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作了”“我們離婚吧”,我怎會和一個不懂我的人共度餘生!

愛情真是一個簡單又複雜的東西,說其簡單不過是兩個人的兩廂情願,說其複雜是兩個人的“較量”,一個為了懂,一個為了藏,明明只有兩個人偏偏活成了“宮心計”,這樣的愛情帶給雙方的都不過是傷害罷了。

這樣的戀愛多談傷身,不如趁早解脫。


“你太作了”“我們離婚吧”,我怎會和一個不懂我的人共度餘生!


小時候想要快快長大,以為長大後就有花不完的錢,想做什麼做什麼,可是,長大後才發現原來並非如此,長大後的錢也是自己賺才有,而且是那麼困難。

單身的時候以為有男朋友之後兩個人便會有自己的積蓄建立美好的生活,可是,男友終究不是一個寵物,偏偏遇上一個桀驁不馴還對自己無情的人。

難道這就是生活?


“你太作了”“我們離婚吧”,我怎會和一個不懂我的人共度餘生!


別抱怨他的不好,其實你早都知道

惠子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原本也是有而夢想有追求的女孩,可是奮鬥幾年工資都貼補家裡後,她終究是回到一貧如洗一無所有的日子。

去年她通過相親認識了一個大專畢業工作也不穩定的男生張揚,可是他家裡給他準備好了房和車,惠子有點心動了,再不結婚她就成老公姑娘了。雖然看不上張揚的學歷和工作,可是,惠子真的是想讓自己的生活穩定下來了。


“你太作了”“我們離婚吧”,我怎會和一個不懂我的人共度餘生!


每次一起吃飯的時候惠子總是想去比較文藝的地方,張揚喜歡的是實惠也不懂什麼浪漫,去吃自助的時候惠子吃一點就吃飽了,可是張揚總是會拿很多,深怕虧掉,吃不回來。

惠子一忍再忍想著以後結婚了會不會好點,以後有著穩定的工資會不會好點,後來他們結婚後,惠子不能忍受老公的粗鄙,張揚也覺得惠子“很作”,工資又不高天天看什麼書?裝清高?明明就是一般的家境每天總想做各種花裡胡哨的甜點。

惠子婚後的生活終究是從自己想象的小女生的浪漫被老公持續不斷地不理解著,孩子5歲的時候,惠子想讓女兒去學舞蹈,張揚覺得那是有錢人家的小孩才做的事情,況且,學歷哪有那麼重要,鄙視惠子倒是大學生,工資還不是那麼一點?


“你太作了”“我們離婚吧”,我怎會和一個不懂我的人共度餘生!


惠子終究是忍無可忍了,孩子的成長是她不能忽視的,別人家的小孩能有的,自己家孩子也必須要有。終於在一次張揚說惠子很作的時候,惠子反駁道,我們離婚吧。

對惠子來說提出離婚是一次跨越,也是在彌補曾經的錯誤,這樣的日子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隱藏著種種不好的伏筆,只是惠子還在不斷地麻痺自己。

婚姻不是一場水到渠成的童話,所有別人眼中的必然都曾經有過不同的經歷,都有過無盡的辛酸和誤會的選擇,所以今日的生活無論如何都不必去抱怨,都是曾經的我們自己做過的選擇。


“你太作了”“我們離婚吧”,我怎會和一個不懂我的人共度餘生!


就像惠子的婚姻一樣,結婚之前就有種種徵兆,她卻想著婚後能變得更好,怎麼可能?

再好的婚姻都會有個磨合期

我不認同婚後生活有點不如意便提出離婚,什麼樣的生活能沒有一點磕磕絆絆呢?兩個生活習慣可能完全不同的人從此要在同一個屋簷下一起生活,有點小矛盾也是在所難免,若是有點小問題就離婚,今生又能和誰攜手一生呢?


“你太作了”“我們離婚吧”,我怎會和一個不懂我的人共度餘生!


婚姻不是車廂,不能隨便到哪一站不開心便選擇下車,上去時心甘情願,下來時也要想到擔負的責任;婚姻又是車廂,每次上車的時候便預設了終點,怎能不到終點便下車呢?

步入婚姻的時候多數不需要經歷怎樣的考驗,可是,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那個無辜的小生命負責。

婚姻其實就是找一個三觀很正的人共度餘生

現在社會文盲越來越少,可真正能講明白道理的人也並不多,有些人明明學歷很高可就是不講道理,有些人雖然讀書很少卻非常通情達理。


“你太作了”“我們離婚吧”,我怎會和一個不懂我的人共度餘生!


一個不講道理的人終會毀掉一個家庭,而一個三觀很正的人絕不會胡攪蠻纏不講道理,內心有準則的人遇事才不會隨便責怪別人,更不會輕易就詆譭自己最愛的人,相處的舒服才是一場婚姻最終的走向。

愛情終有一日會褪去,柴米油鹽是每個家庭都難以逃離的事實,到頭來兩個人能夠相濡以沫的將會是互相欣賞、互相包容,而不是處處挑刺,眼底盡是鄙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