《少年樂》,故而凡二百四十三首,為李賀集各種舊注本中存詩最多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新一版,改名《三家評註李長吉歌詩》;今人葉蔥奇疏注之《李賀詩集》。此作十分重要,與南宋吳正子的《李長吉詩箋註》,清代王琦的《李長吉詩匯解》為三座里程碑。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今人劉衍箋註之《李賀詩校箋證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清代方世舉批點《李長吉詩集批註》(方世舉的評點也值得一讀,所評點的長吉詩,過尋於姚佺等人箋註《李長吉昌谷集句解定本》,凡評詩一百九十首,有總批數則,批語中特以“以長吉之近律者與律同為標明”);清代黎簡評點黃淳耀評本《李長吉集》;清代陳本禮注《協律鉤玄》;清代李裕辯注《昌谷集辯注》;陳弘治《李長吉歌詩校釋》,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8年版。研究專著有:張宗福《李賀研究》,巴蜀書社2009年版;李卓藩《李賀詩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版;李德輝《李賀詩歌淵源及影響研究》,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胡淑娟《歷代詩評視野下的李賀批評》,學林出版社2009年版;朱自清《李賀年譜》及《補記》。研究資料彙編有陳治國《李賀研究資料》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吳企明《李賀資料彙編》中華書局1994年版。

58、《王司馬集》

  中唐著名詩人王建著。王建(約767~約830年)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代宗大曆年間進士,門第衰微,早歲即離家寓居魏州鄉間。家貧,“終日憂衣食”,20歲左右,與張籍相識,一道從師求學,並開始寫樂府詩。貞元十三年(797),辭家從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荊州等地,寫了一些以邊塞戰爭和軍旅生活為題材的詩篇。在“從軍走馬十三年”(《別楊校書》)後,離開軍隊,寓居咸陽鄉間,過著“終日憂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元和八年(813)前後,“白髮初為吏”(《初到昭應呈同僚》),任昭應縣丞。長慶元年(821),遷太府寺丞,轉秘書郎。在長安時,與張籍、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楊巨源等均有往來。大和初,再遷太常寺丞。約在大和三年(829),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大和五年,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刺史,賈島曾往見贈詩。此後行跡不詳。事蹟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王建一生沉淪下僚,生活貧困,因而有機會接觸社會現實,瞭解人民疾苦,寫出大量優秀的樂府詩。他的樂府詩和張籍齊名,世稱“張王樂府”。其詩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愛憎分明。王建樂府詩,善於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事件和環境加以藝術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實,揭示矛盾。他很少在詩中發議論,而是運用比興、白描、對比、映襯等手法,通過各種形象或人物的自白來再現現實;或在結尾用重筆突出主題,戛然而止。用筆簡潔峭拔,入木三分,語氣含蓄,意在言外。體裁大多是七言歌行,篇幅較短。語言通俗明晰而凝鍊精悍,富有民歌謠諺的色彩。用韻平仄相間,往往隔二句或四句換韻,節奏短促,激越有力。這些特色,形成了王建樂府詩特有的藝術風格。王建又以《宮詞》知名。他的《宮詞》百首,突破前人抒寫宮怨的窠臼,廣泛地描繪宮禁中的宮闕樓臺、早朝儀式、節日風光,以及君王的行樂遊獵,歌伎樂工的歌舞彈唱,宮女的生活和各種宮禁瑣事,猶如一幅幅風俗圖畫,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資料。

  王建的著作,《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今傳刻本有:《王建詩集》10卷,南宋陳解元書棚本。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以此為底本,並參照其它刊本校補排印。《王建詩集》8卷;明汲古閣刻本《王建詩》8卷;《唐六名家集》本,《王司馬集》8卷;清胡介祉刊本,《王建詩集》10卷;《唐詩百名家全集》本,《宮詞》1卷,有單刻本及明顧起經注本。

59、《沈下賢集》

  唐代詩人沈亞之著。沈亞之(781~832),字下賢,吳興(今浙江湖州)人。沈亞之初至長安,曾投韓愈門下,與李賀結交,與杜牧、張祜、徐凝等友善。舉不第,賀為歌以送歸。元和十年(815)登進士第,涇原節度使李匯闢掌書記,後入朝為秘書省正字。長慶元年(821),補櫟陽尉。四年,升任福建團練副使,後累遷至殿中丞御史內供奉。太和三年(公元八二九年)為德州行營使柏耆判官。柏耆貶,亞之亦謫南康尉。後於郢州掾任內去世。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進士。

  沈亞之兼長詩、文、傳奇,以文才為時人所重,李賀贈詩稱為“吳興才人”(《送沈亞之歌》),賈島、張祜亦有贈詩,李商隱有《擬沈下賢》詩。詩作留存僅20多首,其中如《村居》詩,格調頗為清苦。散文語言艱澀,《四庫全書總目》稱其“務為險崛,在孫樵、劉蛻之間”。

  著有《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集中有傳奇小說《湘中怨辭》、《異夢記》、《秦夢記》三文,為唐代傳奇文中的翹楚。李賀曾為作《送沈亞之歌》,或曰《追和柳惲》亦為亞之作。杜牧有詩《沈下賢》。有《沈下賢集》10卷。其中文集三卷,沈亞之最著名的作品是傳奇《湘中怨解》、《異夢錄》、《秦夢記》等篇。《以《異夢錄》對後世影響最大。

60、《元氏長慶集》

  中唐著名詩人元稹著。元稹(779~831,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洛陽人。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8歲喪父,15歲以明兩經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登書判出類拔萃,授秘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為監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後歷通州(今四川達州市)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長慶元年(821)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為尚書左丞,五年,逝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僕射。事蹟見新、舊《唐書》本傳。

  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他非常推崇杜詩,其詩學杜而能變杜,並於平淺明快中呈現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刻畫真切動人,比興手法富於情趣。元詩中最具特色的是豔詩和悼亡詩。他擅寫男女愛情,描述細緻生動,不同一般豔詩的泛描。悼亡詩為紀念其妻韋叢而作,《遣悲懷三首》流傳最廣,辭淺意哀,彷彿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樂府詩在元詩中佔有重要地位,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於李紳。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號為“元和體”。和劉猛、李餘《古樂府詩》的古題樂府19首,則能借古題而創新詞新義,主題深刻,描寫集中,表現有力。長篇敘事詩《連昌宮詞》,在元集中也列為樂府類,旨含諷諭,和《長恨歌》齊名。其鋪敘詳密,優美自然。作有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為後來《西廂記》故事所由。

  元稹曾自編其詩集、文集、與友人合集多種。其本集有《元氏長慶集》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至宋代已殘缺。現傳世較為通行的本子有明嘉靖年間東吳董氏據宋殘本翻刻本,有商務印書館1919年影印本;共60卷,其中詩賦27卷,文33卷;1956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出版的影宋抄本《元氏長慶集》60卷,中華書局1982年據此出版冀勤點校的《元稹集》;三秦出版社2002年出版楊軍《元稹集編年箋註》。研究類有今人陳寅恪有《元白詩箋證稿》,卞孝萱《元稹年譜》。

61、《白氏長慶集》

  中唐著名詩人白居易著。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他生於“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11歲起,因戰亂顛沛流離五、六年。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十八年,與元稹同舉書判拔萃科。二人訂交。以後詩壇“元白”齊名。十九年春,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罷校書郎,撰《策林》75篇,登“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授縣尉。元和二年回朝任職,十一月授翰林學士,次年任左拾遺。四年,與元稹、李紳等倡導新樂府運動。五年,改京兆府戶曹參軍。他此時仍充翰林學士,草擬詔書,參與國政。他能不畏權貴近臣,直言上書論事。元和六年,他因母喪居家,服滿,應詔回京任職。十年,因率先上書請急捕刺殺武元衡兇手,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次年寫下《琵琶行》。開始“吏隱”,在廬山建草堂,思想從“兼濟天下”轉向“獨善其身”,閒適、感傷的詩漸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還京,累遷中書舍人。因朝中朋黨傾軋,於長慶二年(822)請求外放,先後為杭州、蘇州刺史,頗得民心。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書監,明年轉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陽。後歷太子賓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職。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在洛陽以詩、酒、禪、琴及山水自娛,常與劉禹錫唱和,時稱劉白。會昌四年,出資開鑿龍門八節石灘以利舟民。75歲病逝,諡號“文”,李商隱為其撰寫墓誌銘。

  白居易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白居易曾將自己的詩分成諷喻、閒適、感傷和雜律四大類。大體上,前三類為古體,後一類為近體。前二類體現著他“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多寫得意激氣烈;閒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與元九書》),從而表現出淡泊平和、閒逸悠然的情調。感傷的詩《琵琶行》與《長恨歌》則是白居易寫得最成功的作品。

  白居易生前曾自編其集《白氏文集》(初名《白氏長慶集》),收詩文3800多篇,後散亂。現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紹興刻本,71卷,收詩文3600多篇(羼入幾十篇他人作品。今人顧學頡以紹興本為底本,參校各本而成《白居易集》及《外集》,附白氏傳記、白集重要序跋和簡要年譜,1979年由中華書局出版;明馬元調重刻本和日本那波道園1618年本與紹興本基本相同;文學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白香山集》。研究類有今人陳寅恪有《元白詩箋證稿》,三聯書店2001年新一版;羅聯添《白居易散文校記》,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版;“白香山年譜考辨”、“白居易詩文系年”(見《唐代四家詩文論集》學海出版社1996年版);朱金城《白居易集箋校》;日本花房英樹《白居易研究》;陳友琴《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白居易卷》等。

62、《馬戴集》

  晚唐詩人馬戴著。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陽(今江蘇省東海縣)人。早年屢試落第,困於場屋垂30年,客遊所至,南極瀟湘,北抵幽燕,西至沂隴,久滯長安及關中一帶,並隱居於華山,遨遊邊關。直至武宗會昌四年(844年)與項斯、趙嘏同榜登第。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為太原幕府掌書記,以直言獲罪,貶為龍陽(今湖南省漢壽)尉,後得赦還京。懿宗鹹通末,佐大同軍幕。鹹通七年(867年)擢國子太常博士。唐鹹通九年(869年)病卒於國子太常博士任上,終年約70歲。詩作多為投贈、應酬或寫羈旅、山林之作,較少反映社會現實。《唐詩紀事》、《唐才子傳》等有傳。

  馬戴工詩屬文,其詩凝鍊秀朗,含思蘊藉,饒有韻致,無晚唐纖靡僻澀之習。尤以五律見長,深得五言律之三昧。與薛能、顧非熊、殷堯藩等友善,均有詩篇往來;又與賈島、姚合為詩友,唱酬尤多。善於抒寫羈旅之思和失意之慨,蘊藉深婉,秀朗自然。如《落日悵望》、《楚江懷古》、《送人遊蜀》、《灞上秋居》等,歷來頗為傳誦。《出塞詞》、《關山曲》等,慷慨激壯,是晚唐較好的邊塞詩。樂府詩《徵婦嘆》哀傷慘惻,最有諷諭。尤工寫景,楊慎《升庵詩話》舉其《楚江懷古》“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一聯,謂“雖柳吳興(柳惲)無以過也”。部分邊塞之作,如《隴上獨望》、《邊將》、《射鵰騎》等,也較沉雄激壯。五古《徵婦嘆》頗能刻畫徵婦悲痛心情。七言絕句亦有佳作。宋嚴羽、明楊慎、清王士禎等,均推其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葉矯然則稱:“晚唐之馬戴,盛唐之摩詰也。”清·紀昀《瀛奎律髓刊誤》認為“晚唐詩人,馬戴骨格最高”。翁方綱《石洲詩話》更以其五律“直可與盛唐諸賢儕伍,不當以晚唐論矣”。

  馬戴有《會昌進士詩集》1卷,《補遺》1卷。宋以後散佚。現存最早為明嘉靖十九年(1540)朱警《唐百家詩》中《會昌進士集》中馬戴詩;其後胡震亨《唐音統籤》本;清康熙年間席啟編《唐百名家集》本;《全唐詩》錄存其詩172首,編為2卷。生平事蹟見。今人楊軍、戈春源《馬戴詩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收詩123首,另附“詩友惆悵篇什”、“事蹟及詩評摘錄”。

63、《樊川文集》

  晚唐著名詩人杜牧著。杜牧(803~約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堪稱名家。他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係有比較正確的理解。並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貌。在詩歌創作上,杜牧與晚唐另一位傑出的詩人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他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晚唐詩歌的總的趨向是藻繪綺密,杜牧受時代風氣影響,也有注重辭采的一面。這種重辭采的共同傾向和他個人“雄姿英發”的特色相結合,風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緻婉約。杜牧又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還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註釋過《孫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文賦16卷,另有“外集”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清馮集梧有《樊川詩集註》四卷,附《外集》、《別集》、《補遺》各一卷;中華書局2008年版《杜牧集系年校注》,吳在慶校注。

64、《姚少監詩集》

  晚唐詩人姚合著。姚合(約779~約846)陝州硤石人,以詩名。元和十一年(816)進士,授武功主簿。歷任監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給事中等職,終秘書少監。世稱姚武功,其詩派稱“武功體”。仕終秘書監。事蹟見新、舊《唐書》本傳。

  姚合在當時詩名很盛,與劉禹錫、李紳、張籍、王建、楊巨源、馬戴、李群玉等都有往來唱酬。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詩亦相近,然較賈略平淺,世稱“姚賈”。擅長五律,以幽折清峭見長,善於摹寫自然景物及蕭條官況,時有佳句。但風格題材較單調,刻畫景物較瑣細。明代胡震亨評論他的詩說:“洗濯既淨,挺拔欲高。得趣於浪仙之僻,而運以爽亮;取材於籍、建之淺,而媚以□芬。”其詩曾為南宋永嘉四靈及江湖派詩人所師法。

  今傳《姚少監詩集》10卷分寄贈、送別、閒適、題詠等類,有明代毛晉刻本及影印明抄本。編有《極玄集》,收入《唐人選唐詩(十種)》。

65、《李義山詩集》

  晚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著。李商隱(約811~859)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或博愛縣),生於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唐文宗開成三年(公元847年)進士及第。曾任弘農尉、佐幕府、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早期,李商隱因文才而深得牛黨要員令狐楚的賞識,後因李黨的王茂元愛其才而將女兒嫁給他,他因此而遭到牛黨的排斥。此後,李商隱便在牛李兩黨爭鬥的夾縫中求生存,輾轉於各藩鎮幕僚當幕僚,鬱郁而不得志,後潦倒終身。

  李商隱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杜牧與他齊名,並稱“小李杜”,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李商隱流傳下來的詩歌共594首,其中381首已經基本確定了寫作的時間,213首無法歸入具體的年份。此外,還有十來首懷疑是李商隱的詩作,不過證據欠充分。其詩風受李賀影響頗深,在句法、章法和結構方面則受到杜甫和韓愈的影響。許多評論家認為,在唐朝的優秀詩人中,他的重要性僅次於杜甫、李白、王維等人。就詩歌風格的獨特性而言,他與其它任何詩人相比都不遜色。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從吟詠的題材來看,李商隱的詩歌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政治和詠史。約有一百首左右,代表作有《富平少侯》、《北齊二首》、《茂陵》等;二是抒懷和詠物,代表作有《安定城樓》、《春日寄懷》、《樂遊原》、《杜工部蜀中離席》等;三是包括大多數無題詩在內的感情詩,這是李商隱詩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獲得了後世最多的關注,代表作有《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錦瑟》、《燕臺詩》、《碧城三首》、《重過聖女祠》等;四是應酬和交際。

  李商隱廣納前人所長,承杜甫七律的沉鬱頓挫,融齊梁詩的華麗濃豔,學李賀詩的鬼異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纏綿、綺麗、精巧的風格。李詩還善於用典,藉助恰當的歷史類比,使隱秘難言的意思得以表達晚唐時期,韓偓、吳融和唐彥謙已經開始自覺學習李商隱的詩歌風格。到了宋代,學習李商隱的詩人就更多了。據葉燮說:“宋人七絕,大概學杜甫者什六七,學李商隱者什三四。”(《原詩》)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隱的詩作22首,數量僅次於杜甫(38首)、王維(29首)、李白(27首),居第四位。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隱在普通民眾中的巨大影響。

  明朝末年的道源和尚,也曾為李詩作注,清朝初年,朱鶴齡在道源注本的基礎上,刪去了一小部分,又增補了很多,完成《李義山詩注》三卷。這是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的李商隱詩歌的完整注本。此後又經過陸昆曾(《李義山詩解》)姚培謙(《李義山詩集箋註》)、屈復(《玉溪生詩意》)程夢星(《重訂李義山詩集箋註》)、馮浩(《玉溪生詩詳註》);今人有葉蔥奇《李商隱詩集疏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版;劉學鍇、餘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李商隱文編年校注》,中華書局2002年版為集大成者。研究類有劉學鍇《李商隱傳論》(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李商隱詩歌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李商隱詩歌接收史》(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等。

66、《樊南文集》

  唐代詩人李商隱著。李商隱介紹見《李義山詩集》。李是晚唐時期最重要駢體文作家之一。這種文體注重文辭的對偶,並使用大量典故,廣泛使用在唐代官方文件中。李商隱在令狐楚的培養下,成了一位駢體文的專家,為許多官員代筆起草過奏摺、書信等文書。《舊唐書·文苑傳》說李商隱“尤善為誄奠之辭”。由於當時章奏中使用的駢體文,要求詞藻華麗,又要表述準確,因此對於用典的要求很高。而擅長寫作駢體文的李商隱,養成了用典的習慣,因此被認為這是他的詩歌中喜歡用典的原因。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對李商隱的駢體文評價很高,認為只要《樊南文集》存留,唐代的駢體文就算全部遺失也不可惜。

  李商隱曾將其駢體文作品編訂為《樊南甲集》、《樊南乙集》各20卷共832篇,今已不存。根據《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的記載,李商隱的文集,除了自編兩集,還有另外一些。但前述這些文集,都沒有流傳下來。清朱鶴齡曾輯錄《文苑英華》等書,編成《李義山文集》,但有明顯的疏漏。清徐樹榖、徐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補充,成書《李義山文集箋註》,是第一個比較完整的注本。之後,馮浩又對《李義山文集箋註》進行考訂改編,著《樊南文集詳註》。錢振論、錢振常兄弟從《全唐文》中找到徐注本、馮注本均未收入的佚文兩百多篇,編成《樊南文集補編》。今人劉學鍇、餘恕誠《李商隱文編年校注》(中華書局,2002),收入了352篇文章,其中大部分是駢體文,也有少量被稱為“古文”的散體文。是較完備的一個本子。

67、《溫庭筠詩集》

  唐代詩人溫庭筠著。溫庭筠(約812~870)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年輕時苦心學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試律賦,八韻一篇。據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時人亦稱為“溫八叉”、“溫八吟”。早年以詞賦知名,然屢試不第,客遊淮間。唐宣宗朝試宏辭,溫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客於江陵。唐懿宗時曾任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性喜譏刺權貴,多觸忌諱;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因此一生坎坷,終身潦倒。《新唐書》與《舊唐書》均有傳

  溫庭筠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其詩詞工於體物,有聲調色彩之美。溫庭筠的詩,多寫個人遭際,於時政亦有所反映,弔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清婉精麗,《商山早行》詩之“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備受時人推崇。詞多寫女子閨情,風格穠豔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稱為花間鼻祖。現存詞數量在唐人中最多,大都收入《花間集》。

  溫庭筠詩詞集,據《新唐書·藝文志》,當時曾有《握蘭集》三卷,《金荃集》10卷,《詩集》5卷,《漢南真稿》10卷,又有與段成式、餘知古等人詩文合集《漢上題襟集》10卷,今均不傳。今所見溫庭筠之詩詞,為《花間集》、《全唐詩》、《全唐文》中所保存。現存詩310多首,有清顧嗣立校注的《溫飛卿集箋註》,今人劉學鍇《溫庭筠全集校注》(中華書局2007);王國良《溫庭筠詩集校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999)。另著有傳奇小說集《幹巽子》,原本不傳,《太平廣記》引錄甚多。

68、《丁卯集》

  唐代詩人許渾著。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陸,寓居潤州丹陽(今屬江蘇),遂為丹陽人。武后朝宰相許圉師六世孫。文宗大和六年(832)進士及第,先後任當塗、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間入為監察御史,因病乞歸,後復出仕,任潤州司馬。歷虞部員外郎,轉睦、郢二州刺史。晚年歸丹陽丁卯橋村舍閒居,自編詩集,曰《丁卯集》。事蹟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許渾詩作以登臨懷古見長。名篇如《咸陽城東樓》、《金陵懷古》、《故洛城》、《途中寒食》、《凌碻臺》等,追撫山河陳跡,俯仰古今興廢,頗有蒼涼悲慨之致。但往往限於傷今弔古,別無深意,宦遊、寄酬、傷逝諸作,亦時有佳句,如“馬上折殘江北柳,舟中開盡嶺南花”(《暮宿東溪》),“兩巖花落夜風急,一徑草荒春雨多”(《鄭秀才東歸憑達家書》),都能在寫景中託寓情思,婉麗可諷。而意境淺狹,氣格卑弱,是其通病。詩多寫“水”,故有“許渾千首溼”之諷。其詩現存500首左右,無一首古體。近體以五、七言律詩居多,圓穩工整,屬對精切,致有”聲律之熟,無如渾者”(田雯《古歡堂集·雜著》)的讚語。但也有人批評他“專對偶”、“工有餘而味不足”(方回《瀛奎律髓》)。他喜歡將律句三字尾的聲調改為“仄平仄”對“平仄平”,以顯示拗峭變化,為後人所仿效,稱作“丁卯句法”。

  許渾《丁卯集》2卷,有明汲古閣刻本及《四部叢刊》影印的影宋寫本。涵芬樓影印宋蜀刻本,題名《許用晦文集》,多拾遺2卷。《唐詩百名家全集》本所收,則於正集2卷外,有續集1卷,續補1卷、集外遺詩1卷,較為完備。《全唐詩》析為11卷,有相當數量詩篇與杜牧及他人詩作重見互出。

69、《孫樵集》

  唐代詩人孫樵著。孫樵約公元867年前後在世,《新唐書·藝文志》稱字可之,《文獻通考》作“隱之”。關東人,具體郡縣、生卒年均不詳。唐宣宗大中九年,(855)登進士第,官至中書舍人。廣明初(880),黃巢入長安,樵隨僖宗奔赴歧隴,授職方郎中,上柱國,賜紫金魚袋。事蹟見新、舊《唐書》本傳

  孫樵曾被清人列入唐宋十大家。他是晚唐堅持古文運動的一位代表作家。自稱是韓愈古文的再傳弟子:“樵嘗得為文真訣於來無擇,來無擇得之於皇甫持正,皇甫持正得之於韓吏部退之。”他所謂“為文真訣”,是“儲思必深,摛辭必高,道人之所不道,到人之所不到,趨怪走奇,中病歸正”(《與王霖秀才書》),確與皇甫湜的尚“奇”理論一脈相承。所做古文,刻意求新,如《書何易於》、《書田將軍邊事》、《書褒城驛壁》、《梓潼移江記》、《興元新路記》等,大都反映了唐朝政治和社會現實,具有較深刻的思想意義,講究構思,注重詞采,風格奇崛。《讀開元雜報》一文,是關於我國最早的新聞報道的記載,其中並附有作者的政治評論。他還撰有史學著作《孫氏西齋錄》,書已不傳,僅存序略,尚可窺見其史學觀點。

  孫樵生前曾從自己的200多篇文章中精選出35篇,編為10卷,名《經緯集》,《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為3卷。今傳有《四部叢刊》本《唐孫樵集》10卷,系據明刊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影印宋蜀刻本《孫可之文集》10卷。

70、《皮子文藪》

  晚唐詩人皮日休著。皮日休,生於文宗大和八年(834)至開成四年(839)之間,卒於昭宗天覆二年(902)以後。字襲美,一字逸少。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懿宗鹹通七年(866),入京應進士試不第,退居壽州(今安徽壽縣),八年再應進士試,以榜末及第。曾在蘇州刺史崔璞幕下做郡從事,後入京任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僖宗幹符二年(875)出為毗陵副使。後參加黃巢起義軍,任翰林學士。巢敗,不知所終。因此,新舊《唐書》不為他立傳。關於他的死有不同說法。有的說黃巢懷疑他作的賦文譏諷自己,遂殺害了他(見《全唐詩小說》);有的說黃巢兵敗,他被唐室殺害;有的說他死於吳越之地,並未參加黃巢起義(見陸游《老學庵筆記》)等等。

  皮日休為晚唐著名詩人、散文家,與陸龜蒙並稱”皮陸”,有唱和集《松陵集》。他曾經編纂自己的著作《皮子文藪》,內收其文200篇,詩1卷。。現存皮日休詩文均作於他參加黃巢起義軍以前,詩文多抨擊時弊、同情人民疾苦之作。《憂賦》《河橋賦》《霍山賦》《桃花賦》《九諷》《十原》《鹿門隱書》等,為有所為而作。他和陸龜蒙、羅隱的小品文被魯迅譽為唐末”一蹋胡塗的泥塘裡的光彩和鋒芒”(《小品文的危機》)。他的詩有兩種不同的風格:一種繼承白居易新樂府傳統,以《正樂府》十首為代表;另一種走韓愈逞奇鬥險之路,以在蘇州時與陸龜蒙唱和描寫吳中山水之作為代表。

  著有《皮子文藪》10卷,收其前期作品,為懿宗鹹通七年皮氏所自編。有《四部叢刊》影明本及中華書局排印蕭滌非整理本通行。《全唐文》收皮日休文4卷,其中有散文7篇,為《文藪》所未收。《全唐詩》收皮日休詩,共9卷300餘首,後8卷詩均為《文藪》所未收,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蕭滌非、鄭慶篤重校標點本《皮子文藪》,將皮日休自編《文藪》以外的詩文附於書後。皮日休生平事蹟,主要見於孫光憲《北夢瑣言》、錢易《南部新書》、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誌銘》、陶嶽《五代史補》、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計有功《唐詩紀事》、辛文房《唐才子傳》、《宿州志》等。近人考訂有繆鉞《皮日休的事蹟思想及其作品》和《再論皮日休參加黃巢起義軍的問題》、李菊田《皮日休生平事蹟考》、蕭滌非《論有關皮日休諸問題》、張志康《皮日休究竟是怎樣死的》等。

71、《甫裡集》

  唐代詩人陸龜蒙著。陸龜蒙(?~公元881年)蘇州人,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裡先生,江蘇吳江人,早年舉進土試,不中,他以落榜告終。曾為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返故鄉松江甫裡(今江蘇吳縣東南甪直鎮),過起了隱居生活,把自己比作古代隱士涪翁、漁父、江上丈人,常攜書籍、茶灶、筆床、釣具泛舟往來於太湖,自稱江湖散人、天隨子、甫裡先生。在躬耕南畝、垂釣江湖的生活之餘,他寫下了許多詩、賦、雜著,並於唐幹符六年(公元879年)臥病期間自編《笠澤叢書》。朝廷以高士召,不赴。去世後,唐昭宗於光化三年(900)追贈右補闕。

  陸龜蒙與皮日休為友,世稱“皮陸”。曾敘張祜詩,謂其樂府“知作者本意,短章大篇,往往間出,諫諷怨譎,時與六義相左右”。其自作也有《雜諷九首》、《村夜二篇》《新沙》《築城詞》等關心民生,諷刺封建官員之作;亦有《放牛歌》、《刈麥歌》、《獲稻歌》等許多反映農事活動和農民生活的田家詩;他的一些即景詠懷的近體,情趣清高,神韻頗佳。如七絕《懷苑陵舊遊》、《白蓮》等作,甚受清代神韻派詩人稱道。但在蘇州與皮日休唱和之詩,往往誇多鬥險,有長達千字的大篇。胡震亨《唐音癸籤》譏其“多學為累,苦欲以賦料入詩”,趙執信《談龍錄》謂其“以筆墨相娛樂”,翁方綱《石洲詩話》說:“晚唐之漸開鬆浮者,莫如皮陸之可厭。此所謂不揣其本而齊其末也。”

  陸龜蒙小品文的成就,勝於其詩。如《田舍賦》、《後賦》、《野廟碑》、《登高文》等篇,對當時殘暴腐朽的封建統治者以及封建道德迷信,作了辛辣的諷刺,被魯迅譽為唐末”一蹋胡塗的泥塘裡的光彩和鋒芒”(《小品文的危機》)。

  著《笠澤叢書》4卷,有清雍正重刊元本。與皮日休唱和的《松陵集》10卷,有汲古閣本。宋葉茵合二書所載及遺篇為《甫裡集》20卷,有《四部叢刊》影印黃丕烈校本。事蹟見《新唐書》本傳。

72、《笠澤叢書》

  唐代詩人陸龜蒙著。介紹見《甫裡集》。《笠澤叢書》為唐幹符六年(879)陸龜蒙臥病笠澤期間自編,四卷,係為詩、賦、頌、銘、記等雜文集,不分類次,故名“叢書”。開始流傳於世的《笠澤叢書》可能是手抄本。據陸龜蒙十一世孫陸惠元說:最早“叢書版刻於元符間,然蕪沒久矣”。可能這種版本以後就失傳了。後來宋朝葉茵匯《笠澤叢書》《松陵集》及陸龜蒙逸詩百餘首,編成了《甫裡文集》二十卷。宋朝陳振孫在《直齋書錄題解》中收錄《笠澤叢書》兩種版本的題解,即十七卷蜀本和四卷補遺本。元朝馬端臨的《文獻通考》也題錄了《笠澤叢書》七卷本。顧楗碧筠草堂、陸鍾輝水雲漁屋、許連古韻閣等三家書舍,都曾刊行過手寫版《笠澤叢書》,世稱“寫刻本”或“精刻本”。

73、《魚玄機集》

  唐代詩人魚玄機著。魚玄機(844年~868年),(一說卒於871年),字幼薇,一字惠蘭,晚唐女詩人、名妓,後出家為道士,長安人。市民家女,姿色傾國,天性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屬文。十五歲被李億補闕納為妾,與李情意甚篤、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鹹通時,李億遣其出家,在長安咸宜觀為女道士。但她對李卻一往情深,寫下許多懷念他的詩。她曾漫遊江陵、漢陽、武昌、鄂川、九江等地以遣懷;亦曾放縱情懷以求知己。《北夢瑣言》說她“自是縱懷,乃娼婦也。”她曾與許多文士,如溫飛卿等交往甚密,以詩相寄贈,但終是孤零一身。後因妒殺侍婢綠翹,被京兆尹溫璋處死。其傳記資料散見於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晚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等書。

  其詩多清詞麗句,又對仗工穩。多與溫庭筠等以詩篇相贈答。終逝前名詩句:“易得無價寶,難買有情郎”,千古傳唱,廣為世人所知。

  有《魚玄機詩》1卷,有影印南宋臨安陳氏書棚本傳世,共50首;《全唐詩》卷804存其詩1卷。

74、《司空表聖文集》

  晚唐詩人司空圖著。司空圖(837~908年)字表聖,河中虞鄉(今山西省永濟縣)人,晚唐詩人、詩論家。史稱司空圖少有文才,但不見稱於鄉里,後來以文章為絳州刺史王凝所賞識。王凝回朝任禮部侍郎,知貢舉,司空圖於唐懿宗鹹通十年(869)應試,擢進士上第,時年三十三歲,受到王凝讚許,名聲益振。不久,王凝因事被貶為商州刺史,司空圖感於知遇之恩,主動表請隨行。唐僖宗幹符四年(877年),王凝出任宣歙觀察使,召請他為幕府。第二年,朝廷授司空圖殿中侍御史,他因不忍離開王凝,拖延逾期,被左遷為光律寺主薄,分司東都洛陽。當時盧攜罷相,正居於洛陽,對他的才華和為人很愛重,常相往來共遊。僖宗廣明元年(880年),黃巢攻入長安。司空圖從故鄉河中赴鳳翔行在拜見僖,被封為知制誥、中書舍人。廣明二年,僖宗逃到成都,他追隨未及,又回到河中。從這時起直到他去世的二十多年時間,司空圖基本上是過著一種消極的隱居生活。唐昭宗即位,曾先後數次召他入朝,拜舍人、諫議大夫、戶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職,他都以老病,堅辭不受。為此,他在王官谷莊園特地修了一個亭子,取名叫“休休亭”,並寫了一篇《休休亭記》以明其志。還自號“知非子”、“耐辱居士”,又作了一首《耐辱居士歌》,反覆詠歎“休休休,莫莫莫”。他的大部分詩歌和詩論也是在這一時期所作。天覆四年(904),朱全忠把持朝政,遷都洛陽,召司空圖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天佑四年(907),哀帝被弒,他絕食,嘔血而卒,終年七十二歲。事蹟見新、舊《唐書》本傳。

  司空圖在文學史上主要是以詩論著名,他的《二十四詩品》是當時詩歌純藝術論的一部集大成著作。《二十四詩品》把詩歌的藝術表現手法分為雄渾、含蓄、清奇、自然、冼練等二十四種風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韻語來比喻說明。對後世的文學批評和創作具有深刻的影響。司空圖的詩,大多抒發山水隱逸的閒情逸致,內容非常單薄。他還寫詩表白:“詩中有慮猶須戒,莫向詩中著不平。”

  今存《司空表聖詩集》(一名《一鳴集》),十卷,有《唐詩百名家全集》本、《乾坤正氣集》本、《四部叢刊》影《唐音統籤》本;《司空表聖文集》有《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影舊鈔本。《嘉業堂叢書》本文集與詩集附有繆荃蓀等撰校記。《二十四詩品》不載於今存的《司空表聖文集》和《司空表聖詩集》,但收於《全唐詩》,別有單行本多種,通行的有《津逮秘書》本、《學津討原》本、《說郛》本、《歷代詩話》本、《四部備要》本等。

75、《韓內翰別集香奩集》

  晚唐詩人韓偓著。韓偓(842~923)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名冬郎,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附近)人。10歲即席賦詩。昭宗龍紀元年(889)登進士第,一度出佐河中節度使幕府,回朝後拜左拾遺,遷左諫議大夫。後因忤觸權臣朱溫,貶濮州司馬,於是棄官南下,這期間,唐王朝曾兩次詔命還朝復職,皆不應。貧居泉州南安,自許“天涯烈士”。

  韓偓詩中,最有價值的是感時詩篇。它們幾乎是以編年史的方式再現了唐王朝由衰而亡的圖景。作者喜歡用近體尤其是七律的形式寫時事,紀事與述懷相結合,用典工切,有沉鬱頓挫的風味,善於將感慨蒼涼的意境寓於清麗芊綿的詞章,悲而能婉,柔中帶剛。他的作品多寫上層政治變亂,觸及民生疾苦者較少。而藝術上缺乏杜甫沉雄闊大的筆力和李商隱精深微妙的構思,有時不免流於平淺纖弱。韓偓的寫景抒情詩構思新巧,筆觸細膩。而最大的特色,還在於從景物畫面中融入身世之感,即景抒情,渾涵無跡。七律《惜花》寫得悲咽沉痛,被人視作暗寓亡國之恨。一些寫景小詩如《醉著》、《野塘》,以白描手法勾摹物象,構圖明晰,設色疏淡,宛如一幅幅飽含詩意的水墨畫卷。至於反映農村亂敗景象的《自沙縣抵尤溪縣,值泉州軍過後,村落皆空,因有一絕》,寓時事於寫景之中,更有畫筆與史筆相結合之妙。

  《韓內翰別集》1卷,附補遺1卷,有明毛晉刻本。另有《玉山樵人集》,有影印舊抄本。另有《香奩集》。《香奩集》專寫寫男女之情,風格纖巧。對此歷來評價不一。舊傳本題為五代時和凝作。和凝顯貴後,因集中多豔詞,託名韓偓著。此說前人已辯其非。今有明毛晉刻本,另有《香奩集》元刊3卷本,汲古閣1卷本傳世。

76、《唐風集》

  唐代詩人杜荀鶴著。杜荀鶴(846~904)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出身寒微。曾數次上長安應考,不第還山。當黃巢席捲山東、河南一帶時,他又從長安回家。從此“一入煙蘿十五年”(《亂後出山逢高員外》),過著“文章甘世薄,耕種喜山肥”(《亂後山中作》)的生活。後遊大梁(今河南開封),獻《時世行》10首於朱溫,希望他省徭役,薄賦斂,不合溫意。他旅寄僧寺中,朱溫部下敬翔,勸說他“稍削古風,即可進身”,因此上頌德詩三十章取悅於朱溫。溫為他送名禮部,得中大順二年(891)第八名進士。得第後次年,因政局動亂,復還故里,刺史田頵用為從事。昭宗天覆三年(903),田頵起兵叛楊行密,派他到大梁與朱溫聯絡。田頵敗死,朱溫表薦他,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患重疾,旬日而卒。

  杜荀鶴是晚唐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提倡詩歌要繼承風雅傳統,反對浮華,其詩作平易自然,樸實質明暢,清新秀逸,自成一家,後人稱“杜荀鶴體”。部分作品反映唐末軍閥混戰局面下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悲慘遭遇,宮詞也很有名。因長期置身於九華山懷抱,吟詠九華山面貌的詩篇甚多。代表作如《秋日懷九華舊居》、《自江西歸九華有感》、《題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婦》等詩篇中揭露了社會政治昏暗,酷吏殘忍、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與呼聲,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

  著有《唐風集》三卷,錄詩三百餘首,為杜荀鶴初登第時自編。《全唐詩》收錄亦三卷。

77、《甲乙集》

  晚唐代詩人羅隱著。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懿宗鹹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歷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羅隱的詩很有境界,對人生的認識也很深刻,如《孟浩然墓》批判了當時社會對書生的冷遇:“數步荒榛接舊蹊,寒郊漠漠雨悽妻。鹿門黃土無多少,恰到書生冢便低。”比較出名的還有《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其它的詩中也常有佳句出現,如《蜂》:“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籌筆驛》:“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羅隱的文章也很出名,主要是《讒書》中的小品文,被魯迅譽為唐末”一蹋胡塗的泥塘裡的光彩和鋒芒”(《小品文的危機》)。自謂此書得名是:‘他人用書得榮譽,你卻拿它自取其辱;他人用書取富貴,你卻因此得貧困。’所以,我的書不過是自己讒媚自己罷了,就叫讒書吧。”

  羅隱著述甚豐,但散佚嚴重,今存詩歌約500首,有詩集《甲乙集》傳世。《甲乙集》10卷,後集5卷,有明汲古閣本,《四部叢刊》影印宋刻本。文集《讒書》五卷60篇(殘缺2篇),《兩同書》兩卷(10篇),《淮海寓言》7卷,明萬曆中姚士廉輯成《羅昭諫江東集》5卷;清康熙年間張瓚輯成《《羅昭諫集》8卷;嘉慶年間吳騫《愚谷叢書》中《讒書》《,補得張瓚《羅昭諫集》所未收者45篇;1983年中華書局雍文華緝補的《羅隱集》為目前最完備本。研究類有近人汪德振《羅隱年譜》。

  羅隱另有小說《廣陵妖亂志》《中元傳》等,見《全唐文》。

78、《浣花集》

  晚唐詩人韋莊著。韋莊(836~910),字端已,長安杜陵(今屬陝西長安縣)人。唐初宰相韋見素後人,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廣明元年(880)四十五歲,在長安應舉,正值黃巢軍攻入長安,遂陷於戰亂,與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始離長安赴洛陽。中和三年(883)春,四十八歲作《秦婦吟》。不久避戰亂去到江南,五十八歲回到長安,一心想要應試,以伸展其治國平天下之抱負。幹寧元年(894)五十九歲登進士第,授校書郎。幹寧四年(897),時年六十二歲,被宣諭和協使李洵聘為書記,同至西川,結識了西川節度使王建,回長安後,改任左補闕。昭宗天覆元年(901)六十六歲,應王建之聘入川為掌書記。哀帝天佑四年(907),朱溫篡唐。唐亡,力勸王建稱帝,王建為前蜀皇帝后,任命他為宰相,蜀之開國制度多出其手,後終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七十五歲卒於成都花林坊。

  詩詞都很有名,有《浣花集》.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頗負盛名,後人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韋莊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韋莊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的重要詞人。溫穠麗,韋清新。所詞作語言清麗,多用白描手法,寫閨情離愁和遊樂生活,代表作有《菩薩蠻》。

  詩方面今傳《浣花集》十卷。所錄皆古近體詩,系其弟韋藹所編,末附補遺1卷,有明毛晉刻本,《四部叢刊》影印明正德刻本。其詞無專集,散見於《花間集》、《尊前集》和《全唐詩》等總集中,近人王國維、劉毓盤輯為《浣花詞》1卷,凡54首。

79、《河東集》

  宋初散文家柳開著。柳開(947~1000)。原名肩愈,字紹先(一作紹元),後改名開,字仲塗,號東郊野夫、補亡先生。大名(今屬河北)人。曾封河東縣伯,世稱柳河東。柳開性格剛勇豪強,早年與梁周翰、高錫、範杲等人以習尚淳古互相標榜,名噪一時。開寶六年(973)進士。初為宋州司寇參軍。太平興國中擢右贊善大夫,知常州、潤州,拜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雍熙二年(985),因與監軍爭鬥,被貶為上蔡縣令,後復原職。又知全州、桂州等地,徙滄州道病死。《宋史》有傳。

  柳開是宋代古文運動的先驅。他提倡復古,反對五代頹靡的文風,他提倡一種“古其理,高其意,隨言短長,應變作制,同古人之行事”的古文。在宋初自覺地以恢復韓、柳古文的傳統為己任,最早反對五代體,標舉文統和道統,主張文道合一,有鼓吹復古、倡導質樸文風的開創之功。其作品文字質樸,但枯澀,缺乏感動人的力量,他的復古提倡並沒有產生重大影響。文章也未能密切聯繫實際,“隨言短長”,得心應手,除《上竇僖察判書》寫得平易且有文采外,大都不免有“辭澀言苦”之弊因此影響不大。

  所著《河東集》,門人張景編。16卷,其中文15卷,末卷為張景作的柳開行狀。詩僅存五首,另從他書輯得三首。有《四部叢刊》影舊鈔本。

80、《小畜集》

  宋初王禹偁著。王禹偁(954~1001),宋代詩人、散文家。字符之,濟州鉅野(今山東省鉅野縣)人。出身貧寒。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登進士第,授成武縣(今屬山東)主簿,遷大理評事,次年,改任長洲(今江蘇蘇州)知縣。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召試,擢右拾遺並直史館。後拜左司諫、知制誥。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抗疏論尼姑道安誣告之罪,觸怒太宗,被貶為商州(今陝西商縣)團練副使。淳化四年移官解州(今屬山西)。同年秋召回京城,不久又外放,隨即召回。任禮部員外郎,再知制誥。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任翰林學士,後以謗訕朝廷的罪名,以工部郎中貶知滁州(今安徽滁縣),次年改知揚州。真宗即位(公元997年),再召入都,復知制誥,上書提出“謹邊防”,“減冗兵,並冗吏”等事。與撰修《太祖實錄》,因直書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滿,又遭讒謗,於鹹平二年(公元999年)再次被貶出京城,知黃州(今湖北黃岡),鹹平四年冬改知蘄州(今湖北蘄春)。鹹平四年在蘄州卒,年四十八。《宋史》與《東都事略》有傳。

  王禹偁為官清廉,關心民間疾苦;秉性剛直,遇事直言敢諫,不畏權勢,以直躬行道為己任。一生中三次受到貶官的打擊,乃作《三黜賦》以明志。他是北宋初期首先起來反對唐末以來浮靡文風,提倡平易樸素的優秀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內容充實,感情充沛,語言曉暢。有《待漏院記》、《黃州新建竹樓記》、《唐河店嫗傳》等代表之作。

  王禹偁自編《小畜集》30卷,其中詩賦13卷,文17卷。今有《四部叢刊》本。另有其曾孫王汾裒輯《小畜外集》,有清光緒年間孫星華刻本。近人徐規所著《王禹偁事蹟著作編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收集佚詩佚文多篇。

81、《和靖詩集》

  宋代詩人林逋著。林逋(967~1028)字君復,大里黃賢村人(今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少孤力學,好古,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相傳20餘年足不及城市,終生不仕不娶,無子,惟喜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丞相王隨、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為人,又愛其詩,時趨孤山與之唱和,並出俸銀為之重建新宅。與范仲淹、梅堯臣亦有詩唱和。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聖六年)卒。宋仁宗賜溢“和靖先生”。《宋史》卷四五七有傳。

  後人輯有《林和靖先生詩集》四卷,附拾遺1卷。存詩三百餘首,詞三首。清代朱孔彰校刻本較完善。宋代桑世昌著有《林逋傳》。故宮繪畫館藏有所書詩卷。

82、《范文正公全集》

  宋代名臣范仲淹著。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後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二歲父亡,母改嫁朱氏,從其姓,名說。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中進士,初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29歲復範姓,改名仲淹。後歷任大理寺丞、秘閣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職,曾出任陝西宣撫史、陝西四路安撫史,戰功顯赫,又曾做過泰州,楚州、陳州、睦州、饒州、潤州、越州、延州,耀州,彬州、鄧州、青州等地方官。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

  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不少著名作品,代表作有《嚴先生祠堂記》、《岳陽樓記》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為千古名句。除此之外,也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詞作,如〈漁家傲〉、〈蘇幕遮〉,蒼涼豪放、感情強烈,為歷代傳誦。

  有《范文正公集》傳世,48卷,包括文集、別集、奏議、年譜等。後附其子範純仁(諡忠宣)《範忠宣公》集25卷。通行有《四部叢刊》影明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清範時崇刻本。

83、《蘇學士集》

  宋代詩人蘇舜欽著。蘇舜欽(1008~1048)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當過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據說因接近主張改革的政治家,被人藉故誣陷,罷職閒居蘇州。後來復起為湖州長史,不久病故。他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在對詩歌的政治作用的認識上,蘇舜欽與梅堯臣也一致,認為詩應該反映“風教之感,氣俗之變”,若統治者有“采詩”制度,就可以據以“弛張其務”,達到“長治久安”。批評“以藻麗為勝”的文學風氣,而大力讚揚穆修等人“任以古道”,石曼卿的詩能“警時鼓眾”。作為一個關切時政、渴望有所作為的詩人,蘇舜欽的詩常常觸及一些嚴峻的現實問題。如《慶州敗》、《吳越大旱》、《城南感懷呈永叔》等。在詩歌的語言藝術方面,蘇舜欽也同梅堯臣一樣,力圖用新意象、新句法來打破圓熟陳舊的詩歌格局。他的詩中常可以看到散文化的句子,生僻艱澀的語彙,怪異奇麗的意象。

  有《蘇學士文集》(因蘇舜欽曾官集賢校理,人稱蘇學士)16卷,其中詩文各八卷,以清代宋犖刻本較精,今人沈文倬《蘇舜欽集》即以此為底本加以校訂,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版,1981年出新一版;明何焯校本,《四部叢刊》影印本,16卷;清光緒年間中江李星根重編校刊本,十卷本等。

84、《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

  北宋司馬光著。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迂夫,晚年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地區夏縣)人,出生於河南省光山縣),北宋時期著名史學家、散文家。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司馬光年方20,中進士甲科。任諫議大夫,宋神宗熙寧初拜翰林學士、御史中丞。熙寧三年(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次年,判西京御史臺,居洛陽十五年,專門從事《資治通鑑》的編撰。哲宗即位,還朝任職。元豐八年(1085年),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黨,廢止新法。數月後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

  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聖之一(其餘兩人是孔子和孟子),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最大的貢獻是主持編寫《資治通鑑》。另有《通鑑舉要歷》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在文學、經學、哲學乃至醫學方面也都有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遊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涑水紀聞》、《類篇》等。

  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又名《傳家集》,80卷,其中詩14卷,賦1卷,文65卷。另外,清張伯行刻《司馬溫公文集》14卷,所錄皆系散文。

85、《元豐類稿》

  北宋曾鞏著。曾鞏(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世稱“南豐先生”,後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史稱鞏“十二歲能文,語已驚人”。18歲時,赴京趕考,與隨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識,並結成摯友。20歲入太學,上書歐陽修並獻《時務策》。歐陽修見其文筆獨特,非常賞識,自此名聞天下,但因其擅長策論,輕於應舉時文,故屢試不第。慶曆七年(1047)其父去世,輟學回歸故里侍奉繼母。直至嘉佑二年(1057),歐陽修主持會試,堅持以古文、策論為主,詩賦為輔命題,曾鞏始登進士第。歷任館閣校勘、集賢校理、實錄檢討官,官至中書舍人。

  曾鞏出自歐陽修門下,完全接受了歐陽修先道而後文的古文創作主張,而且比歐陽修更著重於道。因此,曾鞏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較少的一家。但曾文長於議論,他的政論文,語言質樸,立論精闢,說理曲折盡意。如《上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贈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都紆徐委備,近似歐陽修文。記敘文亦常多議論,如《宜黃縣縣學記》、《墨池記》都於記敘中縱談古今。曾鞏亦能詩,有一些詩長於比興,形象鮮明,頗得唐人神韻。各體詩中以七絕的成就最高,精深,工密,頗有風致。如《西樓》、《城南》、《詠柳》等,稱得上宋代近體詩中寫景抒情的佳作。今存詩400餘首,但為文所掩,不大受人重視。

  現存《元豐類稿》(因編於神宗元豐年間)。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刻本是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東平丁思敬刻本,50卷,其中詩8卷,文42卷,有《四部叢刊》影元刊本。清康熙五十六年長洲顧松齡刻本,對《元豐類稿》文字上作了補正,另附《集外文》2卷,行狀、墓誌1卷。今人陳杏珍、晁繼周以此為底本,點校《曾鞏集》,中華書局1984年版。

86、《宛陵集》

  北宋梅堯臣著。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佑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注(或十一家注)之一。

  梅堯臣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並稱“歐梅”、“蘇梅”。他批判西昆詩派形式主義詩風,強調《詩經》、《離騷》的傳統。在藝術上,注重詩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點,提倡“平淡”的藝術境界,要求詩寫景形象,意於言外。主張“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所作多反映社會現實和民生疾苦,如《田家語》、《汝墳貧女》、《襄城對雪》之二、《猛虎行》等。詩風平淡含蓄,語言樸素自然,形象清切新穎,但他為了矯正宋初詩壇靡麗之習,詩中不免流於質樸古硬,缺少文采,有過分議論化、散文化的傾向。他對宋代詩風的轉變影響很大,劉克莊在《後村詩話》中稱之為宋詩的“開山祖師”。

  有《宛陵先生集》60卷,宋紹興本,已佚;明正統本據宋本翻刻,現有《四部叢刊》影印本。

87、《歐陽文忠公集》

  北宋歐陽修著。(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四歲喪父,家貧,他的母親以荻畫地,教他寫字。天聖八年(1030)中進士,任西京留守推官。景佑元年(1034)任鎮南軍節度掌書記、館閣校勘,言事得罪宰相被貶。康定元年(1040)復任館閣校勘,編修崇文總目。慶曆三年(1043)任右正言、知制誥。五年,杜衍、范仲淹、韓琦、富弼等名臣相繼被排擠出朝,歐陽修上書為他們分辯,因被貶知滁州,後又改知揚州、潁州。皇佑元年(1049)回朝,先後任翰林學士、史館修撰等職,和宋祁等一同編修《新唐書》,又自修《五代史記》(即《新五代史》)。晚年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太子少師。神宗熙寧五年(1072)卒於家,諡文忠。

  歐陽修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作為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人物,他的文論和創作實績,對當時以及後代都有很大影響。為了矯正西昆體的流弊,歐陽修大力提倡古文,發起北宋聲勢浩大的詩文革新運動。他在文學觀點上師承韓愈,主張明道致用。特別重視道統的修養,強調道對文的決定作用,以“道”為內容,為本質,以“文”為形式,為工具。他的主張得到了尹洙、梅堯臣、蘇舜欽等人的熱烈贊同。後來,知貢舉(主管考試進士)時,又提拔、培養了王安石、曾鞏、蘇軾、蘇轍等一代新進作家,使他倡導的詩文革新運動後繼有人,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歐陽修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以散文為最高。他的散文深入汪出,既精煉又流暢,敘事說理,娓娓動聽,抒情寫景,引人入勝,寓奇於平,一新文壇面目。他的許多政論作品,如《原弊》、《上高司諫書》、《朋黨論》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張,緊密聯繫當時政治鬥爭,指摘時弊,思想尖銳,語言明快,表現了一種匡時救世的懷抱。他還寫了不少抒情、敘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搖曳多姿。他的《釋秘演詩集序》、《祭石曼卿文》、《蘇氏文集序》等文,悼念亡友,追懷往事,情深意摯,極為動人;他的《豐樂亭記》、《醉翁亭記》諸作,徐徐寫來,委婉曲折,言辭優美,風格清新。總之,不論是諷世刺政、悼亡憶舊、登臨遊覽之作,無不充分體現出他那種從容寬厚、真率自然的藝術個性。

  歐陽修在詩歌創作方面也卓有成就。古體詩有的顯得詩味不濃,但部分近體詩卻比興兼用,情景相生,意味雋永。在內容上,他的詩作如《答楊子靜祈雨長句》、《食糟民》等反映了當時人民生活的痛苦。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另外一些詩如《畫眉鳥》,多是抒發詩人的生活感受。歐陽修不僅善於作詩,而且對詩歌創作時有新見,後人集錄成書,稱為《六一詩話》。它是中國詩話體文學批評的發端。歐陽修在宋初詞壇上還佔有一席之地。他創作了很多詞,內容大都與“花間”相近,寫的多是男女愛戀、離情別緒一類的題材。但格調較高,技巧嫻熟,不乏藝術珍品。如《踏莎行》、《採桑子》西湖六首。歐陽修還打破了賦體的嚴格的格律形式,寫了一些文賦,如《秋聲賦》。

  歐陽修所著近二十種,僅《四庫全書》收錄或存目就有十三種。以現行《歐陽文忠公文集》和收入《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的《歐陽文忠集》為較全。《歐陽文忠集》153卷。附錄5卷。其中《居士集》、《易童子問》、《外製集》、《表奏書啟四六集》、《奏議集》114卷,《歸田錄》、《詩話》、《長短句》等19卷,《集古錄跋尾》10卷,書簡10卷。附錄5卷為年譜、行狀、墓誌、傳文。其中《居士集》為歐陽修自定,餘系後人編刻。山西古籍出版社《歐陽修集》,2006年版。侯本健輯有《歐陽修資料彙編》三冊(中華書局1995年版)。

88、《嘉佑集》

  北宋散文家蘇洵著。蘇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歲餘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乃悉焚所為文,閉戶讀書,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至和、嘉佑間,與二子軾、轍同至京師。歐陽修上其所著權書、衡論等二十二篇,士大夫爭傳之。宰相韓琦奏於朝,除秘書省校書郎。歷遷陳州項城令。與姚闢同修建隆以來禮書,為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而卒。

  蘇洵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衡論》和《上皇帝書》等重要議論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張。由於蘇洵比較瞭解社會實際,又善於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以古為鑑,因此,他的政論文中儘管不免有迂闊偏頗之論,但不少觀點還是切中時弊的,如《上韓樞密書》、《六國論》等。蘇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優秀的篇章,如《送石昌言使北引》、《張益州畫像記》、《木假山記》等。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歐陽修稱讚他“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曾鞏也評論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託喻”,“煩能不亂,肆能不流。藝術風格以雄奇為主,而又富於變化。蘇洵作詩不多,擅寫五古,質樸蒼勁。宋人葉夢得評其詩“精深有味,語不徒發,正類其文”(《石林詩話》)。其《歐陽永叔白兔》、《憶山送人》、《顏書》、《答二任》、《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為佳作,但總的成就遠遜於散文。

  蘇洵著作,宋代以多種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文集》殘卷。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影宋鈔本、《嘉佑集》15卷,其中文14卷,詩1卷。

88、《嘉佑集》

  北宋散文家蘇洵著。蘇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歲餘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乃悉焚所為文,閉戶讀書,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至和、嘉佑間,與二子軾、轍同至京師。歐陽修上其所著權書、衡論等二十二篇,士大夫爭傳之。宰相韓琦奏於朝,除秘書省校書郎。歷遷陳州項城令。與姚闢同修建隆以來禮書,為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而卒。

  蘇洵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衡論》和《上皇帝書》等重要議論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張。由於蘇洵比較瞭解社會實際,又善於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以古為鑑,因此,他的政論文中儘管不免有迂闊偏頗之論,但不少觀點還是切中時弊的,如《上韓樞密書》、《六國論》等。蘇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優秀的篇章,如《送石昌言使北引》、《張益州畫像記》、《木假山記》等。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歐陽修稱讚他“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曾鞏也評論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託喻”,“煩能不亂,肆能不流。藝術風格以雄奇為主,而又富於變化。蘇洵作詩不多,擅寫五古,質樸蒼勁。宋人葉夢得評其詩“精深有味,語不徒發,正類其文”(《石林詩話》)。其《歐陽永叔白兔》、《憶山送人》、《顏書》、《答二任》、《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為佳作,但總的成就遠遜於散文。

  蘇洵著作,宋代以多種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文集》殘卷。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影宋鈔本、《嘉佑集》15卷,其中文14卷,詩1卷。

90、《廣陵集》

  北宋詩人王令著。王令(1032~1059)字逢源。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人,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後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至和二年(1053),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進京,路過高郵,他賦《南山之田》詩求見,受其賞識,此後成為至交。由於王安石的稱譽,王令的詩歌始為人所知,尤其是在江淮一帶,王令逐漸成了一個頗負盛名的詩人。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將其妻之堂妹嫁給他,次年他便在常州(今屬江蘇)病逝,年僅二十八歲。

  王令現存70多篇散文和480多首詩歌。文學創作的主要成就是詩歌,大多是與友人的酬答唱和之作。多哀吟自我生活的貧苦,兼及社會的黑暗不平與民生的荒寒蒼涼,表現自己貧賤不改其度的意志與節操。藝術上受中唐韓愈、孟郊、盧仝等人的深刻影響,氣概健舉,想象奇特,詞句生硬。詠物寫景、感事議論的長篇古詩尤其如此,其代表作《暑旱苦熱》尤其突出。

  《廣陵集》為其外孫吳說編,歷來只有抄本。近代嘉業堂刻本作20卷,其中詩賦11卷,文9卷,另有附錄1卷,拾遺、補錄各1卷。

中國古代文學詩文別集有哪些?推薦45篇(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