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戰敗後,為何捨近求遠,投降於112公里外的美軍

二戰結束以後,德國總理希特勒率領的德國軍隊向美國軍隊投降,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國家,更是為了自己的人民爭取的一線生機與希望。蘇聯向來與德國不睦,由於當時的東部戰場,負責接收德軍的正是蘇聯軍隊,當時德軍也是十分牴觸蘇聯。由於兩國內部的矛盾,然後德軍特別不願意,成為蘇聯的戰俘,繼而遭受非人的折磨,於是他們情願從東部輾轉到向西部英美等國家投降。

德國戰敗後,為何捨近求遠,投降於112公里外的美軍


當時的希特勒的警衛旗隊專門負責保護希特勒,當時一大部分德國士兵都成為了美國、英國、蘇聯等國家的俘虜。僅剩120人的警衛旗隊在希特勒的培養下,逐漸達到了空前的規模,當時在戰爭中他們用許多殘忍的手段虐殺了蘇聯人民,有時候甚至罔顧法紀惡意屠殺,所以他們明白,如果真的落到蘇聯人的手裡,絕對沒有好的下場。

德國戰敗後,為何捨近求遠,投降於112公里外的美軍


那麼為什麼德國在眾多國家之中選擇了向美國投降呢?因為在德國決定投降之前,美國就一直向德國軍隊灌輸一種美好的戰後形象。在長期這樣的宣傳影響之下,德國才會選擇從東部轉向西部向美國人投降。於是在投降之後,美國對待德軍的態度進行了“溫水煮青蛙”的戰略。戰後美國的經濟也有一定損失,尤其在糧食上,於是,美軍命令給投降後的德國士兵進行為期四天的斷糧行動。

德國戰敗後,為何捨近求遠,投降於112公里外的美軍


美軍也不會讓他們餓死,不管是生病還是受傷,亦不會提供任何醫療資源。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之下,只能適者生存,相較之下蘇聯更是對德國深惡痛絕。因為在戰爭中,德國進軍蘇聯的期間,總共有900多萬士兵死在了德軍的手中,還有1000多萬的蘇聯人民在他們的惡劣行徑之下慘死,幾百萬戰俘在他們的手中也是寥寥無幾。

德國戰敗後,為何捨近求遠,投降於112公里外的美軍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蘇聯對德國真的是恨之入骨,讓那麼多無辜的人喪生,中國有一成語”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因此,蘇聯對德國投降之後的作為,都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最後向美軍投降,也不足以讓他們的惡劣行徑完全消失。要明白不管做了什麼,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才能平息怒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