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五一”出行 铁路要精织“绣花”功夫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铁路“五一”小长假运输今日正式拉开帷幕。自4月30日至5月5日,全国铁路以列车运行图的日常图和周末图为主,以高峰图为补充,精准安排运力,增开“夕发朝至”高铁动卧列车,努力满足旅客节日出行需求。

随着各地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的顺利推进,全国铁路、公路等交通的逐步恢复,广大旅客都想出门体验一番,可以说今年“五一”出行对旅客而言是一次压抑已久的需求,对于铁路等部门却是一场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的同时也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就给铁路提出了更大的责任目标。

今年“五一”作为一个旅客出行的爆发点,确保“五一”稳定,恢复旅游业,加快经济社会流动性复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五一”,我们可以有效地检测我们当前疫情防控的能力和现状,也可以认识到我们经济社会的活力和韧性水平,因此对于铁路部门,推出“夕发朝至”列车助力旅客出行,让旅客出门玩的好、玩的舒心值得点赞,但也要意识到在加大旅客检测、合理安排座位、及时通风消毒等都是大任务,也是需要铁路部门认真“绣花”的细动作

确保“五一”就是铁路部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出行的一个过程。当前我们面临着严重的疫情反弹压力,与旅客出行是相违背的,这就要求铁路部门这个“中间体”做好中间的过滤作用,既要拦住疫情,又要让旅客玩的爽快,就要求铁路部门下足、下实、下准旅客出行责任,抓好、抓细、抓牢疫情防控任务。比如将疫情防控方面由“应急”走向“常态”,做好旅客错峰就餐,压实公共卫生消毒,在旅客服务方面,继续推出“夕发朝至”的列车充实旅客出行安排,加大电子客票的效用,以及各种大数据来协助旅客出行,通过各种技术和管理手段,就有更多更大的把握来做好。

确保“五一”更顺利,今年最大的点就在于细与变,应对措施、积极准备、实施安排都需要既变又细,这种“绣花”功夫的要求对铁路部门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于铁路部门来说利用好这个“五一”做好特殊情况的能力储备,也可以同时为旅客做好做足防疫知识的进一步普及,都可以让今年的“五一”更具有价值。

打好“五一”出行的保卫战,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对于铁路部门而言,防疫和服务是双层难度和挑战。做好这次的“绣花”功夫,抓好抓实抓足各项政策和措施,我们就一定可以让旅客安安心心出门,开开心心回家。(翁志刚)

本文源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