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經》——內篇· 逍遙遊(2)

最近因為疫情的緣故,宅家的時間多了,突然有個想法就是把古代的經典編出來會是怎樣,自己方便看也可順便推廣一下我們古人的傳世之作,應該是件好事吧~

有請各位繼續欣賞,內容如有更好的釋義請聯繫本文作者更改,謝謝!


【原文】


《齊諧》者(1),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2)三千里,摶(3)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4)者也。”野馬也(5),塵埃也,生物之以息(6)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7)?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莊子《南華經》——內篇· 逍遙遊(2)

【註釋】

(1)《齊諧》:書名。出於齊國,古代記錄怪異之書,今不傳。


(2)擊:拍擊,指鵬拍打水面借力奮飛。


(3)摶〔tuán〕:渦旋。扶搖:旋風。


(4)息:風。海上六月常有大風。


(5)野馬:遊氣,春天陽氣發動,遠望野外林澤間,有氣上揚,猶如奔馬,故叫野馬。


(6)息:氣息。
(7)正色:原本的顏色。


【譯文】

《齊諧》是古代記載怪異事件的書。《齊諧》中記載:“大鵬向南海遷徙的時候,擊打水面揚起的水花有三千里,由於渦旋而產生的暴風則直上九萬里高空,乘著六月裡的大風飛去。”大地上的遊氣,飛揚的塵埃,都被生物的氣息吹拂著在空中游蕩。天色蒼茫,這究竟是它原本的顏色呢?還是由於無窮無盡的高遠而呈現出來的顏色呢?大鵬在高空俯視下界也如同下界視天,只見一片蒼蒼,不辨本來的顏色。


文參考於 莊子《南華經》內篇· 逍遙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