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雙姝,史筆留香

苗疆雙姝,史筆留香


公元一七九七年,嘉慶帝顒琰剛從老子乾隆帝手裡承繼大統才約莫一年有餘,大清的累朝元氣早已被老頭子的寵臣和珅斵喪殆盡。

嘉慶甫一繼位就沒過過好日子。白蓮教騷然四起,禍亂川楚。雲貴也生出許多變亂。老實說嘉慶帝不可謂不殫精竭慮、勵精圖治,只可惜君非昏君,臣亦非良臣。

為平息叛亂,嘉慶屢調大員征討,奈何將星凋敝,不能戡亂。最終,平亂的功勞記在了一個名叫勒保的四川總督身上,而勒保的功績卻可以說是兩個女人助他成就的。其中故事鮮見清史,容東山與諸位慢慢道來。

苗疆雙姝,史筆留香


原來在白蓮教起義正沸沸揚揚之時,苗疆南籠也轟轟烈烈地拉起了一支起義隊伍,為首的是一位年僅二十歲的布依族姑娘王囊仙。說來也怪,嘉慶初年的幾次騷亂都是起於女人之手,先是白蓮教王聰兒,現在又是南籠的王囊仙,想必此時大清國的國運已有陰盛陽衰、牝雞司晨之徵兆!

苗疆雙姝,史筆留香

言歸正傳,王囊仙據住洞灑寨,與當丈寨苗目韋七綹須勾通,以宗教治病的明目號召徒眾,起義反清。也許革命的年代真是個年紀輕輕便可以去幹一番大事的時代,今天我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一個二十歲的姑娘是怎麼辦到的!只數月旬,王囊仙便率眾攻城拔寨,大西南幾乎陷沒。

苗疆雙姝,史筆留香


蜀中無將,清廷就派了這位勒保總督前往進剿。勒保及到南籠,聞得王囊仙會妖術,不敢輕進,一路上檄召黔中各土司助剿。黔中土司龍躍的曾祖是有名的苗長,康熙初年,曾幫助清軍剿平滇亂,聖祖親封他為總兵官,傳到龍躍一代,世職遞減,只剩下一個千總職銜。接到勒保檄文,龍躍正巧生病不能應徵,偏好他有一位才貌兼全,能文能武的妹子龍麼妹,便上演了一出替兄從軍的好戲。

苗疆雙姝,史筆留香


龍麼妹跨了駿馬,帶了數十苗女和數百苗兵赴清營聽調。正看見勒保被義軍圍住,不能脫身。麼妹飛騎陷陣,殺退義軍,救出勒保。

當晚,龍麼妹自為嚮導,領清軍夜襲洞灑寨。義軍因出兵得勝,未加提防,王囊仙更是同韋七綹須喝得幾分微醺。王囊仙本生得皎皎動人、玉質娉婷,此刻醉眼含波、香腮飛紅,另是一番態度,不由得韋七綹須不英雄本色、慾火中燒,抱起囊仙就往洞房裡鑽(此洞房非彼洞房),據說是來了個裸體講經,肉身說法。及至清兵突入,二人衣不及身,韋七綹須赤身接戰,王囊仙順手批起一件小衫,也縱身助戰。

龍麼妹拍馬殺到,正與囊仙遇著,一對蠻寨佳人,棋逢敵手。龍麼妹舞一把魚婆劍,亭亭玉立,王囊仙操一柄繡鸞刀,剛健婀娜,刀光劍影伴著陣陣嬌叱纏繞在一起,難分高下。噢!買嘎登!畫面太美我要穿越回去看!各位清宮粉不覺得這戲份比後宮裡的爾虞我詐、鬼鬼祟祟、哭哭啼啼的套路強太多了嗎?

苗疆雙姝,史筆留香


我們說廢話的這會兒功夫,韋七綹須那邊已被清兵團團圍住,雙拳難敵四手,再加上剛剛還在雲雨快活,轉個身就來乾硬仗,誰受得了?很快被活捉了去。王囊仙見七綹須遭擒,刀法不覺慌亂,麼妹瞅準破綻,隔開囊仙的刀,順勢將她腰下的絲絛一扯,囊仙支持不住,跌落地上。麼妹手下的苗兵苗女一擁而上,將她捆縛結實,扛抬出去。洞灑、當丈兩寨隨即陷落。勒保修書報捷,稱是自己攻破洞灑、當丈,生擒匪首,龍麼妹的功勞半句未提。九重深遠哪裡得知,只道是勒保有智略,封他為威勤侯,將王囊仙同韋七綹須一起押解回京,處凌遲極刑。

觀勒保行跡,先憂懼囊仙妖術不敢急進,後搶奪麼妹功績,邀功受封,可見不光平庸而且無恥,怎能不說封侯拜爵多半靠龍麼妹、王囊仙兩苗疆女子成全?清廷上下矇蔽、庸進賢退到這般地步,顯見氣運日衰。反倒是這對苗疆女子,一個替兄從軍,徵亂報國,不辱家族榮光。一個不堪壓迫,奮起拼搏,反抗巍巍皇權。雖是陣中敵手,卻都不輸美名,可歌可泣。

苗疆雙姝,史筆留香


東山史海拾遺,不知可否為雙姝揚名?只是寫到二人芳名處,自覺筆下猶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