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藏孩子的四種心理變化,不可忽視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藏孩子的四種心理變化,不可忽視

世界上的語言有幾千種,但唯獨“媽媽”這個發音,全世界都是一樣的。

但有一天,父母突然發現,孩子不再稱呼你為“媽媽”,而直接喊“媽”時,這背後暗藏了哪些訊息呢?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藏孩子的四種心理變化,不可忽視

寶媽聽到女兒喊自己“媽”,鬱悶了好久

閨蜜有個女兒,名叫曉曉,已經上初一了。閨蜜這個人性格很開朗,主張的教育是和女兒做朋友。所以母女兩個平時感情很好,經常一起吃美食、討論明星的小八卦。

每次曉曉遇到什麼有意思的事時,都會第一時間喊“媽媽”,想與閨蜜一起分享。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藏孩子的四種心理變化,不可忽視

但閨蜜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女兒跟自己不再像以往那樣親暱了,就連稱呼也變得開始生疏。閨蜜說以前女兒總是“媽媽”的叫不停,現在只喊自己“媽”,這讓閨蜜鬱悶了好久。

而且閨蜜還發現,自己女兒開始變得有些叛逆,飯菜不合口味就會發脾氣、新買的衣服不喜歡也會發脾氣。

後來閨蜜才反應過來,曉曉應該是進入到“青春叛逆期”了,於是就漸漸改變了對曉曉的教育方式。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藏孩子的四種心理變化,不可忽視

其實閨蜜的女兒曉曉正在處於叛逆期,一些事情看不慣,經常出現逆反心理也是正常的。

孩子不想叫“媽媽”,是因為其他同學都不這樣叫,如果再叫“媽媽”,孩子就會認為很矯情。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藏孩子的四種心理變化,不可忽視

從“媽媽”變成“媽”,孩子往往伴隨這四種心理變化

1)孩子開始在意別人的看法

叫“媽媽”聽起來是孩子對母親的一種撒嬌和依賴,但當孩子上了初中以後,發現身邊的人都是“媽”這個稱呼叫法時,孩子也會跟著自發的叫起“媽”來。

如果孩子依舊叫媽媽,很可能就會被其他同學所嘲笑,漸漸的孩子也會認為叫媽媽比較矯情,所以直接就改了口。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藏孩子的四種心理變化,不可忽視

2)孩子漸漸長大

孩子在小時候更喜歡說一些疊詞,比如吃香香、喝水水等,這是因為孩子小,沒有那麼多詞彙量,所以會將字重複去說。

漸漸地,當孩子長大,詞彙量也會越積越多,而且心智也跟著成熟起來,所以就開始拒絕使用疊詞,因為孩子們認為只有不懂事的小孩子才會這樣說。

所以孩子也會將媽媽改口成媽,其實這是孩子長大的一個標誌,所以我們應該高興。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藏孩子的四種心理變化,不可忽視

3)孩子開始變得獨立

從媽媽到媽,是孩子逐漸長大的象徵,開始減少對母親的依賴,變得開始獨立,成為一個個體,這所有孩子都會有的現象。

4)親子之間有隔閡

隨著孩子長大,孩子們有了自己的三觀,所以在有些事情上,孩子就會與父母產生了隔閡。這時候孩子的稱呼改變,就代表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沒有那麼親近了。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藏孩子的四種心理變化,不可忽視

孩子改變稱呼,父母如何面對?

01 放鬆

孩子的稱呼有所改變,其實這對父母來說是件好事,因為這是孩子渴望成長、渴望獨立的一種象徵。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藏孩子的四種心理變化,不可忽視

所以這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對孩子放手,給孩子一定的成長空間,

同時也要以平常心來看待孩子長大這件事,而不是抱著孩子不撒手。

02 有針對性的處理

如果孩子只是簡單地稱呼發生改變,那父母不用過於擔心。但如果孩子是因為“叛逆期”而發生的改變,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對孩子進行一些引導、改變一下教育方式等到。

以免叛逆期的孩子,出現一些不可挽回的錯誤,或產生更大的叛逆行為。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藏孩子的四種心理變化,不可忽視

03 修補親子關係

當孩子與父母之間出現一些隔閡,背後的原因很可能是父母平時對孩子的陪伴少,導致孩子對父母的疏遠。

這時候父母就要多陪陪孩子,對孩子進行一些心與心的溝通,來修補一下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

【硬核媽媽寄語】

雖然孩子對父母稱呼從“媽媽”到“媽”,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父母一定要關注孩子背後的心理變化,然後再針對性的去處理,陪伴孩子更好成長。

【今日話題】

你家孩子對父母的稱呼發生變化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