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老婆的人,为什么叫季常癖?故事源自宋朝,苏轼替好友纳妾

明代戏曲作家汪廷讷,根据洪迈的蓝本,所创作的喜剧《狮吼记》,经过现代人改编成电影河东狮吼。作为七〇八〇两代人应该不会太陌生,张柏芝的那句台词从今天起,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要真心……”。当年多少人看到这里时,内心的青春懵懂被撩起,主人公陈季常和柳氏的恩爱故事也千古传唱。作为当事人的陈季常,在真实的历史中,却不像电视上演绎的那么美好。

怕老婆的人,为什么叫季常癖?故事源自宋朝,苏轼替好友纳妾

才子与佳人,中间有道无法跨越的硬伤

陈季常是北宋时期,有名的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大才子。陈家是商贾巨富,家里有的是钱,陈季常有通晓各种经典书籍,只是个人境遇有些点背,始终怀才不遇。

柳氏是四川眉山当地有名的大户女子。从小相貌美若天仙,心底也很善良,只是由于生长于富贵人家,过惯养尊处优的生活,也养成骄横跋扈的霸道性格。

怕老婆的人,为什么叫季常癖?故事源自宋朝,苏轼替好友纳妾

自古才子配佳人,婚姻嫁娶门当户对。陈季常与柳氏便顺其自然地走到一起。柳氏是陈季常的正室,陈季常的前半生也只有这么一位夫人。起初,陈季常觉得能够娶到柳氏,自己很知足,做好与柳氏从一而终的打算。而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柳氏一直没有为陈季常生育一儿半女,后来四处遍访名医才知道柳氏没有生育能力。

这下,可把陈季常愁坏了。毕竟封建社会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陈季常即便是再爱自己的老婆,也总得为陈家生育一儿半女。于是,生育儿女的问题成为陈季常和柳氏难以跨越的硬伤。

怕老婆的人,为什么叫季常癖?故事源自宋朝,苏轼替好友纳妾

柳氏的霸道,无法说服自己

陈季常面临的问题,放在封建社会压根也不算问题。在那个年代,有钱没钱纳个三妻四妾很正常。可是,陈季常实在太喜欢柳氏,自己虽然有纳妾生子的想法,一直藏在心里没敢说出来,可怜才华横溢的陈季常,为了心中的挚爱,每天“艰难”地活着。

柳氏也不是不知道“为人妻,为人生子”的道理,也不是看不出陈季常的心思。只不过,她从小养成的霸道性格,无法说服自己的内心向自己妥协。柳氏为了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美好理想坚挺着。

怕老婆的人,为什么叫季常癖?故事源自宋朝,苏轼替好友纳妾

苏轼调侃陈季常“季常癖”

苏轼是个很可爱的文人,围绕他总是发生很多稀奇古怪的事儿。当年,好友张先80岁纳妾,苏轼参加婚礼时,赋诗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如今,另一位好友因为怕老婆不敢纳妾生孩子,咱们这位苏东坡先生觉得有必要调侃一下。于是写下《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一时间,搞得业内都知道陈季常是个怕老婆的男人,大家为了进一步调侃陈季常,将他的名字,演化成“季常癖”成为宋朝惧内怕老婆的流行词。

怕老婆的人,为什么叫季常癖?故事源自宋朝,苏轼替好友纳妾

陈季常有多破老婆

陈季常,本名陈慥,龙丘居士,今天的四川眉山人。他本身是有钱人出身,为人性格豪侠、嗜酒狂放。他家老爷子曾经官至工部侍郎,洛阳的府邸内有园林、有良田,所以像陈季常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社会都不缺朋友,苏轼、佛印、黄庭坚都与他交往甚密。他原本可以在繁华闹市生活得很好,却选择隐居黄州一个深山穷谷。

陈季常由于交友甚广,经常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文人嘛,为了喝酒尽兴,自然要找歌女起舞助兴。柳氏便从后屋拿着棍子走出来,敲打墙壁,大声嚷嚷,闹得宾客落荒而逃,因此搞得陈季常很没脸面,陈季常又不敢作声。

时人为了插科打诨,故意先写一本《跪塘》来戏说陈季常。故事内容大致是,陈季常与苏东坡相邀游春,柳氏担心他俩又去酒楼找艺伎听曲儿,坚决不让陈季常出去。无奈,陈季常跪地向天发誓“如果有妓,愿意罚打”,柳氏才允许陈季常出去游玩。

怕老婆的人,为什么叫季常癖?故事源自宋朝,苏轼替好友纳妾

没成想,柳氏的耳目遍及黄州。听说陈季常与苏东坡出去游玩时,有个叫琴操的一起陪同。陈季常回来后可遭殃了,一顿棍棒家法伺候,打得陈季常跑到家东边的池塘跪了半响。

苏东坡听说小两口因为游玩一事闹得不可开交,赶紧前来劝说。来到陈家,远远看到陈季常跪在池塘边。苏东坡顿时火冒三丈,觉得陈季常是男子大丈夫,怎么可以受妇人之辱。气势汹汹地走进陈家责备柳氏,还嚷嚷着说若是柳氏不改,自己作为兄长要作主给他纳妾。

柳氏怎么可能吃这套,认为苏轼太坏了,挑拨家庭和睦,没事就爱带着丈夫出去厮混,如今还要撼动自己的家庭的地位。可怜北宋第一才子苏东坡舌战毒妇不成,反被轰出家门。陈季常见状,赶紧前来好言相劝,柳氏才作罢。

怕老婆的人,为什么叫季常癖?故事源自宋朝,苏轼替好友纳妾

苏东坡为人果然仗义,帮朋友算是帮到底。被柳氏轰走以后,来到寺院找佛印想办法。佛印作为出家人,说话自然有分量,在佛印的言词感化下,柳氏才答应陈季常纳妾生子一事。

至于陈季常纳妾生子以后的生活如何,史书上便没有太多记载,估计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吧。何为夫妇,夫是夫,妇为妇也。夫妻之间所谓的爱,其实也是一种合情合理下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成全吧。爱之深,责之切是有一定道理,但是也要掌握好一个“度”。

读者朋友们,您举觉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