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人生:這3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沒有你?

佛門經常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難度無緣之人。”

其大意是,天上下的雨雖然覆蓋範圍很大,但是如果沒有根,草木仍然得不到潤澤。佛門雖然寬廣,來者不拒,但如果不心存善念,即使皈依佛門,也是不能修成正果的。

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前提條件的,沒有這個前提條件,即使做得再好,也是無濟於事的。前半句的根,暗指根本、基礎,即要受天雨潤澤的基礎。

天雨指自然之力,所以前半句的意思是,要想受自然之力的恩澤庇護,自身要先具備承受的條件,即按照自然規則保存自己的根本,有了這個根本,才能吸收自然之力。後半句指,凡事從心開始,任何外在的表現都是虛無的,只有心地善良才能脫離苦海。

因緣人生:這3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沒有你?

佛教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壞的命運可以藉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命運既然可以因為行慈悲、培福德、修纖悔而加以改變,因此命運並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

《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又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既然是眾緣所生,就是無自性的,就是空的。

佛教認為,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了,這樣的一種現象就是“空”。因者是主要的條件,緣者是輔助的條件,主要的條件和輔助的條件都不具備的時候,就沒有事物的存在。

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備主因和輔因。當因緣具備的時候,事物就存在;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

因緣人生:這3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沒有你?

可你知道到底自己跟佛的緣分是深是淺嗎?

《六祖壇經》曰: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佛緣最深之人並不是那些只崇信燒高香、拜大佛就得靈驗的極端功利之人,而是像佛菩薩一樣慈悲善良。佛菩薩最歡喜的是你有一顆善良的慈悲心。

心中有佛,佛無處不在;心中無佛,佛無處可求。佛不在寺廟,而在我們心中。一切唯心造,修好自己的心和德行,自然命好福深,離佛菩薩最近,佛緣最深。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就是自己身上最厲害的“風水”,修好善業,不用求佛,人生自然吉祥。

關於自己佛緣是深是淺的問題,高僧曰 :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有佛緣。

雖然眾生皆有佛緣,但有人因業障太重迷得太深,所以暫時佛也無法度化他,而有的人因為迷得淺,且善根很深,這樣的人,也就是世俗上所說的,佛緣很深的一類人。”

後來高僧又詳細說,世間有三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一起來看看,這三種人當中有沒有你?這3種人,看看有你嗎?

因緣人生:這3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沒有你?

第一種人,相信因果,“心”好之人。

因果並不是佛教創立的,也不是任何人創立的,而是自然而然就存在世間的,且是普遍被認可的客觀規律,佛也不是最早就發現因果的人,但佛卻是把因果普及給一切眾生知道並受持的人。

佛家經常勸導世人,要多行善事,少造惡業,因為善因能得善果,可有些人偏偏不相信因果,認為因果不可信,於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造下了更多的惡業,這樣的人佛緣就很淺,而那些從內心深處深信因果的人,佛緣就很深。

人要有一顆善良慈悲的心。你輸出善心,世界必然回饋給你福報;你輸出惡念,世界就會給你以障礙。要想改變命運,首先要修正自己的念頭,人心好,吸引來的都是善事和好運,心有多好,命就有多好,心善的人,也多半一臉福相。內心良善,即為佛緣最深之人。

因緣人生:這3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沒有你?

第二種人:親近三寶,“嘴”好之人。

沒有福報或福報太少的人,是沒有機會去寺廟親近三寶的,親近三寶並不只是去寺廟燒香拜佛,而是喜歡親近佛法僧三寶,見到佛像或聽聞佛法以及見到高僧,都倍感親切,願意去親近三寶,這樣的人佛緣一定很深。

“嘴”亦可以造善惡業,被稱為“福禍之門”,好話三冬暖人心、惡語傷人六月寒。人們常說“禍從口出”,這不是危言聳聽。常造口業之人,福氣會慢慢溜走,不順心之事越來越多,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人缺少口德,嘴不乾淨,他自身的“風水”也會隨之而轉。任何時候,不要用語言去攻擊人、傷人,你對他人任何有意無意的傷害,最終都是傷人傷己的刀斧,對誰都沒好處。佛說: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對他人善言,是恭敬他人,更是莊嚴自己,功德無量。

因緣人生:這3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沒有你?

第三種人:善良慈悲,“行”好之人。

信佛就是要自己做到言善、行為善,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做到嚴於律己,不可以為所欲為。要深信因果有輪迴,如果認為自己做任何事就可以不背因果,這是信佛的大忌,更是做人做事的大忌。如此信佛,就算再修億萬年仍是愚痴之人。

行好,就是做好事、行為端正不逾矩,不做缺德之事。這種人就是善良慈悲的人,見到眾生受苦,能心生慈悲憐憫之心,平時經常孝順父母、侍奉師長、從來不做惡事,這樣的佛緣最深。

這世間有些人可能並不信佛,但一樣佛緣很深,一個人佛緣深淺,並不是看他是否信佛,而是看他的行為,是否與佛法相一致,有些人可能從小到老唸了一輩子佛,但不一定就真的佛緣很深,而有些人可能到了晚年才有機會接觸佛法,甚至這一生都沒有接觸佛法,可如果他的行為,是不違背佛法的,這樣的人佛緣依然很深,一旦接觸佛法後,成就不可估量。

這三種人,佛緣都非常深,你是哪一種人?感恩閱讀與分享。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字溫暖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